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鈺萍醫師
生產,本該無傷—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敵!(中)
那麼,肌膚接觸呢?
關於肌膚接觸,勒博耶醫師在《溫柔的誕生》中則是這樣說的:
孩子同時是在媽媽的肚皮上,
讓他能重拾熟悉的節奏,
子宮收縮徐徐的、
有力的、連續不斷的動作。
孩子感受到的,不再是分娩的狂暴颶風,而是一陣陣的擁抱,訴說著母親的愛。
產後的肌膚接觸是子宮內到子宮外環境的延續。寶寶先在媽媽的肚子上休息,然後再一步一步,沿著媽媽顏色變深的身體中線,爬到同樣顏色的乳暈,找到乳房。
在子宮內已發展的反射動作會協助寶寶達成第一次「爬行」,很早就開始發展的嗅覺則可以讓寶寶在尋找的過程中,透過吸吮手指確認羊水的味道,並和媽媽乳頭散發的初乳味道「配對」。
這條為寶寶鋪設的美食之路,從懷孕就開始醞釀,所有的能力在啟動產程之際就已完備。
寶寶完成出生後的第一餐需要多久呢?
九十到一百二十分鐘。
這段時間內,母親與寶寶的身體之間有無數的訊息交換,也讓他們的身體從產程的驚濤駭浪中平靜下來。這段時間同樣是這個新家庭建立連結的關鍵時刻,其中非常關鍵的荷爾蒙催產素則主導著一切的進行。
五感中的嗅覺與味覺會協助寶寶找到乳房,其他的感官又是如何在肌膚接觸這段時間發揮作用呢? (延伸閱讀:「母乳不是一成不變的食物,而是成分不斷變化的活組織!」—哺乳按表操課的越嚴格,孩子反而越難攝取到均衡營養。)
這時寶寶剛從幽暗的子宮內出來,環境光線要盡量保持幽暗,雙親通常會因為寶寶睜開明亮雙眼探索環境而感動不已。從媽媽的腹部移動到胸部的過程中,寶寶若累了會短暫睡著休息,這時他靠在媽媽身上,依然聽到在子宮內再熟悉不過的心跳與呼吸聲,非常安心。
在媽媽胸前,寶寶出生的頭一個小時內會有九個階段的反應,直到最後含上媽媽的乳房開始吸吮,享用陸地生活的第一餐,而後可能和媽媽一起睡著,至此,肌膚接觸才算完成。 (延伸閱讀:「寶寶為什麼連睡覺都要跟我黏緊緊?!」—搞懂分離焦慮,降低對睡眠的影響(上))
這九個階段包括:
1.啼哭(crying)、
2.放鬆(relaxation)、
3.清醒(awakening)、
4.活動(activity)、
5.休息(rest)、
6.爬行(crawling)、
7.熟悉(familiarization)、
8.吸吮(suckling)、
9.睡著(sleeping)。
努力想償還一點我所欠下的。嘗試要回饋一些我所收下的。
勒博耶醫師在前言中這麼寫著。這些年做著做著,我好像懂了。
那些我也應該償還與回饋的部分,
在生命面前,唯有謙卑再謙卑。
你可能也會想看…
「聽到嬰兒爆哭心好慌!」—當你越能辨識寶寶的哭,越能形成正向的互動循環。
作者介紹
一個生產,影響了三代的健康,每個人都應該來好好了解一番。陳鈺萍醫師 www.facebook.com/mothernature.tw
好孕工作室 monisclassroo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