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莎拉·奧克威爾(Sarah Ockwell)
譯|馮彥翔
「我都快累死了,小孩晚上還不肯睡…」—協助孩子面對睡覺前的焦慮和恐懼(上)
如果在空間上許可,暫時讓他們到你的房間,或者你到他們的房間待一會。陪伴他們直到他們睡著,而如果你需要先離開,向他們保證當他們需要你時,你會再回來。
要讓孩子有信心能夠獨自一人,
最好的方式便是正視他們對連結的需求。
你不會因為陪著孩子而讓分離焦慮惡化,相反地,當分離變少了,你會讓他們感到更有自信。如果你想要慢慢朝向讓你的孩子在睡前更加獨立(甚至過夜),那試試看我在這篇文章裡面寫到的「進出安撫法」或「進出式睡眠訓練法」、「睡前安撫對象」(pop in, pop out, or bedtime buddy idea)。(註1)
註1:
「進出安撫法」或「進出式睡眠訓練法」、「睡前安撫對象」(Pop in, pop out, or bedtime buddy)是一種嬰幼兒睡眠訓練方法。該方法包括在孩子入睡前的幾個晚上逐漸增加家長的離開時間,從最初的只離開幾秒鐘,逐漸增加到幾分鐘,然後再到幾十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進出孩子的房間,讓孩子感到安心,同時漸漸地培養孩子自己入睡的獨立性。另外,在孩子睡覺時提供陪伴和安全感的特殊對象,例如毛絨玩具或安撫物品,可以幫助孩子入睡。
我也要說明,睡覺時間對孩子來說不太容易。許多家長試著讓孩子在不適合他們身體節律的時間入睡─簡單來說,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去睡覺,但他們的身體還沒準備好,那他們不只會抗拒去睡覺,也很難保持睡著。如果你的孩子是三歲以上,我會把入睡時間訂在晚上八點到九點之間(而他們的睡前準備就要在四十五分鐘之前開始)。
最後,確保你的孩子有工具能夠協助他們面對焦慮。 (延伸閱讀:寶寶不肯睡怎麼辦?怎麼幫助寶寶自行入睡? 專家告訴你4個令人大開眼界的嬰兒睡眠知識)
我先前提到的夜間夥伴在這裡會有幫助,
但你也可以試著運用有聲書、睡眠放鬆音樂等。
教導你的孩子一些呼吸技巧(例如,想像你自己的肚子是一個大大的氣球,當你從一數到四的時候慢慢吸氣,再數到八的時候慢慢吐氣)或者一些扎根的技巧(grounding techniques)(例如「我感覺到」─把注意力放在一個他們可以聽到的東西、一個可以聞到的東西、一個可以摸到的東西、一個可以看到的東西)也很有幫助。
與孩子聊聊他們會擔心或者害怕的事情也很有幫助,
例如他們是不是在電視上看到什麼,
或者其他小孩說過什麼,
並協助他們分辨幻想跟現實。
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真實存在的,而什麼東西只存在我們的心智和想像中。最重要的是,讓你的孩子知道,他們隨時可以跟你討論他們害怕的東西,並且讓他們安心,知道你不會因此貶低或者嘲笑他們。 (延伸閱讀:為什麼寶寶愛晚上哭鬧又不睡過夜?讓專家來告訴你原因)
最終,對於夜間恐懼最好的解方,是時間。
恐懼、夢靨、分離焦慮都會隨著小孩長大而遠去(除了那10%仍然怕黑的成人之外)。用這個資訊讓自己安心一點,就像其他養小孩的過程會碰到的困境一樣,這些都會隨著時間過去。
你可能還會想看…
用「哭泣控制法」進行嬰兒睡眠訓練有效嗎?研究顯示讓嬰兒一直哭絕對不是好事(上)
「孩子從一出生就不好睡,一定是我哪裡做錯了…」—好眠師 Peggy建議孩子需要完整發展,而不是完美發展(上)
「聽到嬰兒爆哭心好慌!」—當你越能辨識寶寶的哭,越能形成正向的互動循環。
作者介紹
莎拉·奧克威爾(Sarah Ockwell)是一位知名的育兒專家和廣受好評的嬰幼兒照顧作家,專注於育兒心理學和科學、「溫和的育兒」和依附理論,尤其對兒童睡眠感興趣。她已經撰寫了14本育兒書籍,被翻譯成超過30種語言,銷售量已經超過50萬本。是四個年輕成年人的母親。在獲得心理學榮譽學位後,她開始了藥物研究和開發方面的職業生涯。在她懷第一個孩子後,Sarah重新接受了產前教師、催眠治療師、嬰兒按摩教練和助產士的培訓。自2005年以來,她與成千上萬的家庭合作,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