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兒學編輯部
通常女性照顧者很容易會出現這樣的感受,
可能會覺得自己才是孩子最主要的照顧者,無法接受或信任另一半的參與。
然而,這種狀態可能會對親子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也就是《女性經驗》一書在文中所提到的「單親幻想」。
一起來看看書中的案例,以及如何能建立更健康的家庭互動模式。
什麼是「單親幻想」?
「單親幻想」並不是指現實中的單親家庭,而是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態讓人認為懷孕、生育、甚至親子關係,都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情,而非家庭成員之間的共同創造,甚至不期待也不依賴另一半投入共同創造或養育的過程。
舉個書中的例子,案例中的女性在求子的過程中,全心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密切監測荷爾蒙變化、飲食、運動,卻幾乎沒有考慮到丈夫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即便其實是丈夫的身體狀況影響了懷孕機率,她也不會感到不滿,反而覺得「這是我的責任」。這個思維模式讓她忽視了育兒其實是一個「雙人舞」,而不是獨自的戰鬥。(延伸閱讀:當個好爸爸大不易?—參與投入、齊心合作,你就是家庭最重要的後盾(上))
單親幻想如何影響育兒?
當這種心理狀態延續到孩子出生後,母親可能會無意識地排除另一半的育兒參與,甚至會設計「小測試」,來證明伴侶「不會帶孩子」,進一步強化「只有我能照顧好寶寶」的想法。這樣的模式不僅會影響夫妻關係,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比方說:
- 影響孩子的獨立性:單親幻想的母親容易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伸」,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孩子從小習慣依賴母親,沒有學習如何與父親或其他照顧者建立關係,他們可能會變得過於依賴單一個體,缺乏自信與獨立性。(延伸閱讀:「為什麼母女關係這麼難?」—從關係覺察到修復的女性之旅(上))
- 影響創造力:在這種親子模式下,孩子可能會不習慣接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她的思考模式變得很固定,很難產生新的想法。孩子可能會習慣於「複製」已有的東西,而非「創造」自己新的想法。
父親的角色:如何平衡親子關係?
有時候,父親可能會因為母親的強勢照顧模式,而逐漸被邊緣化。但其實,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夠幫助孩子發展更平衡的自我。
例如,當父親主動參與育兒,如餵奶、哄睡、陪伴遊戲,孩子能夠從中學習到不同的互動模式,這對於情感發展和問題解決能力都大有幫助。父母雙方的合作,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是一個團隊」,而不是單方面的依賴關係。(延伸閱讀:請別推開新手爸爸—孩子不僅需要母愛,也需要父愛。(上))
如果我是這樣成長的孩子,該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曾經被困在這種親子關係裡,該如何改變呢?(延伸閱讀:童話故事裡的教養智慧|你會留給孩子什麼樣的心理遺產呢?原來無意識的創傷是會代代相傳的)
- 學習獨立思考:試著在做決定時,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真正的想法嗎?還是這是來自某個生命中重要他人的聲音?」
- 建立多元關係:學習與不同的人建立健康的關係,不管是朋友、伴侶,還是同事,都可以幫助你擴展視野。
- 尋求專業協助:如果發現自己難以擺脫過去的影響,可以透過心理諮商來幫助自己釐清問題,學習更好的互動方式。
允許他人共同參與
真正的獨立與創造,無論是在生育還是人生中,都需要接受不同的影響,與他人共同參與。當我們能夠允許伴侶、孩子,甚至外界進入我們的世界,我們才能真正地成長。
收聽連結
你可能還會想看…
「我很擔心如果自己犯了錯,會變成孩子的家庭創傷。」—當爸媽可以面對錯誤,往往會成就更好的關係。
「要怎麼做,才稱得是上好父母?」—爸媽不必完美無缺,只需可靠地陪伴孩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