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讓阿公阿嬤陪孩子過暑假到底省事還費事?」—心理師建議這樣做,讓隔代教養取得最佳平衡。(上)

  • 2022 年 7 月 12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let-grandparents-spend-the-summer-with-kids-1
Total
0
Shares
0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 | 周純媛 諮商心理師
暑假來臨,雙薪家庭的孩子何處去?未成年的孩子要嘛送安親班或夏令營,
要嘛送阿公阿嬤保姆班,此外,好像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送安親班,有人盯功課,不用怕暑假作業放風吹,但是讓孩子過安親班的童年,又有點不忍。
送阿公阿嬤家,自家人看顧最安心,只是隔代教養難免不同,若是要溝通,
最怕一言不合傷感情,有時候免錢的最貴,省了大筆安親費,卻失了關係,恐怕不值得。

親愛的爸爸、媽媽,您們是否也處在被經濟壓力和育兒責任夾擠的困境中呢?忙於工作,可能是為了實踐生涯理想,也可能是為了賺取足夠收入讓家人過好日子,偶爾也想可以來點物質享受或旅行,增進家庭情感,但是工作,必然得付出時間和心力,自己想要好好休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要兼顧工作和孩子,有時真的不得不商請長輩幫忙,好減輕一些身心負擔。然而,若是隔代教養不順,引發家庭紛爭,真的會很讓人心力交瘁,心煩又無助。(延伸閱讀:「您跟孩子的生活已經被緊湊的行程跟學習塞滿了嗎?」-想要增加生活的幸福感,我們必須從「簡化」開始)

這個時候,該如何是好呢?筆者整理了三個大哉問,每個大哉問底下有幾個小問題與小建議提供給有意或已經託付長輩協助育兒的父母們參考,可依自家狀況做一些調整和修正,尋找長輩、孩子和父母三方的共好機會。

辨識與衡量阿公阿嬤是否適合當主要照顧者

1.長輩幫忙照顧孩是出於自願,還是認為有此義務?

他們的意願是基於「我也想要祖孫生活」,還是「因為我是你的父母,所以應該/必須幫忙帶你的小孩」?

2.你們是否能接受長輩的教養方式?

回想一下小時候父母養育自己的經驗,你的感受和想法為何?同時也跟另一半介紹可能會有教養方式,討論雙方是否能接受?要做什麼樣的預備?

3.長輩是否願意互相溝通、調整?

當出現教養衝突, 華人的第一反應經常是「忍一下,就過去了!忍一下,對大家都好。」

但是家庭關係是長期延續和累積形成的,
並不是結束就各分東西的契約關係。

現在的「忍」很可能成為未來戰火的燃料,而燃料的多寡和破壞力則決定了關係被摧毀的程度。我們最不習慣的「溝通」反而最能避免情緒燃料的堆積,只是有效的溝通還得仰賴雙方的傾聽意願和表達能力,這得下一番功夫才能成事。(延伸閱讀:感覺自己快爆炸了嗎?5個步驟,幫妳變身「溫和媽媽」)

4.隔代教養之下,家庭關係是更緊密、還是惡化了?

如果你願意認真去感受,這一題一定答得出來。除了接小孩,你會不會開始不想去父母家?你對孩子的叨念或指責的次數有沒有增加?你和另一半因孩子的問題而吵架的時間有沒有變多?你會不會浮現懷疑讓長輩帶孩子究竟對不對或直接否定的念頭?

面對隔代教養,做什麼樣的事,可以讓三方共好?

1.用感恩的心,說感謝的話,做感謝的事

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長輩願意協助都是額外的幫忙,不是義務。順帶一提,為了滿足長輩期待而生小孩的夫妻,往往只能擁有一時的風平浪靜,事後常會面臨波濤洶湧的家庭風暴。

2.學會正向聚焦和三明治說話術,有助於維繫家庭關係

老人家都愛好聽話。(延伸閱讀:「正念就是對小孩都很正向嗎?」、「正念教養到底是什麼?」—讓專家告訴您如何做到正念教養)

聚焦於你認同的教養行為能帶來正增強的效果,
還能強化長輩老了還很有用的價值感,
樂於為兒孫付出。

若真需要溝通一些事,也記得先講一些感謝或值得肯定的順耳話,再接著說想要提醒長輩改善的地方,最後不忘把焦點拉到關係上,向長輩表示如能有這樣的改變,對兒孫是莫大福音,加深長輩的改變動機。另外,有些長輩適合借力使力,用醫生和親職教養專家說的話來提出建議,可減少被直接攻擊的可能性,但也要有眼力見,能察眼觀色,知道用專家來說自己的話是帶來好效果,還是反效果。

3.借花獻佛,滋養三代情感關係;事先準備,減少隔代教養的阻力

對於經濟能力較不寬裕的長輩來說,一份孝親金或育孫金,能減少他們的生活負擔,也能降低他們把壓力對外到處說或出現抱怨的語言。另外,若想減少3C和零食育兒,就需要先幫忙準備玩具和水果,祖孫可以一起玩樂、也可以共同健康飲食。若是孩子已進入青少年階段,且有課業上的需求,則可能需要協助準備電腦等設備。不同的需求,對應出不同的準備。(延伸閱讀:我們應該讓孩子看多久的電視呢?)

4.尊重彼此的教養風格,避免陷入兩代間的權力爭奪,但也設立停損點

如同送保姆、送安親班,既然做了選擇,就要練習尊重和信任,不是把育兒責任都丟包長輩,也不是事事都要干涉、要長輩照自己期待做。當然,你也可以維持你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不一定要因為長輩的意見而改變。

很多時候,孩子的適應力比大人強很多,
但前提是對孩子沒有
身體或心理發展上的傷害性。

你可能還會想看…

「讓阿公阿嬤陪孩子過暑假到底省事還費事?」—心理師建議這樣做,讓隔代教養取得最佳平衡。(下)

如何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應該具備的情緒管理能力

「天氣熱爆不想出門,又不知道要帶孩子玩什麼…」—你知道嗎?其實「無聊」對孩子是有益的

心理師媽咪系列|父母衝突下孩子的身心反應


作者介紹

周純媛諮商心理師。從事諮商工作十餘年,因嚮往自由而選擇自主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當了媽媽之後,放飛的靈魂重新回歸家庭,因育兒而再次開啟了愛回內在小孩的工作。目前與好友共同經營「創傷、發展與療癒」粉專,專注於創傷知情的推廣。

Total
0
Shares
Like 0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三明治夫妻
  • 伴侶關係
  • 公婆干涉教養
  • 孩子暑假怎麼過?
  • 暑假
  • 暑假安排
  • 長輩
  • 阿公阿嬤陪孩子過暑假
  • 隔代教養問題
  • 隔代教養衝突
Previous Article
「當自己的童年有缺憾,這件事情是否會在孩子身上延續?」---先跟自己的內在小孩手牽手,再來談育兒(下)
  • 你的童年
  • 懷孕生產
  • 親職看版

Podcast|「當自己的童年有缺憾,這件事情是否會在孩子身上延續?」—先跟自己的內在小孩手牽手,再來談育兒(下)

  • 2022 年 7 月 5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讓阿公阿嬤陪孩子過暑假到底省事還費事?」---心理師建議這樣做,讓隔代教養取得最佳平衡。(下)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讓阿公阿嬤陪孩子過暑假到底省事還費事?」—心理師建議這樣做,讓隔代教養取得最佳平衡。(下)

  • 2022 年 7 月 12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你的童年
  • 專業選文
  • 親職看版

Podcast|當「女性氣質」成了一種保護色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6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嬰兒照顧
  • 幼兒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動起來開始!—0~6歲孩子專注力的關鍵養成(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嬰兒照顧
  • 幼兒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動起來開始!—0~6歲孩子專注力的關鍵養成(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愛指使別人?理解3-5歲強勢行為背後的真心話(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23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愛指使別人?理解3-5歲強勢行為背後的真心話(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23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幼兒
  • 正向教養

「面對寶寶的跌跌撞撞, 父母該怎麼做?」—在界限與探索之間,陪伴 0-2 歲寶寶(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16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幼兒
  • 正向教養

「面對寶寶的跌跌撞撞, 父母該怎麼做?」—在界限與探索之間,陪伴 0-2 歲寶寶(中)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16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幼兒
  • 正向教養

「面對寶寶的跌跌撞撞, 父母該怎麼做?」—在界限與探索之間,陪伴 0-2 歲寶寶(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16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Podcast|當「女性氣質」成了一種保護色
  • 「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動起來開始!—0~6歲孩子專注力的關鍵養成(下)
  • 「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動起來開始!—0~6歲孩子專注力的關鍵養成(上)
  • 高敏感專欄|孩子為什麼這麼黏?與高敏兒相處的指引(下)
  • 高敏感專欄|孩子為什麼這麼黏?與高敏兒相處的指引(上)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