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懷孕媽咪壓力大怎麼辦? (下) 讓正念幫妳找回平衡的自己

  • 2020 年 11 月 16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懷孕媽咪壓力大怎麼辦? (上) 讓正念幫妳找回平衡的自己
Total
2
Shares
2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琪菈‧M‧紐曼 (Kira M. Newman)
譯 | Sue

 

3. 預防早產

在所有懷孕女性的擔憂之中,早產是最嚴重的。

「早產兒」(懷孕37週便生產出的嬰兒)可能會有呼吸問題、視覺和聽覺障礙、以及發展遲緩的風險。早產兒的媽媽有很高的機率會出現焦慮、憂鬱、壓力過大的情況,但在面對寶寶的需求時,媽媽的狀況就常常被忽視。

同樣的,在這個情況下,正念也能派上用場。2005年一項研究中,來自印度班加羅爾市的335位懷孕女性,從第二孕期開始持續到分娩,有半數被安排進行瑜珈和冥想練習、另一半則被指定每天走路一小時。瑜珈練習組在上了一周瑜珈課後就在家練習,之後較少出現早產的情形,嬰兒體重過輕的情況也比較少。

另一個判斷新生兒健康的指標是「阿普伽新生兒評分」(Apgar score),通常會在出生後幾分鐘內測量,將新生兒的氣色、脈搏、反射、活動量和呼吸納入考量。在前面所提及的2016年以色列研究中,報告結果指出,這些女性在實驗過後的正念程度,與嬰兒的阿普伽新生兒評分相關,不受社經地位影響。

此外,2011年有研究發現,正念計畫有助於降低早產次數,但不影響出生體重或是阿普伽新生兒評分。參與此研究的泰北199位女性都是第二孕期,有的接受產前護理,有的參與正念計畫。「正念組」的女性一周進行兩小時課程、持續五週,她們學到不同的冥想方法,並培養覺察能力、以及對自身想法和情緒的接受度。課程進行當中及結束之後,都鼓勵她們一天冥想至少一小時,不論在哪個懷孕階段。最後,「正念組」中只有6%的女性早產,相較之下,「一般照護組」有16%女性早產。(延伸閱讀:「壓力真的對孕婦跟胎兒有影響嗎?」—研究指出壓力影響層面廣泛且深遠!)

至於早產高風險的女性,包括低收入女性和高齡產婦等,正念是否有助於降低早產機率?這是未來仍需研究來回答的問題。

 

4. 促進健康發展

有一波新的研究趨勢,是針對媽媽有做正念練習的寶寶進行。研究是透過追蹤寶寶們的發展,來瞭解正念對寶寶嬰兒期的影響。

2015年一項荷蘭研究中,母親在第二孕期開始時若被測量出高度正念,寶寶就較少出現發展問題。正念媽媽們自述,寶寶在10個月大時,較不會有適應新環境、在陌生環境安定不下來的問題(此乃「自我調節」能力),或是難以控制注意力和行為(此乃「主動控制」能力)。

比方說,這些嬰兒可能在大哭、或被限制不能碰某些東西之後,比較可以很快地平靜下來。(延伸閱讀:你知道嗎?擁抱跟安撫寶寶不只會影響心理發展,更會影響嬰兒的基因表現!)

就男嬰而言,
自我調節能力的差異,
與媽媽因正念
而降低焦慮息息相關。

另一項2015年的研究則是檢視另一個健康發展的指標:嬰兒對聲音的注意力,這對語言學習而言十分關鍵。在此研究中,研究者招募78位第二孕期的婦女,並詢問她們正念的程度。當寶寶10個月大時,媽媽會帶寶寶到實驗室裡聽錄音,這些錄音是以重複性聲響為底,在其中穿插一些與眾不同的聲音混合製成的音檔。

根據寶寶的腦部活動,
研究發現若媽媽
正念的程度較高,

寶寶會花較少注意力
在重複性高的、

無關緊要的聲響,
這意味著寶寶是
更有效率地運用專注力。

當然,還有很多測量健康發展的方法,以上這些研究只呈現出一小部分。但實際上,種種訊息都指向一個有趣的可能性:正念不只對媽媽自身或生產過程有助益,也是會延伸到孩子的童年時期、甚至更久之後。

然而,目前研究者們還是以「可能性」或是「初步證據」等措辭來談論此事。事實上,2016年5月,一項針對17個研究的回顧評論,並沒有找到確切證據,可以證明正念計畫比起控制組,更能改善懷孕女性的憂鬱、焦慮和壓力等狀況。(雖然「正念前、正念後」的對比,看起來還是很有效。)

為什麼會這樣?整體而言,這些女性的正念程度並沒有增加;這些正念計畫並沒有真的被貫徹執行。有可能因為女性在家練習瑜珈,但並沒有真的做到建議的次數,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實驗中的正念計畫並沒有徹底全面實行。

此外,正念帶來的好處並不一定會持續下去。在文章前面提到過的「正念母親」研究之中,參與計畫的媽媽在後續三個月的追蹤期間,焦慮和負向情緒其實和控制組的媽媽並沒有顯著差異。同樣的,2014年的研究中,正念覺察研究中心(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上過課程的媽媽們經過六週之後,在處理焦慮方面,並沒有優於只讀懷孕相關書籍的媽媽。

正念是一種練習,你必須要不斷練習,日復一日地反覆練習,就有點像養育孩子。

正念是一件
你每天都要持續做的事,
就算是在很糟糕的日子裡、
完全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好過的,
你也必須繼續練習。

正念跟育兒有點類似,兩者都有其乏味之處:換尿布,或者好好細數你的呼吸次數──但,只要有那麼一瞬間,心中充滿愛和平靜,就能提醒你自己做這件事的初衷。

原文連結

你可能也會想看…

懷孕媽咪壓力大怎麼辦? (上) 讓正念幫妳找回平衡的自己

選擇自然產還是剖腹產!? 研究發現我們應該給孕婦更長的分娩時間

「怎麼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當爸媽這樣做,就是孩子最有效的示範

 

 

 

 


作者介紹

吉拉·紐曼(Kira M. Newman)為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的媒體寫稿(從雜誌,Greater Good in Action到幸福科學MOOC),編輯和製作內容。她的作品已在《華盛頓郵報》,《 Mindful》雜誌,《社交媒體月刊》和Tech.co等雜誌上發表。她同時也著有《感恩計劃:感恩科學如何使我們的大腦為適應力,樂觀,和更大的好處》。她致力於研究幸福相關的科學的,吸引了1,500多名讀者參加線上課程“The Year of Happy”,並吸引了近1,900名會員參加她在多倫多舉行的Café Happy聚會。

 

Total
2
Shares
Like 2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冥想
  • 壓力調節
  • 妊娠期焦慮
  • 孕婦
  • 孕婦壓力
  • 孕婦減壓
  • 懷孕
  • 懷孕初期壓力大
  • 懷孕期間
  • 懷孕累
  • 擔心
  • 早產兒
  • 正向情緒
  • 正念
  • 正念減壓
  • 減輕壓力
  • 準媽媽壓力
  • 焦慮
  • 負面情緒
  • 預防早產
Previous Article
懷孕媽咪壓力大怎麼辦? (上) 讓正念幫妳找回平衡的自己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懷孕媽咪壓力大怎麼辦? (上) 讓正念幫妳找回平衡的自己

  • 2020 年 11 月 10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小孩吵架的處理重點不在一模一樣的公平,而是在連結
  • 幼兒
  • 手足感情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小孩吵架的處理重點不在一模一樣的公平,而是在親子連結

  • 2020 年 11 月 18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嬰兒
  • 懷孕生產
  • 生產準備

「原來孕期睡眠也跟寶寶有關係?」:助產師分享4個好眠技巧,幫助孕媽咪們睡得更好!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12 日
繼續閱讀
  • 嬰兒
  • 懷孕生產
  • 母乳與餵食

來自陽光的禮物:維生素D對媽媽與寶寶健康的影響(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8 月 5 日
繼續閱讀
  • 嬰兒
  • 懷孕生產
  • 母乳與餵食

來自陽光的禮物:維生素D對媽媽與寶寶健康的影響(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8 月 5 日
繼續閱讀
  • 嬰兒
  • 懷孕生產
  • 溫柔生產
  • 生產故事

「我的身體,正在為新生命鋪路」—孕期不適與健康行為選擇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6 月 14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懷孕生產
  • 親職看版

歡慶—愛讓我們在母職中繼續前進(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5 月 7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懷孕生產
  • 親職看版

歡慶—愛讓我們在母職中繼續前進(中)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5 月 7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懷孕生產
  • 親職看版

歡慶—愛讓我們在母職中繼續前進(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5 月 7 日
繼續閱讀
  • 懷孕生產

Podcast|面對壓抑的哀痛與替補兒童的隱形傷痕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4 月 23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 是孩子控制力差?還是選擇性配合?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