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第29週 ♥
懷孕第29週 ♥
第三孕期
準備好學習一切的腦袋
從現在到出生時,寶寶的大腦重量將增加三倍,
現在寶寶的腦皮質形成了深溝,
這將為神經元提供更大的生長表面積。
寶寶一出生就會用他嶄新的腦袋來學習適應她的新環境
把手上的戒指摘下來吧
如果您等到手指已經太過腫脹,要拿下來就變得很困難。
可以考慮當作項鏈墜子。
關於陪產
在待產與生產的時刻,
妳希望誰在身邊陪伴妳度過呢?
(相關資源:愛兒學線上課程|懷孕生產大哉問-10堂課解答孕產疑問)
倒數11週囉!
胎兒發展
母親的身體
抽筋
抽筋是肌纖維缺鈣的結果,
而鈣質是肌纖維每次收縮必要的元素,
孕婦如果缺鈣不只容易導致抽筋, 嚴重的話還會斷牙、蛀牙。
胎兒的骨骼從零長到10個月時強健的狀態,其養分都要靠媽媽身體供給,
所以母體的鈣質所需要特別補充,
- 16週以下需要500毫克
- 16-14週需要1000毫克
- 24-18週需要1500毫克
- 28-36週,需要2000毫克
- 36週以上需要2500毫克
脹氣
孕期中,懷孕賀爾蒙黃體酮會您整個身體
(包括胃腸道)的平滑肌組織鬆弛。
這種放鬆,加上腹部的擁擠,減慢了消化速度。
這時候消化不良可能會導致脹氣跟胃灼熱,
尤其是吃了一頓大餐之後特別會有這種狀況,
也可能會便秘。
頭昏眼花
有些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會一種稱為
“仰臥位高血壓綜合徵”(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的狀況。
這通常會發生在當你平躺或仰臥時,因為心率和血壓發生變化,
使得你頭昏眼花,直到改變姿勢才會改善。
您也可能會注意到,
當自己如果太快站起來,就會感到頭暈。
你知道嗎?
許多媽媽懷孕的時候,會發現肚子中間出現一條又黑又長的中線,
尤其越到懷孕後期,那條線的顏色就越深。
從胸線下方延伸到肚臍尾端的中線,一般稱作「妊娠中線」,俗稱「母子線」,
不過正確名稱其實是「白線」,這紋路其實在懷孕前就已經存在了,
而且男生、女生都會有,並非懷孕時才產生,
是前腹壁腹部肌肉的腱膜融合而成的線帶,
肌肉纖維組織附著其上,自胸骨劍突穿越肚臍到恥骨處聯合,
形成像劃分肚皮左右兩側的中線。
「妊娠中線」起因於大多數媽媽是在懷孕期間,
孕媽咪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促進黑色素細胞增加,
造成膚色暗沉, 這條白線的顏色也因此變黑、變深,是孕期正常的生理現象之一。
大多數的妊娠中線因為荷爾蒙改變所產生的色素沉澱,
通常會在生完孩子後半年到一年之間慢慢消失,但也是有可能持續更久時間。
提醒一下,「妊娠中線」與荷爾蒙的變化有關,
「妊娠紋」則是因為短時間內被肚皮撐大,皮下組織斷裂,
因而在皮膚表面形成粉紅色或紫紅色的條紋,它們是不一樣喔!
這週的自我照護-專業孕婦照
懷孕40周感覺起來很久,但其實在我們生命中只佔很短暫的時間,
而身體上的變化卻是如此之大!
在懷孕期間留下美麗的照片,對許多媽媽來說都是很特別的回憶。
也許你的孕期很辛苦,提不起勁,
但是這段時間過去後,這些照片卻會是能夠讓你好好回味的方法。
而且孩子長大後看到他在你肚子裡的樣子,
能製造出獨一無二的親密感。
情緒與養生:
八個月了,此時媽媽請維持自己的心平氣和,
讓自己靜養心息、不急躁、不生氣,穩穩地等待寶寶成熟。
食法:
請盡量不吃燥熱的食物,飲食要規律均衡 ,
不宜過餓或暴飲暴食。
重要的飲食重點之一是讓自己不便秘,
建議可選纖維多的蔬果、益生菌跟蛋白質高的食物。
孕期第8個月
助產師給媽媽的一封信
高嘉霙 助產師
從平凡簡單的生活開始
一路走向助產師之路
也從女人逐漸轉變成母親
體會懷孕的各種感受,深嚐生產育兒的衝擊
路途上,感謝一切的滋養
讓自己持續成熟,朝著信念前進
期許自己能夠一本初心
帶著一路走來所汲取的知能及歷練
陪伴家庭們經歷重要的人生階段
最近是否感覺腹中胎兒的活動,更有力道、形式也更多元呢?
近幾週開始,胎兒身上的肌肉及脂肪會較快速的累積,體重在未來的週數也會明顯增長。
我們能感覺到小寶寶的活動越來越熟練,會依他們的個性及心情而可能有不同風格的胎動哦。
在接下來數週的篇章,我想與你們分享更多有關產前準備的文章。
這一次的內容,是有關陪產者的準備。
妳是否已經認真的思考過,在待產與生產的時刻,會是誰在身邊陪伴妳度過呢?
想像一下,在人生中一些重大變遷的時刻,或是在自己身心疲憊、需要支持的時刻,
妳會想要誰陪伴妳經歷這個過程?
每個人的答案或許不一樣;
而在生產現場,親密的伴侶、專業的陪產員、知心的親友、經驗豐富的長輩…
都可以是很好的陪產者,端看妳的需求──誰能讓妳感覺安適、讓妳放心的生產。
以下幾點有關陪產者的提醒與建議,提供給正在準備的產家們參考。
1. 陪產者的質量:
在經歷生產過程時,很有可能是我們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同時也是最可能激發身心潛力的時刻;
陪產的人若與我們關係緊密、能提供正向力量,
並了解產婦的需求與生產計劃,將能給予強大的支持能量。
適當的人數可以在生產過程中提供人手支援、較不會手忙腳亂,
而需注意過多的人數有可能會影響產婦的安寧及專注力。
2.適當的產前準備:
建議產婦最主要的陪產者,能對於生產過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可以與產婦一起參加實用的產前教育課程,除了認識生產過程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
也可以學習如何協助產婦放鬆、舒緩的方式。
3.實際陪產時的提醒:
生產過程快則數小時,慢則可能數天,在這個有可能是長時間奮鬥的狀態下,
無論是產婦或是陪產者都相當辛苦。陪產者給予產婦的重點包括:
身體的舒適(補充飲食、按摩放鬆、協助改變姿勢…等等)、
心靈的安適(營造環境、表達愛與支持、提供正向能量…等等)。
同時也注重自己的狀態、適當休息及替換人手。
4.陪伴在身邊的重要性:
有些人認為做越多事情越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也可能藉著忙碌來轉移心中的焦慮感,
在陪產時傾向於不停的做事情,例如外出買東西、
在廚房準備飲食、整理房間、四處聯繫事項…等。
其實主要陪產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伴在產婦的身邊,
給予她安全感及愛的力量。
甚至有時候僅只是握著她的手、無須多做、無須多言,就是最好的陪伴力量。
5.依需求彈性調整:
實際生產過程可能有各種預料之外的情形,
例如原本的生產計劃並沒有實現、寶寶的哥哥姊姊臨時需要陪伴、
產婦對宮縮的反應比預想中的激烈…等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在產程中,依產婦需求及現場的情況彈性調整作法,帶著愛的正向能量,
無論過程及結果如何,都是非常珍貴的經驗。
你們的任務
進入第三孕期時,不少媽媽都會為雙腳浮腫、靜脈曲張所苦,
偏偏很多家事是需要站著做的,例如煮飯、曬衣服等等。
你可以試著幫忙做些自己能做的家事,來協助肚子越來越大的媽媽;
你也可以試著幫媽媽按摩腫脹的雙腿,來幫助他舒緩雙腿的痠脹感。
如果您要回娘家生產,需要搭飛機或式坐長途車,
記得要了解交通方式現況並且跟醫生商量。
即使沒有先兆早產問題的的媽媽,也有幾項規定,
例如距離預產期四周以內的孕婦,必須提出醫生診斷證明等。
所以可以先跟您的醫師討論喔。
對於您的伴侶或想要幫忙你的朋友來說,這真是完美的工作。
嬰兒床,搖籃和嬰兒車組裝起來可能沒那麼容易,
尤其是當您睡眠不足的時候,所以現在就開始吧!
如果在工作時或回家後覺得肚子發脹的次數變多了,
或是工作成了很大的負擔, 就要找主治醫師諮詢。
如果醫生判斷需要所短工作時間或式彈性通勤等等,
媽媽要告知職場。
您可以把醫生填寫的孕產婦健康管理指導事項聯絡卡
給職場的相關管理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