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產房護理長張馨月/Pregnancy Video
譯|傅雅群 諮商心理師
編|愛兒學編輯部
自然產的時候產婦的身體到底會經歷哪些事情呢?
愛兒學想陪伴您一起度過這個特別的歷程,
本篇文章我們將從產婦身體的角度,一起透視生產過程,
認識身體,溫柔迎接寶寶誕生。
臨盆症狀有哪些?
隨著臨盆日子逼近,在分娩開始之前,孕婦多半自己會感覺身體出現一些徵兆,因而不知所措,不知是否要立即到醫院待產而感到矛盾,如果您有這些臨盆症狀,可能代表…
1. 腹輕感: 腹部輕鬆 初產婦在臨產前1~2周,由於胎兒下降進入骨盆,子宮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較前舒適,呼吸較輕快,食量增多。
2. 陣縮:分娩前1~2周,產婦就出現不規則的肚子發緊和疼痛的感覺,此為子宮收縮。
這種子宮收縮一般不超過半分鐘,並且不規則,經休息後可以減輕或停止,故稱之為假陣痛。如果產婦的腹痛逐漸增強,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腹痛一陣緊似一陣,就預示著快臨產了。
3. 下腹墜脹:孕婦由於胎兒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腰酸等。
4. 現血、落紅(血性帶下): 在分娩前24~48小時,陰道會流出一些混有血的黏液,一般是臨盆前的一個信號。可以留家觀察一下,若鮮血超過月經量,並伴有腹痛,就應該去入院就診。
5. 破水:保護胎兒的羊膜囊破裂,羊水自陰道流出,破水是產兆之一,但未必會馬上生產,為避免感染,建議不要洗澡,減少走動,儘快到醫院。(不用坐救護車)
何時該到產房呢?
您若有下列情形之一;請速返院診查
1. 破水(陰道流出清澈液體持續不斷)。
2. 陰道出血(流出鮮紅色血液)。
3. 血性帶下,量有增加情形。
4. 胎動增加,減少或停止。
5. 十分鐘之內有2-3次規則陣痛或腰酸(311原則)
三分鐘痛一次,一次痛約50-60秒,持續1小時。
6. 有便意感,肛門處不由自主的想用力。
生產的時候,媽媽身體的自然反應有哪些?
生產的時候,胎兒會通過子宮頸的內膜、洞口以及產道。媽媽即將分娩的跡象,通常始於子宮頸的擴張。子宮頸的擴張會伴隨宮縮,好讓子宮頸周圍的組織變得更薄、更柔軟,羊水可能會在此時破掉,不過也可能會到比較後期才破水。
起初,媽媽會感覺到宮縮通常並不規律、也還不會太痛。隨著時間的推移,宮縮會變得更頻繁、強勁。子宮頸需要擴張至十公分,胎兒才能夠順利通過。
在最終的子宮頸擴張階段,宮縮會最為強烈。每個女人的擴張持續的時間都不太一樣,這會視胎兒的位置、以及生過幾個小孩數的不同而定。
當產婦的子宮頸達到全開,
便開始進入向外推進的階段了,
就是在這個階段,
胎兒需要被向下推到產道,
這代表子宮頸擴張
將轉變為子宮頸娩出。
生產中,所謂的頭先露(cephalic presentation),是指通常胎兒會頭部先出來、面朝下,而如果胎兒是臀部先出來,則是「臀先露」。
在胎兒的頭部分娩出來,則還有肩膀需要被娩出。如果測量寶寶最寬的部分,我們可以發現,胎兒的頭部會與肩膀呈現同方向的角度。因此,胎兒需要被旋轉四十五度角才能讓肩膀也順利娩出。別擔心,醫生或護士會協助將胎兒轉向。(延伸閱讀:選擇自然產還是剖腹產!? 研究發現我們應該給孕婦更長的分娩時間)
一旦生出胎兒,便來到娩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胎盤和子公內膜仍須被排出,產婦會感覺到子宮在收縮,好讓胎盤從子宮內壁上脫落。
通常這個階段媽媽會被要求要繼續用力推,好讓胎盤被排出,然後才大功告成。等醫師或是助產士不再從臍帶感覺到心跳,便可以幫寶寶剪斷臍帶了。
這段動畫如實呈現出自然產的過程中,母親體內所發生的一切, 歡迎參考這個影片,您可以看到完整的初次宮縮到娩後階段的全部歷程。(延伸閱讀:來到第八週了!帶你透視孕期發展!)
你可能還會想看…
你知道嗎?寶寶一出生就會主動找乳房!談談朝乳爬行 (Breast Crawl)
「準備去醫院生產,家中大寶怎麼辦?」—掌握7重點,幫助孩子預備分離、迎接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