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薇琪•歐提茲•海莉(Vikki Ortiz Healy)
譯\洪婉禎
編\連芯
伊利諾州立大學(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一項研究發現,父母若覺得無法自制滑手機、看平板或使用其他科技產品,小孩會出現更多行為問題,包括暴走(act out,指不當的宣洩行為)、大哭或其他負面行徑。
對此,伊利諾州立大學家庭及消費者科學系的助理教授布蘭登•麥克丹尼爾(Brandon McDaniel)表示:「我們需要認真檢視自己的3C使用習慣」、「我們必須意識到手機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才是手機的主人,不要反被手機控制」,這項研究刊登在《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期刊上。
科技干擾對親子互動的影響
研究中,麥克丹尼爾對美國170對父母(有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大多已婚)進行調查,研究「科技干擾」(technoference)的情形,指的是科技對親子互動的影響。麥克丹尼爾指出,這項研究是相關領域中首批探討科技對人際關係影響的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科技成癮的父母(指時常看手機、離不開手機、孤單時就看手機)與小孩的關係也受干擾。麥克丹尼爾說明,正是這些干擾引發孩子暴走、封閉自己的感受、或展現攻擊行為與哭鬧不休。
麥克丹尼爾網站上的座右銘是:「致力讓家庭更穩固」。他先前做過一項相關研究發現,若由父母雙方共同育兒,當科技干擾的情況較多,母親對彼此的關係就沒那麼滿意。
他還特別說明,他的目的不在讓父母對自己的習慣感到愧疚,而是要幫大眾注意到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互動方式。
控制孩子的3C使用時間時,別忘了控制自己的
「這就是我們身處的世代。3C產品的設計,本來就是要吸走我們的注意力,」麥克丹尼爾說,「你一定會分心,但我們需要盡量減少這些干擾,也要知道小孩一轉眼就長大了。」
美國奧克帕克(Oak Park)西郊醫療中心(West Suburban Medical Clinic)的家庭醫學住院科主任史考特•李文(Scott Levin)表示,這項研究讓他開始告訴病人,父母長時間使用3C的缺點。他還指出,大多時候父母只會注意限制小孩的3C時間,覺得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小孩過度使用3C產品。
「父母這麼嚴格控制小孩使用時間,卻忘記控制自己」李文說,「身為父母,如果我們沒有自覺,就無法給孩子好榜樣,未來可要付出相當高的代價。」
你可能還會想看…
我們應該讓孩子看多久的電視呢?
科技成癮是什麼?腦部顯影告訴你為什麼孩子衝動易怒、難以專注
電子產品大危機:它們對孩子的大腦和感官處理能力有何影響?
該讓孩子看電視嗎?父母必須知道的幾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