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英珠
譯| 陳靖婷
「媽媽,同學都不想跟我講話怎麼辦?」—教孩子成為表達高手的對話技巧(上)
與孩子的表達力練習
1.對話回應x核心回饋
➊ 請和孩子討論符合狀況的回應
請設定一個狀況,或試著和孩子對話。舉例來說,若孩子跟朋友說:「我昨天收到生日禮物了,就是OO呀,你知道嗎?那個超貴的!」一起來看看可能的回應。(延伸閱讀:「善良其實是一種能力,孩子也需要學同理。」—專家表示透過7關鍵,有效建立幼兒的同理心(上))
大人:「如果對方回覆:『哇,又再炫耀?』,覺得如何呢?」
小孩:「朋友可能覺得忌妒。」
小孩:「收到禮物的朋友可能心情不好。」
大人:「如果對方回覆:『哦,你收到OO禮物?』」
小孩:「朋友心情好,可能會繼續聊。」
大人:「你想要炫耀的時候,朋友如何回應比較好?」
小孩:「我開心朋友也開心,因為是朋友,所以會懂我。」
➋ 請舉例說明,該如何正確回應
「你要針對對方所說的話或所做的行為,做出差不多的回應。如果朋友說:『真的很棒』,你要一起拍手,並說:『好棒』。」
「如果對方說:『剛剛被老師罵,心情很不好。雖然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但我還是很難過。』,你可以從對方的話中,找出對方想訴說的關鍵字,給予對方回應,例如:「是啊,一定會很難過。』」(延伸閱讀:如何教育孩子要有同理心?)
2.加入驚嘆語
表現出有好好聽對方說話,讓對方想繼續說。(延伸閱讀:有弟妹的孩子比較有同理心?研究發現年幼手足會讓兄姐學會同理)
朋友:打開禮物後,哇!超出我的期待!
孩子:哦,是喔?是什麼呢?
使用驚嘆語回應時,回話的長度不會比對方長,
重要的是表現出「驚訝與期待接下來的故事」。
3.對話收尾
請告知孩子對話收尾十分重要。當孩子開始嘗試收尾或讓對方收尾,就讓找出讓自己和對方都舒服的收尾。
「今天聽你的故事,讓我心情很好。」
「跟你聊天真棒。」
能夠表達自己和朋友對話珍貴而愉快的孩子,
未來在交友關係、社會生活方面,絕不會讓人擔憂。
本文摘自《10歲前的引導式說話練習:把握關鍵學習期,培養邏輯表達力!幫孩子建立高情商的溝通基礎》
作者:林英珠
出版社:台灣廣廈
你可能還會想看…
專家指出:「不要用木匠思維雕塑孩子,要用園丁思維養育孩子」(下)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孩子難搞時,爸媽該怎麼辦?用同理心解鎖孩子的情緒
「這樣跟孩子聊天,越聊越聰明!」—想引發孩子的創造力,談話其實有訣竅!
作者介紹
林英珠
韓國第一的育兒專家,同時也是林瑛朱父母教育研究院的代表。
擁有各種教育現場的實戰經驗,深知要教養必須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視深耕教育為己任,活躍於父母教育、祖父母教育、教師養成等課程。近年開始開設以「成為幸福爸媽」為主題的講座,不僅為艱難的育兒過程帶來助力,更進一步輔導父母規劃幸福的未來。
以父母教育專家的身分擔任各大節目嘉賓,如:EBS〈父母〉、〈父母廣場〉、MBC〈女性討論〉、KBS〈歡迎發問〉、〈早晨園地〉等,著作有:《一天五分鐘的媽媽說話習慣》、《林英珠博士的繪圖書育兒》、《會說話的你真好》、《給孩子的自信心課程》(以上書名皆為暫譯)等。目前於Naver父母i連載父母教育專欄,同時也透過Naver Audioclip、Naver TV、Youtube等多方平台分享教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