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艾咪•萊特•葛倫(AMY WRIGHT GLENN)
譯 | 愛兒學編輯部
近期也有一則7歲的男童學柔道的新聞,教練疑似不顧孩子抗議多次重摔,
最終導致小孩送醫急救,瀕臨腦死,引發社會大眾的憤怒。
這類令人心痛的事件不斷的告訴我們,身為成人,
我們有責任觀察、聆聽孩子的聲音,尊重身體界線,並盡其所能的保護他們。
我們需要教導孩子:就算是大人,也沒有權利用「教導或疼愛之名」傷害你。
我還記得那天,我跟媽媽提起丹妮。
我家在猶他州的亞美利加福克,當時我們就站在廚房裡。我媽跟我說:「丹妮今晚會來照顧妳。」她只是不經意地提起一句很簡單的話。但我聽完後,巨大的恐懼襲捲而來,我的內心不停地顫抖。
我忘了我當時回她什麼。但褓母丹妮在我爸媽不在家時對我做的種種行為的描述衝口而出,我也忍不住哭泣顫抖。
「她躺在我的身上,不停地親著我。她說我是小媽媽,而他是小爸爸。」
「她把我鎖在暗無天日的衣櫥裡,儘管我一直跟她說不要。」
「她叫我絕對不能跟爸媽講。」
那個時候我才六歲。
我媽曾跟我說,要是有人叫我
保守秘密不要跟媽媽說,
尤其那個人還比我大時,
就絕對是不對的事。
讓孩子知道跟爸媽求助是安全的
她常跟我說,我可以把任何事情都跟她說,尤其有些事必須得說。例如,要是有人不當觸摸我的身體,我就應該要說出口。十三歲的丹妮是教會裡眾人推薦的褓姆。但她對我做的事同時抵觸了我媽媽的這兩項要求,我無法再守住秘密了。
我忘了過了多久才跟我媽坦白。在六歲的我終於能鼓起勇氣,湧現身上累積的智慧、深沈與誠實來面對一切,跟我媽在廚房坦誠之前,丹妮已經不知道來了幾次。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可能會讓丹妮大發雷霆,或是被鎖在那又黑又小的衣櫥裡,但我還是決定說了。
我媽相信了我。
我媽毫無疑問地全心相信我。她馬上跟我爸說,他們一起去教會跟神父及丹妮的父母親見面。在那次坦承後,丹妮就再也沒機會踏入我家。我終於安全了。
根據《Miss America by Day》的作者瑪麗蓮.范.德布爾(Marilyn Van Derbur)表示:
「在受虐後很快跟他人求救,
並同時獲得認同及支持的人,
相對會出現比較少
長期性創傷症狀。」
「反觀,那些憋在心裡的人(通常是因為害怕或是感到羞恥而沒說出口),或是說出來但卻遭受唾罵與責難,甚至是不信任與嘲笑的人,都會深深受到傷害。」(延伸閱讀:男兒有淚真的不能輕彈嗎?10件我們應該告訴兒子的事情)
造成傷害的人,很可能是孩子信任的人。
《不再受傷:孩童創傷預防指南》的作者彼得.列維 (Peter A. Levine) 跟瑪姬.克萊茵 (Maggie Klein) 曾說,有85-90%施加性虐待者都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的人——像是家人、祖父母、教練、老師、哥哥姊姊、牧師、或是褓母。
雖然父母都會跟小孩耳提面命,要小心怪叔叔。但事實上,根據犯罪司法機關在2000年的調查,最常性施暴者的年紀平均大約是十四歲。
我記得那天,我跟我快要滿六歲的兒子及一起在家自學的孩子們提到丹妮的故事。我們討論到如何保護自己,還有如何跟比我們大的小孩還有大人說「不」,即使那些人是我們所信任、所愛的人,但要是他唆使我們做不對的事,就應該拒絕。
在《不再受傷:孩童創傷預防指南》一書中,列維跟克萊茵認為:
家長應該在幼稚園中小班
就教導小孩,
什麼是不當的身體接觸,
還要事先練習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列維跟克萊茵強烈建議家長模擬受害的情形,鼓勵家長要幫助孩子,利用假想遊戲演練保持安全的方法,並練習在複雜或感到困惑的情況下,做出適當的反應。(延伸閱讀:我們習以為常的體罰,是否也算是一種虐待呢?5個建議幫助你打破代間流傳的教養模式)
藉由演練劇情,小孩就有機會學會說「不」。
這些練習可以預防
小孩在遇到緊急狀況時,
不會愣住不知所措。
例如:想像一位褓姆了解小孩子最愛的就是車子跟卡車。
褓母可能會說:「你要是乖乖的坐在我的大腿上跟我一起看完這部影片,我下次就帶你最愛的車車或卡車來,而且是特別款的喔!但是這部影片只有我跟你可以看,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只有我們兩個知道,不可以跟別人說。」
你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反應?你可以提早預演這種情形嗎?
你可以教育你的孩子發現陷阱,回答:「不行,我們家沒有任何秘密。」嗎?
你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知道哪些大人是他們可以信賴及求助的對象嗎?
秘密就是大部份兒童傷害的特徵
顯然地,家長要先幫小孩準備秘密會造成的心理障礙,而秘密就是大部份兒童性傷害的特徵。列維跟克萊茵觀察到,雖然有些性虐待者會使用權威或暴力迫使兒童,但大部份都是用「拐騙」的方式誘使兒童。最常見的拐騙對話不外乎:
「不可以跟你媽媽說。」
「不可以跟你爸爸說。」
「這是我們兩個之間的秘密。」
孩子要懂得警覺,要是有比他年長的小孩或大人要他們保守秘密,就代表他們做了壞事。
列維跟克萊茵鼓勵家長
要支持孩子,
相信他們直覺,
懂得馬上說「不」
或是跟其他人尋求幫助。
最後,家長一定要確保孩子可以得到信任及保護——不管那個施虐者是誰,或受到什麼威脅,都要勇於揭發祕密。(延伸閱讀:當別人不尊重你的孩子時,父母可以怎麼做?8個步驟為孩子贏得尊重)
當我小時候有個為人信賴的保姆來照顧我時也是我最恐懼及困惑的時期。幸好,在丹妮得逞之前,我父母就曾教導過我們家是沒有秘密的,而且要是有人碰觸我們的身體的方式有點怪,一定,一定要說出來。這些對基本原則的明確定義也讓我那天在廚房,有足夠的勇氣向我媽說出口。
但要是那時侯沒人相信我呢?要是我媽選擇相信丹妮呢?要是我媽說:「不會的!她是個好女孩,她不可能這麼做。」之類的呢?
列維跟克萊茵認為,孩子有本能去判斷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親愛的家長們,
要相信並加強培養孩子們的直覺,
而不是試圖說服他們。」
相信你的孩子,養成一個「零秘密」的家庭。
可以怎麼做呢?
最近,我訪問了蘇珊.卡羅索(Susan Caruso),她是佛州德拉海灘太陽花創意藝術的創立人及總監。我們聊到她長達二十五年教導家長「跟小孩聊性觀念」的經驗。
卡羅索認為,
幼稚園中小班的年紀
是教導孩子
身體正確觀念的黃金時期。
她也強烈建議家長要教育小孩使用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
而對於生日和過年過節的禮物則用「驚喜」跟「安全的秘密」這些字眼來形容。除此之外,家長也要很清楚地跟孩子說:「我們家沒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
當我回想起那些丹妮來照顧我這件痛苦的回憶時,對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我媽媽。
我說了,我被相信了。
丹妮再也沒來了。
沒有秘密是多麼重要的事。
你可能還會想看…
「你再打你妹妹,就等著被打屁股。」—研究結論告訴你,打小孩其實管教效果差而且影響深遠。
帶小孩前,先跟自己和解—療癒受傷的心,終結代代相傳的家庭暴力。
作者介紹
艾咪•萊特•葛倫(AMY WRIGHT GLENN)在哥倫比亞師範學院獲得宗教與教育碩士學位。她在紐澤西州勞倫斯維爾學校的宗教和哲學系任教了11年,並獲得了鄧巴·阿斯頓傑出教學獎。她是克里帕魯瑜伽(Kripalu Yoga)老師、Birthing Mama®產前瑜伽和健康教師培訓師、美國DONA 陪產師、醫院牧師,以及出生、呼吸和死亡研究所的創始人。艾咪是PhillyVoice網站的定期撰稿人,著有《出生、呼吸和死亡:母親、牧師、陪產師、保有空間的沉思-關於爱、死亡和放手》(Birth, Breath, and Death: Meditations on Motherhood, Chaplaincy, and Life as a Doula and Holding Space — on Loving, Dying, and let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