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蘿拉・馬克罕(Laura Markham)
譯|馮彥翔
而且我們都希望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每個人都被養成能夠為自己負責,
大人們不會無視自己身為公民的責任。
如同我的兒子在四歲時看著一團亂的公園時問我:
「大人們不知道他們需要處理自己製造的垃圾嗎?」
所以,我們要如何培養孩子,
讓他們能夠為自己的選擇以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影響負責呢?
第一件事是,你要知道責任感對孩子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個負擔。所有的小孩都想要感覺自己是能夠負責的─有權力,而且能夠回應需要處理的事情。
他們需要這樣的經驗來建立自尊,
並且讓生活有意義感。
小孩不想要只是被照顧得好好的。他們需要─就像是其他大人一樣─感覺自己對這個世界是重要的,感覺自己的生活有正向的貢獻。
因此,你不需要真的教小孩自己面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責任,而是需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有能力造成正向的貢獻,並且讓他們知道自己與其相關,他們便會想要做這件事。(延伸閱讀:若你會擔心孩子沒有動力、夢想、或目標,給孩子一份珍貴禮物「內在動機」吧!)
最根本的是,孩子會依照我們能夠支持的程度,發展出責任感。底下是十五個日常生活中的策略,能夠增加孩子的「有能力負責任」的感覺。
1. 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能力收拾自己製造的混亂
最開始給你的孩子一點協助,直到他學會為止。如果你能夠用愉悅、和善的態度,而且不要為了打翻的牛奶大驚小怪,他會學得快一點。在你開始用抹布時也遞給他一塊,鼓勵他一起幫忙,就算你自己一個人整理起來會比較簡單(而大多數的狀況都是如此)。
只要你不會一直責罵小孩,
小孩便不會過度防衛,
他也會想要幫忙整理,
並想要把事情變好。
所以當你家的幼兒打翻牛奶時,你可以說:「喔,牛奶打翻了。沒關係,我們可以把它整理乾淨。」,然後自己拿一塊抹布,也給他一塊。當你的幼稚園小孩把鞋子亂丟在走道上,把鞋子拿給他,並且跟他說「我們都會整理好自己的東西」。
你需要做這件事,不論以怎樣的方式,直到他們離開家為止。但如果你是以正向以及愉悅的心情來做,你的小孩不會變得防衛並且抱怨。當小孩持續接收到一種友善的期待是:「我們都會整理好自己的髒亂,但沒關係,我會幫你。」他們就會慢慢成為更適合一起居住的人,以及世界上更好的公民。 (延伸閱讀:「如何鼓勵孩子做家事?」心理學家說掌握以下5要點,有助提升孩子的動機與責任感。)
2.孩子需要有機會做出好的貢獻
孩子會持續地在某些方面對我們的生活中做出貢獻。找到這些方面,並讓他們知道,即便只是留意到他對弟弟很友善,或者你很喜歡他常常在唱歌。任何被你認可的行為,都會持續增長。
當你的孩子慢慢長大時,這些貢獻會適當地增加,不論是在家內或者家外。他們需要發展兩種責任感:自我照顧,以及為家庭福祉做出貢獻。(延伸閱讀:「如何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掌握8個重點,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研究指出會在家裡幫忙的小孩,
相較於只做好自我照顧的小孩,
在其他情境也比較容易協助他人。
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他們一夜之間就發展出助人態度。隨著年齡成長,以適當的方式逐漸增加他們的責任感,就會有幫助。請幼兒協助把餐巾放到桌上,或者請三歲的小孩幫忙擺盤子。四歲的小孩可以幫忙把襪子湊對,五歲的小孩可以幫忙梳狗毛。六歲就可以幫忙整理桌子,七歲可以澆水,八歲可以摺衣服。再次提醒,你是要邀請小孩,並且讓他們感覺有力量,而不是讓他們覺得內疚與有負擔。
3.請記得沒有小孩會「天生熱愛」做家事
如果你不想要讓小孩覺得幫忙做家事是一件苦差事,就不要「逼」他在沒有你的協助下做家事,直到這已經成為家中例行事務,而小孩也不抗拒。
你的目標不是讓特定的某件事情被做完,
而是要塑造孩子能夠在做出貢獻以及負責任時感到愉悅。
讓家事變有趣。給予夠多的結構、支持、以及需要時出手幫忙,這包括坐在他旁邊,以及在他做這件事的前三十次幫忙,如果有必要的話。要知道這會比你自己做完來得困難得多。提醒自己在這個差事中會有愉悅感,並與之連結,以及任務完成時的滿足感。最後,他將會能夠自己完成這些任務。而如果孩子也能享受這個過程,這一天將會提早許多到來。
4.讓孩子可以「自己做」以及「幫忙」(即便這對你來可能是幫倒忙)
而他總會是更多工作。但是幼兒會熱切地想要主宰他們的物理世界,而當我們協助他們這麼做,他們就會因為「能夠回應」(response-able)而產生責任感(responsibility)。所以與其自己快速解決你的代辦事項,試著重新看待這件事。你是和孩子一同工作,並且幫助他找到有所貢獻的滿足感。
這比讓家事快速或者完美完成更重要,
而且要記住你也是在與孩子連結,
這會讓他更有動力繼續貢獻。
5.與其簡單地給指令,不如試著讓孩子自己思考
舉例來說,在每天早上小孩的例行公事中,與其大吼說「趕快刷牙!你的書包收好了嗎?不要忘記午餐!」你可以問「接下來要準備上學了,你下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延伸閱讀:「先別急著懲罰,孩子只是平凡人。」—別要求孩子做爸媽自己做不到的事。)
目標是要讓他們自己把焦點放在代辦事項,
日復一日,直到他們能夠內化,
並且安排他們自己的晨間任務。
6.提供例行流程和結構
這些對於小孩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這讓他們有重複的機會藉由一系列的常規事件來練習整頓自己。最開始,他們可以掌握自己睡前的流程、收拾玩具、早上把自己準備好。再過來他們可以培養成功的讀書習慣、發展嗜好。最後,他們藉由重複的家務事,例如洗衣服、準備簡單餐點,來學會基本生活技能。 (延伸閱讀:面對「未知」的恐懼,爸媽可以怎麼做?從替孩子建立生活常規開始。)
【看更多實用的育兒文章,請見蘿拉博士的教養經典】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二部曲》
你可能還會想看…
怎麼養出自動自發、肯負責任的孩子?—15個策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下)
「自律跟堅持可以從幾歲開始教?」—實驗指出15個月大的寶寶就能從示範中學習。
「如何鼓勵孩子做家事?」心理學家說掌握以下5要點,有助提升孩子的動機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