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好孕工作室 陳鈺萍醫師 、 劉佳祐中醫師
編整|愛兒學編輯部
中醫可以為產家提供什麼服務?
其實西醫與中醫師能協力合作
從備孕、懷孕到生產,一起照顧孕產婦。
大部分的民眾普遍認為懷孕只能找婦產科醫師,但其實中醫師在孕期照護角色除了調理身體,讓備孕的女性朋友比較容易懷孕外,一些懷孕的高風險症狀,如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等,中醫師也能介入協助。「好孕工作室」多年來嘗試中西醫合作,當遇到一些較高風險的孕程狀況時,透過中醫介入可以有效降低孕程風險,把高風險產婦治療好、解除病症問題,減少產婦在孕期身體的種不適狀況等,也能讓生產可以更安全。尤其在一般婦產科醫生覺得應該要直接開刀的狀況,如剖腹之後的陰道產或者是臀位陰道產,透過中醫的幫忙是有機會促成更理想的結果。(延伸閱讀:媽媽寶寶專欄 | 「我快生了嗎?肚裡的房客退房後呢?」—別擔心,這些都是孕媽咪常見的產前心情)
透過和中醫師的合作,
提高了產婦陰道生產的成功機率。
長庚中醫系畢業,擁有中、西醫雙學位,曾任聯合醫院主任醫師的中醫師劉佳祐談到中西醫的合作,幽默的提出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戲劇《甄嬛傳》、《奇皇后》及《名不虛傳》,劇中可以看到在孕產照顧上中醫其實扮演很多角色,雖然現代中醫介入評估的孕期風險或治療的角度較單一明確,但傳統中醫其實有很多治療方法來照顧孕產婦。
陳鈺萍醫師建議應再打開視野,
其實中醫師在孕產問題上
可以幫上很多忙。
中藥不只是保養,也能緩解急症
懷孕期間孕婦都會避免服用藥物,擔心會影響到胎兒,但當婦產科轉介孕婦給中醫師的時候,孕婦都不免對於中醫師開中藥調理身體產生疑慮。孕期不論是中藥或西藥,孕婦或產家都不希望亂吃藥物,以西藥為例,針對藥物的安全認定上有不同的分級,就能分辨哪些藥可以吃、哪些藥不能吃,其實中藥也是一樣的。從傳統中醫典籍到現在台灣每年都會出的《中藥典》,都詳細紀載中藥中哪些會有流產的風險或是有滑胎的可能性,甚至大家從戲劇裡也會看到某些藥物會對孕產婦造成影響,
其實,中醫對於藥物的使用、劑量各方面都跟西醫一樣的嚴謹。
孕產婦能針灸嗎?
孕婦不是不能針灸,而是要對症下針。中醫在訓練過程以及中醫典籍都會提醒考量針灸的安全性,如哪些穴位、身體狀況是不能針灸的。所以懷孕期間當然可以針灸,但需要在醫師評估、覺得針灸治療是安全的、有效的狀況下才會進行。
在懷孕初期常見的孕吐或腰痠背痛等,
針灸後的緩解成效還蠻快的,
因此很多單純的急症,
針灸就會有很好的及時效果。
若產婦遇到的是比較複雜的情況,如剖腹產後要嘗試陰道產,或是胎位不正,甚至子癲前症的情況,中醫也會搭配用針灸或是結構治療做多次性、療程性的處理。
其他孕期常見困擾,如便秘、痔瘡等兩大孕期的腸胃道問題,如果孕婦在懷孕前已有症狀,懷孕後就更容易發生,西醫大多會建議生產完後再處理,而中醫的作法上可分為口服藥及針灸,如在調節腸胃道功能上提供藥物,幫助腸胃蠕動、減輕痔瘡或盆底壓力等;當症狀較比較嚴重時,中醫也會使用針灸的方式舒緩或解除症狀。(延伸閱讀:「我是這樣幫助自己度過溫柔生產的。」—一位媽咪的自然產經驗的現身說法(下))
安胎、胎位不正都能中西合作
早產防治是孕期照護很重要的課題,因為早產造成寶寶提早出生,在育嬰照顧上會有很多的困難。西醫普遍的做法就是根據孕婦狀況給予安胎藥,嚴重者就住院安胎;中醫一般會透過中藥調理,中醫婦科有很多藥方是針對各種安胎狀況的,如坊間常聽到的「十三味」,也就是中醫裡面的「保產無憂散」,或者「泰山磐石散」、「壽胎丸」等,這些常聽到的方劑都有安胎作用。
如果已經有很明顯的早產狀況,
如出血、規律地宮縮等,
在中醫與婦產科團隊合作下,
也能提供更積極的介入手段。
面對懷孕後期可能會遇到的胎位不正,西醫可能會運用「外轉術」,也就是婦產科醫生直接照超音波,使用宮鬆弛劑,讓子宮在不收縮的狀況下徒手把胎位轉正,但外轉的風險是很高的,使用這個技術必須要在馬上可以剖腹產的狀況下,因為外轉後很有可能寶寶的心跳就掉了、就缺氧了,需要馬上開刀把寶寶生出來,網路上看到外轉成功的影片好像很帥,但這是要跟婦產科醫生好好討論才能執行的。
中醫師做艾灸就可以讓胎位轉正?
在胎位不正的調整上,中醫古籍紀載使用「艾灸」的方式治療,艾灸是艾絨點燃,利用燒灼產生的熱度刺激穴道,使經絡溫熱暢通以達到治療效果。利用艾灸腳小指的「至陰穴」,古籍上記載可以轉正,可是,要灸幾次、每次灸多久、療程多長時間,並沒有很明確的研究紀錄。劉佳祐中醫師個人的經驗是運用「結構治療」的方式來做調整,簡單說結構治療就是讓身體的骨架、筋膜、淺層皮膜做整體還原。
大部分胎位不正都是在某個時候、某一時期或某幾周寶寶頭就轉上去了,想像媽媽的肚子或子宮就像小寶寶的床一樣,如果床歪歪的或是床上面有很多床單、疊得歪七扭八的,影響小寶寶躺或是移動的空間,寶寶翻不過去,當然就換個方向翻過來了。
所以,結構治療面對胎位不正會檢查
哪一區塊的子宮張力比較大、或是比較緊繃的情況,
把這些情況給解除,
還原子宮較均勻的張力或是空間,
那寶寶就有自己轉正的機會。
想知道更多關於順勢生產的專業內容,歡迎收聽好孕愛兒生產派對Podcast!
Ep01 助產師是做什麼的?
Ep02 在家生小孩不危險嗎?
Ep03 和內在小孩和解
Ep04 中醫師看順勢生產
Ep05 這樣的規律運動有助產程?
Ep06 如何療癒生產創傷?
Ep07懷孕可以這樣吃?!
Ep08最適合產家的花精芳療
Ep09 當爸爸的準備
Ep10 餵奶學問多
你可能也會想看…
「中醫除了在月子期開藥補身體,其實還可以…」—中西醫如何在孕產期整合照護產家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