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寫給爸爸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親職看版

「當小孩闖禍時,我好像也成了一起挨罵的孩子…」—在每次的失控與麻煩中學習。

  • 2024 年 3 月 20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learning-from-childrens-loss-of-control-and-trouble
Total
14
Shares
14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高郁倢 諮商心理師

有一天我跟先生一起帶著一歲兒子坐公車,
上車後先生在調整推車煞停、我去刷悠遊卡,
沒注意到兒子小手在推安全門裝置的隔板,
等我注意到時他已經把隔板拉開了,
公車因為安全裝置被移動警報大響,大家看著我,
我連忙要把隔板裝回去,司機此時也停下車來後方了解情況,
看到以後馬上大聲斥責:「那個不要玩!」

我當下感到很窘迫,又急著想把裝置用好,一邊又想著要跟司機和車上乘客道歉時,先生突然回話:「小孩不小心的,我們已經在用了,不用那麼兇!」後來司機看裝置用好了沒再回話回去開車,我才慢慢從慌亂中平復下來消化這件事情。(延伸閱讀:媽媽寶寶專欄 | 「從伴侶變成新手爸媽,那些難以言說的心情。」—媽媽篇)

其實我第一個反應是覺得先生也不用這樣回話,確實是我們做錯事情,也由衷對於影響到行車安全、車上所有乘客的時間感到非常抱歉,萬一司機更生氣兩人吵起來豈不是讓事情變得更糟。但先生的回應也的確照顧到我心中的委屈,公車上人多,可以放推車的位置剛好就在安全門前面,小孩只是好奇也不是惡意,發現錯誤我們也已經快速想補救,真的需要對我們這麼嚴厲嗎?

那個承受司機怒氣的瞬間,
我好像也陪著我的孩子成為了挨罵的孩子。

許多小時候造成別人麻煩的時刻,也是這樣被罵的。

育兒的困難常常不是物理上的,
而是跟孩子同步生活,
經常會有各種情境冷不防將自己拉回到童年的某些感受中,
那些環境的失控感、自身的無力感。

明明是在父母的位置,卻經歷著孩子的感覺,讓人難以消化。(延伸閱讀:你也被「照顧者耗竭」壟罩了嗎?—再忙,都要記得保留自己的專屬時間。(上))

有時我會急迫地想離開這些感覺,用盡方法、軟硬兼施地想控制孩子在不造成麻煩的規範內,做個所謂的「盡責的父母」,其實是為了照顧內在那個年幼時害怕的自己:「如果我(的孩子)乖乖的,我就不會被罵了」

不幸也幸運地,孩子如此失控,環境也總是會有困難,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我們會反覆、反覆經驗這樣的失控與無力感,但每一次的經驗都會幫忙我們對這些感覺有新的理解。雖然曾被公車司機訓斥,但我也曾在快速做好準備要搬推車下車時被司機提醒「慢慢來,小心下車」,或是某一次我在雨天被騎樓為了擋住機車的,高達100公分的路障擋住嬰兒車感到氣惱、不知所措時,經過的路人叫我把小孩抱起來然後幫我扛起整台推車越過路障。

每一次被幫助,我都會莫名地落淚,
我覺得這個跟現實經驗不成比例的感動是我心中的小孩經驗到
「原來造成麻煩也可以」的涵容。

這些偶然地,被理解、涵容的經驗好像會變成小小的保護,幫忙我在被白眼或指責時可以不被拉回到孩子的位置自責憤怒,可以留在大人的位置思考和理解,他們的嚴厲或許是心中有個焦慮事情失控的孩子。我也因此在身為路人時,可以擁有更多空間去理解其他父母的困難,能夠在那個時刻成為幫助、涵容他們的人。(延伸閱讀:「當了媽媽後,我發現我對孩子的保護慾變的超強。」—孩子出生後,爸媽的大腦原來會進化!)

想到這,再回想一開始的事件,也許當下對我自己或公車司機最適合的回應都會是:「我們在處理了,你不要緊張」。

當我們不斷練習在孩子的失控中安撫好自己內在的孩子,
我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成為真正成熟的大人。

 

你可能也會想看…

課程|2024媽媽寶寶團體(1-2歲)

「對不起,我不是好媽媽。」—給那些因為親子教養書而感到痛苦的母親(下)

獻給在這段關係裡受挫的媽媽和孩子—當我們「身為孩子」的特質被支持,才有機會真正脫離童年。


作者介紹

高郁倢諮商心理師,關注女性議題,尤其在幾年內從未婚女性轉變為人妻、孕婦、母親後。於過程深刻體會女性的成長是質變的,那些不能即刻跟上身分變化的困難,有現實的,也更是心理的。目前仍在調適,並試著於過程中持續感受與思考,期望經驗能轉為專業能量幫助更多轉換歷程中的女性。

Total
14
Shares
Like 14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公共場合哭鬧
  • 包容
  • 含容
  • 媽媽的罪惡感
  • 孩子闖禍
  • 家長羞恥感
Previous Article
  • 嬰兒
  • 熱門專題

「寶寶的心智化能力是什麼?」—當爸媽傳遞對於嬰兒心智的興趣,寶寶就能逐漸發展出理解感受的能力。

  • 2024 年 3 月 20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寶寶那麼大了,不要再餵母乳了!」---延長哺乳期其實對媽媽寶寶都有好處(上)
  • 嬰兒
  • 母乳與餵食

「寶寶那麼大了,不要再餵母乳了!」—延長哺乳期其實對媽媽寶寶都有好處(上)

  • 2024 年 3 月 25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閱讀、提問到情緒表達:打造孩子自信學習的關鍵能力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原來你眼中的我是這樣。」—親子共演的角色互換遊戲:換位一下下,親密大升級!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親愛的,讓我們好好吵架吧。」—別讓伴侶間的四騎士,影響親子關係(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8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親愛的,讓我們好好吵架吧。」—別讓伴侶間的四騎士,影響親子關係(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8 日
繼續閱讀
  • 帶養難題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熱門專題

當孩子在餐廳吵鬧時:我在不同文化中感受到的眼光與寬容(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5 日
繼續閱讀
  • 帶養難題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熱門專題

當孩子在餐廳吵鬧時:我在不同文化中感受到的眼光與寬容(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我的孩子「疑似」有ADHD?—別急著貼標籤,從評估與互動中思考孩子真實的需要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4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我只是想讓他少走一點彎路…」—等待,不是撒手不管:陪孩子在嘗試中長出自己的力量(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1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小小孩小責任,大孩子大責任」—從適齡任務開始,建立孩子的生活能力(下)
  • 「小小孩小責任,大孩子大責任」—從適齡任務開始,建立孩子的生活能力(上)
  • 從閱讀、提問到情緒表達:打造孩子自信學習的關鍵能力
  • 「原來你眼中的我是這樣。」—親子共演的角色互換遊戲:換位一下下,親密大升級!
  • 「親愛的,讓我們好好吵架吧。」—別讓伴侶間的四騎士,影響親子關係(下)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