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丹尼爾‧席格, 蒂娜‧佩恩‧布萊森
譯|崔宏立
「要怎麼做,才稱得是上好父母?」—爸媽不必完美無缺,只需可靠地陪伴孩子(上)
基本依附科學:理解與運用於教養
首先,讓我們介紹一下依附科學的基本概念。在此我們會談到一些基本原則,並進一步闡釋說明。來自演化理論、遺傳學、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等學門的最新資料,持續支持依附科學的基礎原理,該領域也不斷地擴展。接下來,我們將引介新的思維方式,重新探索自我及人際互動的關係,並且應用在上一章已經介紹過的幾個概念。但願各位讀者會喜歡,也希望能夠對你的個人經驗有所啟發,不管是和父母、還是和孩子的關係都能豁然開朗。
近幾十年來取自依附科學領域的知識,已深深影響我們對於教養及兒童發展的理解方式。丹尼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主持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學的臨床訓練計畫之前,就已獲得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對依附理論的研究訓練經費補助;至於蒂納,在博士班及之後的研究當中,是以人際神經生物學架構為出發點,專注於依附科學及其實際應用。該領域的科學基礎豐富可靠,而且強有力地證明了可應用在廣泛多樣的文化及家庭情境,優化孩子的發展。這項資訊不久之前還不為人熟知,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情況已有不同。(延伸閱讀:專業選文系列 | 「怎麼強化孩子理解自己情緒的腦迴路?」—與孩子的情緒對焦,是形塑大腦的重要方式。)
概括來說,在很小年紀就和父母形成強大連結(安全依附)的孩子,
可以過著更快樂、更充實的人生。
若父母回應孩子的需求,並可靠地提供安慰,
像是孩子哭泣的時候抱起來,
或是沮喪的時候擁抱安慰,就會形成這些依附紐帶。
要是孩子經歷過這類可靠的行為和連結,就得以自在學習發展,無需將注意力或能量運用在求生存,或保持極度警覺,留意所處環境或照顧者的任何細微變化。(延伸閱讀:「寶寶一下哭一下笑好奇怪?」—嬰幼兒的情緒變化比我們想像得快,你唯一的任務是跟隨孩子的需求。)
我們生下來就有與人連結的內在驅力,如果能建立足以信賴的連結,遇到關係破損時得以修補,那麼大腦就能以最佳方式成長。要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提供安全依附,這些可預測、因而可靠的經驗,就能降低孩子的壓力層級,讓他們發展出自信,最後得以自立。他們學會如何調節自身的感受與行為,得以茁壯成長。
這或許聽起來相當神奇,但事實便是如此:
藉由與依附對象的連結經驗,
我們學著成為如今的樣貌,甚至因而認識自己。
你以為是個人內在而私密的經驗,像是察覺自己的情緒並加以調節,或意識到對特定事件的記憶,其實是孕育自你和生命當中重要的人所形成的社交關係。人類是極度社會化的生物,我們的人際連結會塑造內在的神經連結。孩子的心智,是隨著這種人際關係對內在個人的形塑而發展。(這點之後再詳加解說。)這就是為什麼安全依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如此強大影響力。
另一方面,要是沒有這類連結關係,孩子無法學習這些重大課題和技巧,出現各種困擾的風險更高:例如攻擊、反抗、過動、言語發展較差、執行能力較弱,甚至面對諸如貧窮、家庭不穩定、親職壓力和沮喪憂鬱之類的系統性問題時,韌性較低。(延伸閱讀:「弟弟妹妹出生後,覺得大寶變得更難帶。」—孩子測試父母底線的行為,可能是內心痛苦和混亂的表現(上))
聽起來合情合理,不是嗎?
獲得愛與支持的孩子,
能仰仗父母現身相伴,
並於情感上給予陪伴的孩子,
面對生活可以做得更好。
事實上,即使雙親中有一方沒能陪伴,但另一位照顧者確實能夠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穩定性及可預測性,那麼孩子同樣可以得到伴隨安全依附而來的諸多好處。
本文摘自《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腦科學教你培養心智強韌的孩子,用安全依附克服人生的各種挑戰,邁向幸福成功之路》
你可能還會想看…
這樣做讓你和孩子溝通無時差!」—給孩子同步的理解跟回應,能幫助提升親子關係的健康度。
跟寶寶建立親密的依附是最符合人類天性發展的方式—7個親密育兒的小訣竅!
「當自己的童年有缺憾,這件事情是否會在孩子身上延續?」—先跟自己的內在小孩手牽手,再來談育兒(上)
作者介紹
丹尼爾.席格 (Daniel J. Siegel, M.D.)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臨床精神醫學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副主任,以及「心智省察力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他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也是多本教養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Yes Brain!和孩子一起說好!》(與蒂娜‧佩恩‧布萊森合著);《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與瑪麗.哈柴爾合著)的共同作者。另著有《心腦奇航》、《覺察》、《喜悅的腦》等。
席格醫師在世界各地研討會作主題演講並主持工作坊。他有兩個已超過20歲的孩子,目前和妻子居住在洛杉磯。
蒂娜‧佩恩‧布萊森(Tina Payne Bryson, Ph.D.)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知名教養專家,「心智省察力研究中心」主任,致力於兒童教育及發展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