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蘿拉.馬克罕博士
譯 | 傅雅群
固執、意志堅決的孩子擁有什麼特質?
到底何謂「意志堅決」呢?有些爸媽說他們難搞、固執,或說得好聽一點,性子很硬。但我們也可以將這個特質看成是某種正直,他們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
意志堅決的小孩通常性子硬、也勇敢,
他們會為了自己而想要學習,
不輕易就這樣接受別人所說的話,
因此他們會一再地測試限制。
他們非常渴望可以為自己作主,有時候會把「他們是對的」的渴望擺在第一。當他們已經心繫某事,他們的腦袋就會有點難切換頻道。意志堅決的小孩,有著很強烈、熱情的感受,且總是全力以赴。
意志堅決的小孩經常容易與爸媽陷入權力角力之中,然而,一個巴掌打不響,就算他們要拉著你爭論,你也可以選擇不加入!當你的點被戳中時,你可以深呼吸,提醒自己,你可以不讓你的小孩難堪,同時又達到你想要的,你可以學著迴避那些權力角力。(別讓你四歲大的小孩把你也變成像是四歲大一樣。)
當然沒有人喜歡被指使,只是意志堅決的小孩對此幾乎無法忍受,就算你只是在設立限制。爸媽如果能讓小孩感到被理解,便可以避免權力角力。試著同理他、提供他一些選擇與理解他,讓你們雙方都可以得到尊重。找到雙贏的解決之道,不要僅僅把規則攤在他面前要他接受,那會讓他爆炸,教導他們基本的協商與妥協技巧。(延伸閱讀:有些時候,我們就是得跟孩子設下界線,帶著愛對孩子說NO)
父母或許可以重新想想「服從」這回事:
用平和的親子溝通模式取代絕對的服從。
意志堅決的小孩不是故意要為難人,而是當他們被強迫要服從他人時,感覺就像是他們的正直必須要有所妥協一樣。如果有其他的選擇,他們也是會很樂於配合的。但若你將服從視為重要的品性,而感到相當困擾,我會建議你重新考慮一下服從這回事。你當然希望養出一個負責任、體貼別人、能夠與人合作的小孩,即便困難也願意做對的事情。但這些都不是服從,這些都是因為內心有意願而去做對的事。
道德是堅持做對的事情,不論別人告訴你什麼。
服從是做別人要你做的事情,不論那件事是否是對的。
——孟肯(H.L. Mencken)
你當然會希望你說什麼、你的小孩就做什麼,然而,你並不是想要他很服從、總是願意去做任何比他大的人要求他做的事。不,你希望的是,他之所以做了你要他做的事情,是因為他信任你,因為即便你不會答應每一件他想要的事情,他也知道你心底是關心他、為他好。你會希望讓孩子學會自律、負責任、關懷他人。最重要的是,能夠看得出誰是可以信任的人、並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被某人影響。(延伸閱讀:有效面對霸凌:教育孩子具備同理心、堅定表態)
打破小孩的意志,將會讓他容易受那些對他並不好的人所影響,更甚者,這有違為人父母的精神。
12個秘訣,讓你和平教養意志堅決、脾氣很硬的小孩
1. 切記,意志堅決的小孩是經驗導向的學習者。
這代表著,他們凡事都要親自嘗試。因此,除非你擔心他們嚴重受傷,否則讓他們從經驗中學習會是最有效率的,所以不要試著控制他們。你大概要預期你意志堅決的小孩會一再地挑戰你的底線,因為那是他學習的方式,一旦你知道這點,就比較容易保持冷靜,避免關係產生裂痕(還有你的神經)。
2. 你意志堅決的小孩會想要掌握感,勝過一切。
盡量讓他可以全權掌握他自己的活動,不要念他去刷牙,而是問他「在我們出門前,你還有什麼事需要做?」,如果他看起來不知道,簡單地列舉:「每天早上,我們都要吃早餐、刷牙、上廁所、收好包包,我看到你已經準備好包包了,真棒!現在呢,你還需要做些什麼嗎?」
當小孩感覺到更獨立、
更能掌控自己的一切,
就比較不需要與人對立了。
更不用提,他們將早早學會為自己負責。
3. 給你意志堅決的小孩一些選擇。
如果你命令他,他一定會對你生氣,
而如果你給他選擇,
他會覺得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當然,只給你自己能接受的選擇,不要讓自己因為讓渡了權力而也有所埋怨。如果你該去某間商店了,而他還想繼續玩,適當的選擇會是:
「你想要現在就離開、還是再玩十分鐘?好,十分鐘,沒有賴皮喔?好,我們打勾勾,因為十分鐘後,可能有點難停止遊戲,我們可做點什麼讓它簡單一點?」
4. 給他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權。
「我知道你今天不想要穿外套,我覺得今天很冷,如果是我我一定會穿,當然,你可以決定你自己的身體,只要你保持安全和健康,所以,你要好好想一想你要不要穿外套。我很擔心你一出門就會感覺很冷,但我不想要因此再回家一趟,我可以把你的外套放進背包,好嗎?這樣的話,如果你改變心意,我們手邊就有外套。」
只要你不要把他推入那種「一旦他需要外套、就代表你贏了」的處境,他就不會生病感冒。一但他可以既穿外套、又保有面子,下一次他冷的時候就會跟你拿外套。對他來說,真的很難想像他在家感覺這麼溫暖、外面卻是冷的,他只覺得當下穿外套又綁手綁腳、又很熱。他的身體感覺告訴他他絕對是對的,因此他自然會反抗你。你不會想要打擊他的自信,你只是要告訴他,讓新的資訊加進來、改變主意是沒有關係的。
5. 例用例行公事和規矩來避免引發權力角力。
這樣的話,你才不會是那個指使他東、指使他西的壞人,而是「規矩是我們在每次吃完飯或吃完點心之後就要來上廁所」、或「例行公事就是晚上八點會熄燈,如果你動作快一點,我們就可以有時間讀兩本書,」、或「在我們家,寫完作業才能看電視、玩平板。」(延伸閱讀:我們應該讓孩子看多久的電視呢?)
6. 不要逼他跟你站在對立面。
施力就會導致反作用力,對任何年紀的人來說也都是如此。如果你快速採取一個強硬的姿態,你很容易就會把孩子推上反抗你的位置,只為了證明他的立場是對的。你也知道,當陷入一場權力角力之中時,你就會要費力取得上風。停下來,深呼吸,提醒自己就算跟小孩吵贏了,反而是讓你掉入一敗塗地的陷阱,因為你會輸掉最重要的「關係」。當你不確定,就說:「好,你可以自己做決定。」(延伸閱讀: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如果他做不了決定,說一說哪個部分是他可以決定的,或者在不要去危害到他的健康或安全的前提下,找到可以滿足他「自我掌控」需求的其他方法。
7. 為孩子留點面子,以避開權力角力
你不需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你可以、也應該設立一些合理的期待,並執行這些期待。但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應該試著打破你小孩的意志,或試著強迫他認同你的觀點。他得做你要他做的事情,但對此他仍是可以擁有自己的觀點和感受的。
8. 聆聽他。
身為大人,你自然會合理的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最好,然而,你的小孩之所以意志堅決某部分其實是出自於他的正直,他擁有自己的觀點,他也因此很快地要站穩他的立場,他試著要保護對他而言很重要的東西。
唯有冷靜地聆聽他、
反思他所說的話,
你才能了解究竟是什麼
讓他必須要反抗你。
舉例而言,當你的小孩拒絕洗澡,你可以用不評價的態度洗耳恭聽、保持好奇:
「我聽到你說你不想洗澡,你可以讓我知道原因嗎?」
你可能得到更多資訊,就像我三歲的女兒愛麗絲,她很害怕她會像《愛麗絲,你要去哪裡?》那首歌一樣跑到排水管底下,這在你聽來可能不是什麼好理由,但這真的是她不洗澡的原因。如果你跟她發生爭執、並命令她進浴缸,你就永遠不會知道原來是這樣。(延伸閱讀:想要能夠關懷他人又不受霸凌的孩子?試試看這麼做吧!)
9. 從他的觀點看待事情。
舉例來說,他可能會因為你忘記自己已經答應要幫他洗超人披風,而很生氣。對你來說,他這樣很固執;對他來說,他理應不高興,而你對他來說是雙面人,因為你不准他不守信用,但你自己卻沒有遵守對他的承諾。你可以怎麼處理呢?你可以誠心地向他道歉,並保證你會非常努力地做到承諾過的事情,然後你們一起去洗披風。你或許可以進一步教他怎麼洗自己的衣服,這麼一來未來你就不一定要擔任這個角色,而他也會感覺自己更有能力。想一想你自己希望怎麼被對待,就怎麼對待他。
10. 運用關係來約束小孩,而非處罰。
當你希望你的小孩可以改變,以「支持」的角度來思考,而不要強迫。世界上沒有任何強迫可以真正得到意志堅決的人的認同,那只會增加他們的抗拒,因為他們的正直不容因被威脅而退卻。(延伸閱讀:小孩打人怎麼教?研究指出懲罰並非真的有效,那怎麼做算是懲罰?又該怎麼教?)
然而,如果你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他們也感覺到足夠的連結,意志堅決的小孩往往會同意去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即便那不一定是他想做的。
因為在那一刻,
比起他們固守自己想要的事,
他們更看重跟你的關係,
因此他們會樂於配合。
你越是跟小孩爭執、或懲罰小孩,你就越低估了他想要保護跟你之間的連結的渴望。
記得,在爭吵之中,小孩並不會有所學習。
大人也一樣,腎上腺素飆升的時候是無法學習的。所以,與其在情緒高張的時候教導小孩,不如深呼吸、保持與小孩的連結。如果他很不高興,幫忙他表達他受傷、害怕或失望的心情,這些情緒才得以消散。這麼一來,他才能準備好聽進你說的話,才能聽進你說家人之間要好好對彼此說話。(當然,你必須做示範,你的小孩不會按你說的做,但他最終一定會做你所做的事情。)
11. 尊重並同理你的小孩。
大多數意志堅決的小孩,都是在為了得到尊重而奮鬥。如果你可以尊重他,他就不需要這麼努力地保護自己了。
而且,就像大人一樣,
如果可以感覺被理解,
一切就會容易許多。
如果你可以站在他的角度,而仍覺得他是不對的—舉他想要穿超人披風去教會、而你真的認為這很不適當為例—你仍然可以理解他,在限制他的同時,仍照顧到他部分的需求。
「你很喜歡這個披風,所以你希望可以穿著它,對吧?但當我們去做禮拜的時候,必須要穿著正式,這樣才夠莊重,所以我們不能穿披風。我知道你會很想要穿著它,那如果我們帶著它,在回家的路上你就可以穿,這樣好嗎?」
12. 保持連結,保持連結!
對小孩來說,保持連結是教養中很重要的一環,
因為除非可以感覺到你跟他之間的連結,
否則他不會接受你的引導。
這對意志堅決的小孩來說,尤其重要。我意志堅決的女兒曾在她21歲時跟我說過,如果她是被其他人帶大的,她說不定會犯罪。我不認為真的就是如此,但她永不膽怯的性子確實滿有挑戰性的。她只服我「文明化」的影響,因為她愛我、且尊敬我。連結永遠是影響你意志堅決的小孩,最有效的方法。
這聽起來像是放縱慣養嗎?不,並非如此。你會設下限制,只是你會在理解孩子觀點的前提下這麼做,而這會讓他更願意配合你。沒有什麼你非得對小孩很壞的理由!就像達賴喇嘛所說的「盡可能地友善友好,這絕對是可行的!」
【看更多實用的育兒文章,請見蘿拉博士的教養經典】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二部曲》
【購買情緒對焦1】
博客來: https://pse.is/QCWX5
TAAZE: https://pse.is/SPHS8
金石堂: https://pse.is/UPR3Z
心靈工坊: https://pse.is/RQ6UV
【購買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
博客來: https://pse.is/x3hr2
TAAZE: https://pse.is/txsey
金石堂 :https://pse.is/ts92y
心靈工坊: https://pse.is/wynz2
「不要再無理取鬧了!」當爸媽的常見親子問題—當小孩不可理喻時,他到底怎麼了?
帶小孩前,先跟自己和解—療癒受傷的心,終結代代相傳的家庭暴力。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作者介紹
蘿拉.馬克罕(Laura Markham Ph.D.)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著有三本寫給父母的書籍,並為在世界各地無數家庭提供過育兒訓練。超過13萬位父母親透過email訂閱蘿拉博士每週的免費訓練文章。你可以在他的網站(Ahaparenting.com)註冊,這個網站為從嬰兒期至青少年期的父母提供許多發人深省的資訊。蘿拉博士的期望是改變世界,藉由支持父母的方式,一次改變一個孩子。她同時也是兩位孩子的母親,他的孩子如今已是青年,在蘿拉博士平和的教養方式下長大,現今與丈夫定居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