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General
  • 帶養難題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中)

  • 2025 年 7 月 7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Photo by Bambi Corro on Unsplash
Total
0
Shares
0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 | High媽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上)

回到午睡的例子,你可以了解老師為什麼是這樣的反應,但你一定也能猜想到羞恥感對個體可能帶來的傷害性。

個體意識到我不好、我有缺陷,或在他人的眼中我是有缺陷的,當孩子感到羞恥的時候,他知覺到糟糕的不是行為本身,糟糕的是他一整個人。

這種與自我價值感緊密相連的特性,使得羞恥感成為六種情緒之中,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毒性最大的一種情緒,它與憂鬱、成癮、自傷自殺、厭食、暴食、暴力、霸凌有高度的相關。

憂鬱症的患者,在羞恥感和無價值感很強烈的時候,自殺風險是最高的。(延伸閱讀:「為什麼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 」童年信念可能形塑了你的自信心。)

同時,不只是對個體,在關係層面上,羞愧也是對關係最沒有正向功能的情緒,因為它雖然抑制了我們的反社會行為,但它也同時抑制了我們融入社會的行為,

在羞恥感中,我們經常是退縮、轉身、避開眼神接觸、想要躲起來、把自己壓縮到最小以能不被發現,我們會從與人的連結中斷開、退後、埋進地洞裡。(延伸閱讀:「爸媽與孩子保持連結到底有多重要?」—親子依附關係會深深影響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羞恥感與性別規範

羞恥感與社會行為、自我價值密不可分,使它無法自外於性別規範。

女孩的羞恥感,那種我不夠好的感受,經常與文化放在女性身上相互矛盾的性別期待有關。女人要出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又要上得了床。

女孩要能幹大方但是不能太過聰明,不然會有威脅性;女孩要溫柔婉約但是不能太過婦人之仁,不然會被嫌格局太小;女孩要端莊自重但是又要可愛有風情,不能太無趣;結了婚有了孩子,要會做家事但又不能黃臉婆,不能沒工作靠男人養但又要把主要照顧者的角色扮演好,要有熟女的智慧但是不能有熟女的體態⋯⋯。(延伸閱讀:「我不是沒意見…只是不想吵架」—負面親子關係對女孩們的5種破壞性影響(上))

女孩永遠在微妙的邊緣拿捏,好像在走鋼索,這些不可能完全滿足又相互衝突的性別期待,讓人感到自己有缺陷,不夠如何如何⋯⋯。

而男孩的羞恥感,最大的來源就只有兩個。一是不能表現得軟弱,二是不能表現得像女生。

《脆弱的力量》的作者Brené Brown,在2012年一場TED Talk裡提到一個小故事。有一位男人在某次演講後來找她簽書,問她,為什麼她不研究男人,他很好奇其他的男人是如何面對脆弱這回事,他說:

「你告訴我們,要走出自己的堡壘、跟人連結、擁抱脆弱,但是,你有看到你剛剛簽給我太太和我三個女兒的這本書嗎?她們寧可看我死在我的白馬上,也不願意看我從馬背上摔下來。當我們男人真的展現脆弱的時候,我們會被狠狠痛揍,不是被那些兄弟、教練或是爸爸們修理,我們生命裡的那些女人,才是對我們最嚴苛的人。」(延伸閱讀:男兒有淚真的不能輕彈嗎?10件我們應該告訴兒子的事情)

你是否也對脆弱感到羞愧?

人們總是誤以為脆弱,代表了軟弱。人們也總是說,女生可以軟弱,男生不行。你的男孩呢?他也這樣想嗎?脆弱,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嗎?你是對他最嚴苛的人嗎?

Brené Brown 在那場TED Talk裡表示,

「同理心」是羞恥感的解方。而保密、沉默和批判,會讓羞恥滋長蔓延。

倒紅茶事件的四個月後,因為慶祝邱先生的生日,我們去露營。其中有個活動是手作捏陶,優雅的老師就坐在我們這桌示範,所有的人圍著我們,專心地聽著捏陶碗的方法,嗨嗨整個身體趴在桌子上,想要看清楚。

老師邊捏邊提醒著,要小心底部的凹折,不要作成「筆筒」,嗨嗨感到滑稽,轉過頭來笑著問我:「媽媽,為什麼阿姨說不要作成『鼻孔』啊?」

在一片安靜和專注裡,嗨嗨的稚嫩聲音和童真發問顯得響亮,圍著的大人哄然一笑。同樣的羞恥感在嗨嗨的心裡翻騰。可是,這一次,他四歲五個月了。我看見他心裡長出的能力,讓他用了不一樣的方法面對。他沒有崩潰大哭,沒有手刀奔離現場,而是安靜地摀住自己的耳朵,把頭靠在我的手臂上,無聲地、用力地尖叫。我知道他心裡激動,卻不想要引來更多的注意。

本文摘自:不溫婉又怎樣?崩潰媽媽一樣愛出暖兒子:0-8歲男孩的情緒引導練習

作者:High媽

出版社:字覺文化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2417?srsltid=AfmBOopwnsU9bZQZ2zFolJxpEc232quokVjCm4GBesdwiBem5cWWSxxs你可能還會想看…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下)

「小孩崩潰時,到底怎麼保持冷靜?」一位母親的現身說法!

「你看哥哥都沒有像你這樣!」—7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該停止評價手足互動


作者介紹

High媽。心理師

從空姐變諮商心理師的六年級生,執業十年,加拿大國際情緒取向伴侶治療中心認證治療師,專長婚姻/伴侶治療、LGBTQ議題。兩個小男孩的媽媽,喜歡攝影、旅行,觀察書寫。

Total
0
Shares
Like 0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何謂正向教養
  • 寫給男孩
  • 小孩情緒崩潰
  • 幼兒園大小事
  • 情緒調節
  • 惡性羞恥
  • 挫折忍受力
  • 用羞恥感教育孩子
  • 社交情境
  • 羞恥感的殺傷力
  • 自我概念
Previous Article
  • General
  • 帶養難題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上)

  • 2025 年 7 月 7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 General
  • 帶養難題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下)

  • 2025 年 7 月 7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9 日
繼續閱讀
  • 你的童年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是孩子控制力差?還是選擇性配合?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怎麼讓孩子學得深?」—探索和觀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起點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3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中)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