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專業人員訓練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連結你的孩子,從傾聽開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專業人員訓練
217
26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一孕真的會傻三年嗎?專家告訴我們媽媽腦是真的,但是這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媽媽

  • 2019 年 7 月 14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一孕真的會傻三年嗎?專家告訴我們這是真的,懷孕真的會讓媽媽的腦部重塑,進而有更好的能力照顧寶寶。
Total
12
Shares
12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 瑪雅・薛勒(Maja Scheler)
譯/ 傅雅群
編/ Cindy

 

自從有了小孩,我的頭殼裡彷彿塞進了整個倫敦的霧一樣,舉某一天的例子來說:我到處找不到車鑰匙,因為它們還跟我家的鑰匙一起被掛在前門上,我根本沒把它們拔下來。

好笑的是,我還從屋裡鎖上門,感覺很安全。直到我先生下班回家,方方便便地轉開了門鎖,一見我就問「你是想被搶劫嗎?」。

這只發生了一次,但我很常話講到一半就忘了原本要說什麼,一開始,簡單用「等等,我剛剛說到哪裡?」打發一下,可以因為我懷孕而被諒解,只是我沒想到這層霧在產後還加重了。既忙著打理家務、又要照顧分別一個寶寶和一個小小孩,許多日子裡我都不覺得自己的腦袋有開機。而我也不曉得,得知媽媽腦是正常的現象,我是不是就可以鬆一口氣了?

要我在一片霧茫茫的記憶中看見一絲希望,真的不容易,不過媽媽腦是真的也有其好處。

 

媽媽腦來自懷孕後腦部重塑

當一個媽媽懷上小孩後,她的腦部會經歷一次特別的改寫。最近的研究指出,產後的腦部改寫是為了加強母職能力。

心理學家愛爾思萊恩‧豪艾可澤瑪(Elseline Hoekzema)稱之為「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也就是腦部較衰弱的突觸會被淘汰,以便讓更有效能、具特定功能的神經網絡可以取而代之,並激發更多的情緒回應,如同理。

媽媽腦的初始效果可以持續長達兩年,正當我們煩惱它所帶來的不便(就像我掉鑰匙的例子),實際上,它也帶來了巨大的益處。

 

媽媽腦會讓出更多空間給母性本能

我在心智上所失去的,讓我在情緒上獲得了生理上能幫我好好照顧重要客體的能力。在吵雜的人群中,只有我可以認得出寶寶獨特的哭聲;或者,我可以知道寶寶特定的表現與話語是什麼意思;我知道寶寶的需求,彷彿寶寶就是我自己。同理和惻隱之心並不軟弱,當要養育寶寶時,那是媽媽最大的力量。

小孩會讓媽媽的身體出現奇蹟,打從懷上寶寶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改造了我們的身體,並在我們的身體內編織起他們自己的基因,銘印著我們的心跳,讓我們從此把他們掛在心上。

其他研究則顯示,在細胞透過胎盤而在母嬰之間遷移、以及細胞組織整合的過程中,皆發生著豐富的連結,並會影響媽媽的腦部。我想,我們可以稍停下來,讚嘆一下這有多麼神奇。

 

原文連結

你可能還會想看…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
心理師媽咪系列|成為母親這件事
媽媽們,相信妳的直覺吧!
「我要當爸爸啦!」- 給新手爸爸的良心建議

 

Total
12
Shares
Like 12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Avatar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一孕傻三年
  • 媽媽
  • 孕婦
  • 寶寶
  • 懷孕
Previous Article
  • 嬰兒
  • 母乳與餵食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

  • 2019 年 7 月 10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寶寶為什麼不會睡過夜?專家從生物演化的角度告訴你,寶寶不睡過夜是正常的演化發展結果。
  • 嬰兒
  • 睡眠

為什麼寶寶不會睡過夜?讓專家來告訴你原因

  • 2019 年 7 月 17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嬰兒
  • 嬰兒照顧
  • 寫給爸爸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陪伴」孩子,就是培養自己跟孩子同在
  • 親餵哺乳對媽媽的身體也有幫助?媽媽們可能不知道的7大好處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 如何建立和樂的家庭?營造家庭文化讓家人之間更有凝聚力
  • 孩子老是很害羞怎麼辦?專家告訴我們如何鼓勵被動、害羞的小孩
人氣文章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該讓孩子看電視嗎?父母必須知道的幾大研究
    父母之所以讓孩子看電視,必然有自己的原因,我在此無意評斷對錯…
  • 當孩子學壞,爸媽該怎麼辦?3個步驟引導孩子做出不同的選擇
    學齡前兒童經常一心只想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或達到他們的目的,不…
  • 感覺自己快爆炸了嗎?5個步驟,幫妳變身「溫和媽媽」
    要家長控制怒火談何容易啊!從我當上媽媽以來,我其實更容易發脾…

訂閱電子報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