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igh媽
編|Leah
你會不會翻他一個白眼,轉身就走?
我的兒子五歲,是一個很有自己的意見(毛很多)、
表達很清楚(被拒絕的話有時會鬼哭神號)的小男孩。
最近,有過兩、三次重複的情況,
是他會在我開車經過看起來像是飯店的建築物時,
跳針地抗議:「我要去住飯店,我今天要去住飯店,我現在就要去住飯店。」
兩三歲的他雖然很常上演類似的戲碼,但五歲的他已經比較少出現這樣不能妥協的堅持。一時間讓我也不知該如何反應,因為解釋了沒用、同理他沒用、跟他協商討價還價也沒有用、罵他沒用、安靜等待他也沒用。當然,沒用的意思並不是指我們就妥協了而帶他去宅度假,而是說,會需要等待他在車子裡放聲哭完,耳朵很痛,有時我自己也會惱火起來。
3到6歲的孩子如果還出現很多拗行為,關鍵經常不是孩子在堅持的事情
蘿拉博士在《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一書中提到,3到6歲的孩子,基本上已經可以清楚家中的「規矩」,大部分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還出現很多拗行為,關鍵經常不是孩子在堅持的事情,而是回到親子關係上。
孩子可能感受到跟父母的連結太少、安全感流失,他們有一些內在的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
比方說想要感覺自己的感受被父母了解、感覺自己想要的可以被爸爸媽媽重視和在乎、或是說想要自己不好的那一面可以被接納、或者有機會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宣洩在學校時的情緒壓力。
當這些內在的需求
沒有被滿足,
就會使得他們經常
無法用適當的行為,
去緩解自己內在那些
說不清楚的恐懼或是孤單,
只好用一些對抗性的表現,
來發出求救訊號。
簡單說,就是他們需要重新獲得父母的注意力和同在。
遊戲—創造了連結,增加了安全感。
某天晚上,在廁所陪兒子上大號,小人在馬桶上坐著坐著,不知是哪跟筋又想到了住飯店的事情,又開始跳針:「我要去住飯店,現在要去住飯店!!」那天剛好我心情還不錯,也就搭著他的話說:「我也是喔,我也很想要住飯店,像是我們上次去台中的那一家那種,我要去住飯店!!!我要去!要去,要去!要去住飯店!!」,接著我就在廁所裡用這句話,誇張地唱起荒腔走板的rap外加自創B-box,小人被我逗得樂不可支,咯咯大笑,不停要我再唱一次,直到我說:「媽媽唱得滿身大汗了啦,休息一下,你大好了嗎?我們來擦屁股。」
這就是蘿拉博士(Laura Markham)在說的,透過遊戲,與孩子重新連結。
有時連結有了,
安全感更多一點了,
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接納,
即使行為上家長並沒有讓步或妥協,
親子關係也往前進了。
不過當然我必須說,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要維持著情緒不受波動的玩心,真的是太困難了。有一個部分的困難,是我們會生氣他們為什麼明明知道規矩是什麼,還要衝撞?或者我們會被這種充滿對抗性的挑釁激怒,想要拿出家長的權威,讓他知道誰才是老大,面對五歲兒子的我,也有很多時候會走到這裡來。於是我們可能會說他很壞不聽話,會很想要打他或處罰他,會告訴他說不想管他因為他太討厭了,甚至有些家長,就會失手了。(延伸閱讀:「當我設限制,孩子就發脾氣怎麼辦?」—限制不合理的行為,但允許小孩擁有自己的感覺)
不合作很惱人,
尤其是帶著情緒的不合作,
所以我們經常會把孩子情緒反應,
看成問題。
把可以做的事情定位在教導,而且要用能引發動機的方式教導
蘿拉博士提到的是,我們得記得提醒自己放棄控制,而是要把可以做的事情定位在教導,而且要用能引發動機的方式教導——像是跟孩子一起玩。
她同時也提到,跟孩子玩,其實不用大費周章,甚至不需要準備玩具,太多的家長,可能都把陪孩子玩想像成一個浩大工程,事實卻不然。
透過遊戲,玩出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與強大的親子連結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書中的第三章,列出了許多不需要玩具,非常簡單就可以跟孩子玩起來的遊戲,其中有許多,都會有助於孩子用遊戲的方式去學習面對分離、跟爸爸媽媽之間的權力拉扯、抱怨、修復關係、恐懼、缺乏連結、想要感受到被愛,等等需求未滿足時的情緒張力。像是:
1. 角力、枕頭仗、讓孩子把你推倒
2. 笨拙怪獸遊戲:怪吼著要抓他,讓孩子怕得嘰嘰笑,然後假裝讓孩子抓到你或是贏過你。
3. 再見遊戲:跟孩子說『我們來玩再見遊戲,我要走出門囉,如果你想我的話,大喊你覺得最笨的字眼,我就會回來。』假裝要走出去,在快到門口的時候跳回來大喊:『犀牛』或任何可以讓孩子大笑的字眼。你也可以誇大你的分離焦慮,把孩子逗得哈哈笑。
4. 我需要你遊戲:抱緊孩子,用誇張而耍笨的語氣說:『我知道你要去玩,想叫我放手,可是我太需要你了,我只要跟你在一起,拜託你不要走好嗎?』讓孩子感覺到他才是那個決定要不要放手的人,而不是被推開的那一個。
還有許許多多和孩子一起,用笑聲穿越親子衝突的方法。我們總在說,要用遊戲玩出孩子的競爭力,但或許遊戲的貢獻不只如此。
很有意思的是,
我們其實也可以透過遊戲,
玩出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還有,最重要的是,
玩出孩子對你非常愛他的相信!
******************
【購買本書】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你可能還會想看…
作者介紹:
High媽。從空姐變諮商心理師的六年級生,執業十年,加拿大國際情緒取向伴侶治療中心認證治療師,專長婚姻/伴侶治療、LGBTQ議題。兩個小男孩的媽媽,喜歡攝影、旅行,觀察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