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莉森謝弗(Alyson Schafer)
譯|馮彥翔諮商心理師
我將演說的重點放在,人與人連結的方式需要有系統性的改變。
我們需要從以權力和優越感來壓制的文化,
轉型為「尊重的文化」為基礎的社會。
在過去我們維持社會秩序的方式是使用以及濫用權力在別人身上,以服從的方式來維持秩序。權力被垂直地編列,讓上位者把自己的意志放在下位者身上。壓制會帶來順從與秩序,但往往要付很大的代價。我們在米爾格拉姆(Milgram)(註1)和·津巴多(Zimbardo) (註2)的實驗中看到,人類會為了服從權威,只需要一點點的驅使,便會使他們把道德良知放在一旁。當被壓迫者以及順從者從他們的壓迫者中解放出來,他們便不再順從,而是想辦法去支配那些可以讓他們濫用權力的下位者。(延伸閱讀:到底什麼是適當的管教?什麼是虐待?爸媽該如何區辨管教與虐待?(上)
註1: 米爾格倫實驗(英語:Milgram experiment),又稱權力服從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個針對社會心理學非常知名的科學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註2: 史丹佛監獄實驗(英語: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領導的研究小組[1]於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權威者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
霸凌要從關係層面解決
大多數霸凌者也是霸凌的受害者,令人難過的是,這就是霸凌運作的方式。
霸凌會一直存在,
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撫養孩子長大的方式,
並沒有妥善地共享權力,
而是很大部分地試圖掌握及操控孩子。
霸凌是關係的問題,也只能用關係來解決。(延伸閱讀:「孩子情緒安撫不下來但我需要他合作怎麼辦?」—專家表示:給幼兒簡單的選擇能幫助孩子明白怎麼做。)
養育出共同合作的孩子
解決辦法是,試著養育出能共同合作的孩子,
而不是服從的孩子。
合作,而非服從。這是育兒時非常困難的目標,而今日的父母並沒有受到訓練,不知道如何使用不把權力加在他人身上的管教方法。這樣的方式是存在的,並且我們有強力的實證研究來證明這種管教方式的有效性。我們要讓家長更容易接觸到親職教育,來學習這些新的方式。我們需要學校老師以及管理人員受到訓練,能夠以正向教養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延伸閱讀:想要能夠關懷他人又不受霸凌的孩子?試試看這麼做吧!)
追求權力是天性。小孩子便會開始實驗並尋找權力。拉菲(Raffi)這個週末告訴我,權力(power)一詞來自於法文的poeir,意思是能力,或者能夠。
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被賦權(empowered),
來獲得自主性、掌控感、
自我效能感,以及生命中的能動性。
在談論「poeir」時,小孩子不需要去尋找支配他人的權力。事實上,如果我們想要培養一個能夠關心他人、共同合作的孩子,我們需要創造適當的條件。共同合作是有歸屬感、互相尊重的關係中的附加產物。如果小孩覺得失去連結或不被尊重,他們就沒有意願合作。(延伸閱讀:怎麼有效的引導小孩內化爸媽的教導?教養暢銷書說這樣做,找出放縱與權威之間的平衡)
我們需要型塑健康、尊重的關係來適當地共享權力。
你在你的伴侶關係中有做到嗎?我們在學校教室中有做到嗎?在我們的政治、商業場所有做到嗎?如果我們要在這樣的文化中消除霸凌,我們有超巨大的任務要做。這是可行的,但需要動員這個社會的每個層級,來達到系統性的改變。只改變學校環境並放上反霸凌的海報是不夠的。(延伸閱讀:小孩打人怎麼教?研究指出懲罰並非真的有效,那怎麼做算是懲罰?又該怎麼教?)
你可能也會想看…
幫助孩子贏得尊重及好人緣!—面對孩子的社交情境,爸媽可以掌握的3大原則
「除了傾聽孩子、教孩子拒絕,你還可以這麼做…」—保護孩子遠離身心虐待及傷害。
作者介紹
艾莉森謝弗(Alyson Schafer)是加拿大領先的育兒專家之一。她提倡堅定而友好的“民主育兒”風格,並提供以廣泛的循證研究為後盾的實用解決方案。 15 年來一直在博客上寫育兒建議。 她曾是 BlogWest、Blissdom、#140NYC 等的小組成員,她撰寫的內容出現在加拿大和美國的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