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郁倢 諮商心理師
「老公想說我們為小孩忙了幾個月,把小孩托給媽媽,
安排了三天兩夜的旅行想帶我去泡溫泉放鬆一下,
我是很開心,可是我才離開小孩就覺得好想他,
不知道他有沒有好好吃好好睡,一直想打電話問問他好不好,
結果也沒有心思玩,老公好像也有點失落。」
朋友的分享讓我想到我在小孩一歲多的時候,主動跟先生提議托嬰一起去聽演唱會,當天還約好要分開從不同地點出門、各自打扮好再見面,想營造一個婚前約會的驚喜感。沒想到當我在演唱會聽到一首首熟悉的,年輕時陪伴我單戀、熱戀、失戀的情歌,心中浮現的全是跟兒子相處的畫面,想到我們那麼需要、依賴彼此,想到慢慢他會長大,我也要接受他有一天有自己的生活… 邊聽邊想眼淚掉個不停,可能是我聽過最(被自己)感動的演唱會,但是完全沒在約會,整晚都在想兒子。
沒有開關可以把母親的角色關掉
朋友與我其實都有點驚訝自己的狀況,每天照顧小孩很累很煩,但即便擺脫孩子身在一個約會的情境我也無法專心在原本跟先生的關係中。
好像成為母親以後,
不只是生活型態和時間空間的分配改變,
我的內在也發生了一種質的改變,
沒有一個開關可以把母親這個角色切換掉。
孩子需要與我緊密連結,所以我滿足他,這件事很累人,可是跟孩子緊密連結這件事同時也滿足了我的需要,誰需要誰其實很模糊,沒辦法區分得很清楚。我當然跟先生一樣,懷念兩人以前可以專注在彼此身上的感覺,但在這種內在的變化之後,即便創造出過去熟悉的情境,也沒辦法再有當初的心境,我跟先生不得不訝異、失落,面對我們似乎暫時回不去過去那種單純的兩人關係的現實。(延伸閱讀:心理師媽咪系列|想為孩子成為完美父母?專家告訴你「足夠好就行了!」)
面對轉變的失落
當這種轉變的失落和挫折太強烈到難以承受,或是有一方沒有辦法跟上這個轉變時,可能會讓伴侶開始互相指責:「我該做的都做了你為什麼還不開心、放不下小孩,那當然是你的問題」、「就是因為你沒有像我花那麼多時間和心思在小孩身上才會不理解我放不下的原因」──不是那些浪漫的心思不好,不是我變得不喜歡你相處,但是關係好像已經變得不一樣了。
當兩人關係中
加入了孩子變成三角,
關係的維繫除了照顧跟對方的關係,
還需要照顧到
伴侶跟孩子之間的關係狀態。
例如當我或許出於自己對於母親角色的期待和責任放不下孩子,但先生出於好意一直製造浪漫時,我其實無法感覺到甜蜜,更多的是感覺自己無法專心、沒辦法回應和接受他的好意的愧疚感。(延伸閱讀:心理師媽咪系列|成為母親這件事)
太太其實不希望先生走開
在先生感覺太太無法專心在兩人關係時,
常常會失望地以為自己不再重要、
選擇在三角關係中退遠一點。
但太太其實並不是希望先生走開,先生的介入對於母嬰的分化是很關鍵的,在內在和外在都脫不開母親角色的生活中,會需要這樣的中斷來提醒自己的狀態改變。(延伸閱讀:夫妻關係中真正重要的是:「丈夫在情緒上願意努力理解妻子,妻子也能夠體諒丈夫的努力。」)
母親在跟孩子從融合到分離的過程中,常會經驗到「跟孩子在一起想分開、跟孩子分開又想念」的矛盾動力,然後在一次一次的拉扯中不斷調整適合的位置,這個過程需要先生在周圍很敏覺地緩衝,在太太很挫折沒辦法回到照顧位置時提供支持、在太太跟孩子太靠近快喘不過氣時將一方帶開,母嬰才能夠在這樣不斷轉換的位置和情緒中慢慢分化開來。
在關係和家庭型態轉變的過程中,夫妻之間的浪漫也會需要轉化,在這個階段伴侶能夠一起作為父母,一起面對關係轉變的失落、照顧彼此挫折矛盾的心情,其實是更進階的浪漫呢。
你可能也會想看…
心理師媽咪系列 | 為什麼老婆要抱怨又不討論怎麼解決問題?—新手爸爸求生須知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有時自己:聽寂寞說話,而後,有光。(上)
作者介紹
高郁倢諮商心理師,關注女性議題,尤其在幾年內從未婚女性轉變為人妻、孕婦、母親後。於過程深刻體會女性的成長是質變的,那些不能即刻跟上身分變化的困難,有現實的,也更是心理的。目前仍在調適,並試著於過程中持續感受與思考,期望經驗能轉為專業能量幫助更多轉換歷程中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