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第18週 ♥
懷孕第18週 ♥
第二孕期
妊娠中期超音波檢查
從這時候做的超音波檢查可以得到許多關於寶寶的資訊,
讓醫護人員知道如何在孕期給你最好的照護。
隨身攜帶營養點心
每三個小時吃一點高蛋白質或優質脂肪的點心,
這可以幫助你保持血糖平穩,有效避免飢不擇食。
跟寶寶說說話吧
除了體內構造運作的聲音之外,胎兒也開始能夠聽見其他聲音,
可以試著跟腹中寶寶說說話,或是唱歌給寶寶聽。
(推薦閱讀∣其實胎兒聽的到,跟寶寶說話是很好的胎教)
倒數22週囉!
胎兒發展
母親的身體
有一種餓,叫做孕婦肚子餓
很容易肚子餓嗎?
這時候的準媽媽食慾可能會變得極好,
並且對特定食物有非常強烈的渴望。
頭暈
孕婦的血液量會大幅增加,所以心臟和血管的工作加重很多。
因此你的血壓可能會比平時低。
不要太快變換姿勢,
例如躺著一下坐起來,否則您可能會感覺有點頭暈,
一切慢慢來。
你知道嗎?
適度的規律運動對懷孕期的媽媽來說好處多多,
不但能減輕心理壓力,更能增加精力,幫助睡眠,降低罹患妊娠糖尿病風險等,
而運動時吸入大量氧氣對胎兒也好。
一般而言游泳,快走,飛輪,低強度有氧運動是最佳選擇。
懷孕前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在孕期可以酌量保持,每天30分鐘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媽媽有心臟病,氣喘,糖尿病等疾病,開始運動計畫前應先與醫生討論。
若是孕期間有以下狀況也需要格外小心:點狀出血、胎盤過低,流產可能,早產經驗等。
醫生應該能就醫療紀錄給你適當的運動建議。
雖然說懷孕不是病,但是為了有個健康的孕期,
調整運動習慣還是有必要的,因為懷孕時你的身體功能有以下這些改變:
- 寶寶和你身體在經歷的變化需要更多的氧氣和能量
- 懷孕期間身體所分泌的荷爾蒙會讓你關節周圍的韌帶鬆弛,更容易受傷
- 孕期間增加的體重是不均勻的分佈在媽媽身上,這會改變身體的重心。
- 增加的體重也會在關節,腰椎,骨盆等部位造成更大的壓力,讓媽媽容易失去平衡。
這週的自我照護—靈性連結
有一個寶寶在肚子裡動來動去,是我們一生中最能感受到其他生命的時刻。
把握這個時機,在能接觸到大自然的地方,靜下心來與寶寶連結,
同時也跟孕育我們的大自然貼近,感受我們身體裡外的各種能量。
情緒與養生:
此時胎兒在長四肢、肌肉,就像夏天的植物果實生長茂盛的樣子。
這階段媽媽的思緒、情緒與身體要保持平衡,多注意沐浴及起居,做好清潔衛生。
請穿著保暖的衣物,心有餘力的話可以多曬曬太陽,注意身心意念不宜操勞。
食法:
此時養脾胃以七八分飽為原則,切勿過飽或飢餓。
避免吃太過燥熱、辛辣的食物,可挑選黃色系的食材,健脾。
譬如米、麥、豆類、雞、牛、豬、羊,並盡量維持飲食均衡。
孕期第5個月
助產師給媽媽的一封信
高嘉霙 助產師
從平凡簡單的生活開始
一路走向助產師之路
也從女人逐漸轉變成母親
體會懷孕的各種感受,深嚐生產育兒的衝擊
路途上,感謝一切的滋養
讓自己持續成熟,朝著信念前進
期許自己能夠一本初心
帶著一路走來所汲取的知能及歷練
陪伴家庭們經歷重要的人生階段
親愛的,恭喜妳懷孕來到十八週。
妳是否常與腹中的孩子對話呢?
在這段期間,胎兒的腦神經與聽覺系統已發育得更成熟,可以聽見許多聲音了。
對肚子裡的小寶寶來說,最熟悉也最清楚的聲音,
是媽媽腹部的血流聲以及穩定的心跳聲,
每天不停在體內規律的迴響著,陪伴胎兒度過成長的分分秒秒。
除了體內構造運作的聲音之外,胎兒也能夠聽見其他更多的聲音。
母親──從胎兒還是一個小細胞時就一直陪伴著他的親人,
母親的聲音,除了能從身體內在震動的頻率傳達,同時也會從肚皮外面傳達給胎兒。
開心的唱歌吧!唱妳所喜愛的歌曲,
唱妳想送給寶寶的歌曲,唱妳與寶寶連結的歌曲;
這些聲音、這些歌曲,在胎兒未出生時就傳達給他,留下最初的音色印記,
這些在未來他出生的過程、成長的過程中,會有相當程度的意義存在。
除了母親,也可以讓胎兒多接觸其他人的聲音──相處的家人、周遭的朋友、親密的伴侶。
可以靠近孕媽媽的腹部,跟胎兒打個招呼、說說話。
胎兒雖然在肚子裡面不會用言語表達他的喜怒哀樂,但他能夠聽得到、感受得到;
有人開心的述說今天精彩的生活、有人生氣的大聲吼叫、有人悲傷的哭泣著;
這個聲音是關懷著媽媽與我、讓我們安全與被愛;
這個聲音常是嚴厲的、讓媽媽感受到壓力…等等。
親密的伴侶可以站在孕婦及胎兒的角度想想,
也鼓勵你們從不同方面多多表達自己的愛與關心,
對懷孕的伴侶及小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力量。
另外可以留意的是,伴侶是否已經告知同事或老闆們,自己的妻子懷孕的事情了呢?
現在已漸入懷孕中期,是時候可以開始規劃更多未來的生活。
讓上班地方的周遭人也知道懷孕的消息,除了分享喜悅,
也能在萬一有偶發事件時,給予妥善的協助
(例如無預警的早產徵象、身體或心理上的不舒適、陪同產檢及生產…等等)。
親愛的妳,可以與伴侶一起聊聊未來的規劃。
預計什麼時候開始準備生產及育兒的事項呢?
手邊的工作要持續到生產、還是提前一些請假呢?想要什麼樣的生產方式及地點呢?
小寶寶出生後可能會長時間請育嬰假、或是一段時間就返回職場呢?
慢慢討論,慢慢思考,可能會有許多想法冒出,許多決定未決;
有時候也可以摸摸肚子,跟寶寶說說話、問問他的意見,
也許他會給予你們更多的靈感也不一定。
你們的任務
好不容易懷孕初期的徵狀減輕了,她也許開始會對生產過程產生焦慮。
可以考慮報名參加減輕生產焦慮的課程,兩個人一起上課,共同學習,
你在懷孕期間的陪伴是她減輕焦慮的關鍵。
當孩子要出生時,這些課程教的技巧能幫助你充分支持生產中的媽媽,
陪產不是爸爸天生就會的事。
妳在18至22週需要接受超音波檢查,
以確認寶寶的健康狀況並監測是否有併發症。
這些課程將告訴您生產時會經歷哪些事情,
也會教授一些技巧來幫助您放鬆和因應疼痛。
每三個小時吃一點健康的零食點心(健康點心的圖),
將幫助您的血糖保持在穩定的水平,
這樣到晚餐時間就不會餓得那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