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麗玲
我在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開了一門正念減壓相關課程,
在學期末的學習分 享中,有個體育系三年級學生說:
「因為是運動相關科系,常在大量運動的課之後,
下堂課馬上要進入安靜的課堂,這好難。
自從修了正念減壓,
上課一開始老師帶大家做有力量的安靜,
我運用在課堂轉換間自己練習,
就能安住自己,準備好進入後面的課,出奇的專注力變得很好。」
另外有個一直有睡眠障礙的化學系四年級學生:「睡覺前做練習,能幫助自
己放鬆較快入睡。」
一個音樂系四年級的學生說:「我很容易焦慮緊張,表演前用『有力量的安
靜』緩和自己,讓我能夠在畢展充分發揮自己的水準,太開心了!」
雖然我用「成長團體」的方式來帶通識課有點辛苦,但我很開心每學期這門
練習「有力量的安靜」的課程,讓同學都受益。
在家或學校,大人會大聲吼「安靜!」或者訂定很多罰責,如果吵鬧就如何如何……因為怕大人生氣、怕被罵,我們大多會把嘴閉上(但心不一定),這個是「脆弱的安靜」,是因應他人或權威的要求,被迫保持安靜。
而「有力量的安靜」是因為明白安靜的好處,
有意願刻意地讓自己安靜下來。
你玩過雪花球嗎?一直搖動它,除了看不清玻璃球裡的物件,也無法清楚透視。但當你靜置一下雪花球,就可以看清楚玻璃球裡面物件,也能透過清澈玻璃看清後面的景物。(延伸閱讀:「怎麼教孩子保持正念?」—8個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
有力量的安靜是讓自己刻意的停下來,
品嘗到清澄、平靜的力量,甚至體驗到快樂。
邀請孩子一起試試看吧!
安排「有力量的安靜」的練習角落(適合年齡:所有年齡皆適宜)
每個人的家可能都有客廳或遊戲的地方,用來看電視或做日常起居,但是 可能沒有一個空間可以好好關照平和、重拾平靜,沒有一個可以安全獨處(不是孩子不守規矩時,罰坐的禁閉椅或面壁思過的地方),整理與沉澱一下自己的地方。
如果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出這個小空間。
比如:放一個地墊、舒服的毯子,或放著鮮花的小桌子。
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安全和平角落」或是「安全窩」。
你也可以在裡面擺些有遊戲療癒效果的小東西,像是:柔軟的填充動物、軟球(舒壓球)、彩筆與紙、小書、靜心瓶等等。當孩子心情不好或煩躁時,讓孩子知道可以來到這裡放鬆心情,或是先避開惹惱自己的人,在這休息休息,覺察呼吸一會兒,安靜的塗鴉或是抱抱布偶。(延伸閱讀:感到緊繃、焦慮?爸媽必備且每天都能派上用場的五招正念法)
當然,這個空間父母也能使用!
家人們有個默契,只要進到這個安全區,
就是需要獨處,想要有力量的安靜一下,
請不要干擾對方喲!
你可能還會想看…
「讓阿公阿嬤陪孩子過暑假到底省事還費事?」—心理師建議這樣做,讓隔代教養取得最佳平衡。(上)
作者介紹
林麗玲〔MBPS正念教養系統創建者.幼兒/兒童/青少年家庭和教育機構特聘臨床工作督導〕
來自屏東萬巒,求學歷程一路從潮州、高雄北漂到台北,從喜愛唱民歌的小女孩成為女孩的母親,從幼兒到青少年各成長階段的家庭臨床社會工作、來到輔仁大學及實踐大學教授「遊戲治療」、「青少年與家庭」、「正念減壓」、「自我關懷的幸福課」等課程,擴展專業服務到華人地區超過30年,唯一不變的是如何透過「體驗遊戲」幫助人們好奇與投入,與幸福連繫。
為了兼顧陪伴孩子與自由地探索生命和人生的「幸福遊戲」,辭掉17年全職的臨床工作,以推廣愛(Love)、歡笑(Laugh)、生命力(Life)的3L幸福關係為志業,並創建正念教養系統(MBPS),為華人地區正念教養的先驅,也是將正念應用於遊戲、教養、教育和企業領導力的專業導師與知名諮詢顧問。
長期關注個人、家庭與企業幸福關係營造與發展,以溫暖、包容傳遞愛與支持,透過親子與家庭,學校與專業機構以及企業內的諮詢輔導工作,協助幼兒、兒童和青少年成長,親子與伴侶關係,教養教育及企業領導力相關訓練與顧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