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蘿拉・馬克罕(Laura Markham)
譯|賴敬云
編|王姿雅
幫助你的幼兒學會自己入睡(中)
13. 如果他哭了怎麼辦?
你的孩子正在學習新的睡眠習慣,對他來說是件困難的事。
他可能會哭、會苦苦哀求你回到以前的做法。他是在表達他對離開你的恐懼。
畢竟對他來說,睡覺就像是被送到遠方的西伯利亞,害怕是合理的。你的任務是傾聽並認可他的情緒:
「我知道你有點擔心……我會一直在你身邊……你叫我,我會來……我知道你做得到,可以自己睡著。」(延伸閱讀:你允許孩子哭嗎?—哭泣是孩子處理與表達感覺的一種重要能力。)
當小小孩能在我們有愛的陪伴下哭泣,他們可以釋放那些一直壓抑的恐懼,接下來反而會更容易入睡。
這和讓孩子「放著哭」不一樣,後者是讓他孤單地面對恐懼;而你陪伴他,會讓他有後盾,可以感受這些情緒,進而釋放。(延伸閱讀:孩子情緒失控了嗎?以「積極介入法」(time in)取代「暫時隔離法」(Timeouts))
如果他哭到歇斯底里了呢?那就抱著他。不要比他能承受的步調前進得更快—哭沒關係,但過度情緒激動對入睡沒有幫助。
如果你覺得孩子太過激動,暫時中止也沒關係,等他大一點再來,或是用更溫和的方式逐步引導。
例如:如果孩子習慣搖睡,你可以從讓他躺在床上開始,說明從今天起要學會在床上入睡。但也可以用更溫和的方法(我總是建議用溫和的):先在椅子上搖他快要睡著,再站起來用手抱著他繼續搖;接著改為只是抱著不動,直到他快要入睡、接受這個靜止的狀態;然後在他快睡著但仍清醒時,輕放回小床。如果他抗議,就再抱起來搖一下,再停下。
重複這個步驟。可能要試個25次,但最後他會願意讓你把他放到床上而不再抗拒。
你可能會覺得這太耗時?等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後,你也跟他演過毛絨玩具小劇場,就可以加快步驟。但說實話,如果走得太快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你的目標是避免心理創傷,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來。就像學習說話、上廁所、閱讀一樣—這些能力都是隨著時間慢慢養成的。(延伸閱讀:「寶寶一下哭一下笑好奇怪?」—嬰幼兒的情緒變化比我們想像得快,你唯一的任務是跟隨孩子的需求。)
孩子會因為哭泣而受創嗎?記得,我建議的方式是儘可能漸進。孩子在學習自己入睡的過程中,你一直都在他身邊,搖搖他、抱他、安撫他。如果他哭了,你與他保持肢體與語言的聯繫,安慰他。對他說「不」是可以的,即便他哭,只要你在旁邊安撫他即可。
雖然你正在「教」他自己入睡,但你是用愛與支持的方式,這不是「放任哭泣法」(Ferber Method),不會讓你離開房間任他一人哭泣。
請記得:最難熬的是頭幾晚。如果你的小孩已經習慣你搖她入睡,現在你說不能再搖了、但會抱著她陪她在小床裡入睡,她可能會強烈抗議。畢竟她還不懂怎麼自己入睡。
但如果你事先演出新的流程,然後在她床邊陪著她、安撫她、抱著她,最終她會睡著。第一晚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一週內,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她一躺下就能入睡了。
14. 為夜間醒來做準備
當孩子學會自己入睡後,夜裡醒來的情況通常會減少,因為當他夜間短暫醒來時,不再需要尋找媽媽或爸爸作為入睡的「依靠」。但在學會之前,孩子夜裡還是可能會醒來。這段過渡期,很多父母會選擇讓孩子直接爬上床來睡,因為此時他還沒穩定地學會不靠人陪就能入睡,半夜也會常醒。
一旦她能在不被碰觸的情況下入睡,那麼她通常也能在半夜自行再次入睡,不會吵醒你。
如果她真的醒了、需要你,也可以減少這種情況重複的方法是:把她送回自己的床,再用跟睡前一樣的方式陪她入睡(有些父母會鋪個墊子、蓋毯子躺在她床邊)。
給哺乳中的媽媽一個小提醒:
如果你願意的話,夜裡哺乳是可以的。但很多夜裡吃奶的孩子會整夜醒來要奶喝。所以你也可以選擇夜間斷奶,
只要白天給孩子足夠的親密哺乳時間,就不會影響你們的親子關係。
如果你決定戒掉夜奶,最好讓爸爸去應對夜醒的情況。白天就跟孩子說好:「晚上只有爸爸會進來,因為媽媽和ㄋㄟㄋㄟ都在睡覺喔。」(延伸閱讀:Podcast|「大家都說餵母奶很辛苦,該怎麼決定餵不餵呢?」—好好認識哺乳常見的問題與因應,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和家庭的哺育選擇。(上))
孩子雖然會抗議,但慢慢會接受這就是「世界的規則」。只要另一位家長能給她安慰,就不會造成創傷。畢竟他也是她的爸(或媽)。
15. 肯定孩子的勇氣與失落
當孩子在學習自己入睡的過程中有進展時,要讓他知道你對他很驕傲。這對大多數幼兒來說都是困難的事,他需要一些鼓勵與動機。
當你與他玩毛絨玩具角色扮演時,記得讓動物爸媽對孩子感到驕傲。
其他激勵也很有幫助:有些孩子喜歡早上收到小禮物;如果他對未來參加過夜活動(例如睡衣派對)有興趣,也可以告訴他這是往那方向邁進的一步。
最重要的是,白天要提供充足的肢體接觸與擁抱,來平衡他夜晚建立的獨立感。
這套循序漸進的方法能提供安全感,同時也教導幼兒在沒有你肢體陪伴的情況下入睡。
最終,你會發現孩子一躺到枕頭上就睡著了—而你會驚訝地發現,晚上居然能重新擁有自己的時間了!
【看更多實用的育兒文章,請見蘿拉博士的教養經典】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二部曲》

【購買情緒對焦1】
博客來: https://pse.is/QCWX5
TAAZE: https://pse.is/SPHS8
金石堂: https://pse.is/UPR3Z
誠品: https://eslite.me/UG2WE
心靈工坊: https://pse.is/RQ6UV

【購買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
博客來: https://pse.is/x3hr2
TAAZE: https://pse.is/txsey
金石堂 :https://pse.is/ts92y
誠 品 :https://eslite.me/urtsr
心靈工坊: https://pse.is/wynz2
你可能還會想看…
「你怎麼連這樣也要哭啦?!」—如何陪伴孩子面對挫折與失敗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