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露露・娜瓦羅
譯|傅雅群
編|Cindy
芝加哥大學的微生物生態學家紀伯特(Jack Gilbert)曾說,應該要鼓勵孩子把自己弄得髒兮兮、跟動物玩、吃各種顏色的蔬菜。
新手爸媽不妨聽聽紀伯特的建議,他照顧自己小孩的方法獨具特色:應該什麼時候讓孩子使用抗生素?應該什麼時候把奶嘴拿去消毒?諸如此類。
當他的第二胎出生後,紀伯特決心要找出當代小孩接觸到細菌到底會怎麼樣?到底會有什麼危險?「結果,暴露在細菌環境大多時候其實是有好處的!」紀伯特說,「因此,掉到地上的髒奶嘴,如果你撿起來後放進口中、舔一舔,再塞回小湯米的嘴裡,這事實上會刺激他的免疫系統,因而讓他的免疫系統更強壯。」
以下是跟紀伯倫的訪談內容,以問與答的形式呈現。
父母搞錯了哪些事情?
主要的幾件事情是…父母會為了要杜絕任何讓小孩弄髒的可能,而過度消毒了環境。一旦小孩弄髒了,像是跑到後院、在泥濘中玩耍,父母就立刻把他們帶進室內、用殺菌紙巾消毒小手,再三確認髒汙沒有沾到臉上。同時,也不讓他們接近小動物,小狗、小貓或其他動物。當環境中可能有感冒或流感病毒,勤讓孩子洗手當然是必要的。但若是當孩子在跟狗玩時,臉頰被舔了一口,這並不是壞事。事實上,那對小孩的健康甚至是非常有益的呢!
那麼抗菌洗手液是好還是壞?
抗菌洗手乳通常弊大於利,熱熱的肥皂水就夠了,就連溫的肥皂水都很好,比起抗菌洗手乳,肥皂水對孩子的整體健康所造成的傷害更小。
五秒原則?東西落地不超過五秒,就還是乾淨的?
五秒原則並不存在,舉個實例,細菌只需要幾毫秒的時間就會黏上你的果醬吐司。但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只要你不是把東西掉在某個你認為可能充滿致命病原體的區域(這在任何一個當代美國家庭裡幾乎不可能找得到),你的孩子一丁點危險都沒有。
當奶嘴掉到地上時,要洗一洗、還是舔一舔呢?
舔一舔就好!有一份採樣了184名孩童的研究,其結果顯示,父母把奶嘴舔一舔、再塞回嬰孩嘴裡,他們的孩子反而較少發展出過敏、氣喘、濕疹的症狀。綜觀全部,他們更身強體壯。
過敏可能是過度保護的結果嗎?
就是如此。
在過去,我們吃比較多發酵食物,而發酵食物中含有某些菌種,同時我們也較常讓孩子接觸動物、植物與土壤。可如今,我們住在室內,把自己的身體清潔得乾乾淨淨,但我們的免疫系統反而因此變得高度敏感。我們身體裡住著一些名為「噬中性球」的小衛兵細胞,當他們四處巡守,卻遲遲找不到「正事」可做,它們會變得焦躁,終而促發發炎。當他們終於找到某些陌生的外來物,像是一點花粉,它們便發狂似的引發大發炎,這就是引發氣喘、濕疹和大多數食物過敏的狀況。
給點建議,我應該讓孩子做些什麼?
通常我們很難讓孩子吃下健康的食物,我會盡力嘗試鼓勵不同顏色、多葉植物、富含纖維的蔬菜,同時降低糖份的攝取。然而,一般來說,只要該打的疫苗都已打了,那就安全了,讓你的孩子去接觸世界吧!事實上,他們在探索中會變得更強壯、益處良多。
你可能還會想看…
「出遊吧!」為孩子的人生幸福加碼
遊戲時間銳減,讓孩子更焦慮、更憂鬱
兩歲娃不可怕,他們只是在學做人
研究告訴你,為什麼原始社會養育出快樂又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