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宇晴 諮商心理師
怎麼認識語詞呢?科學家們試圖釐清這些令父母也感到好奇的問題。
在Netflix「零到一歲」的紀錄片第4集《初學語言》中提到大腦會主動偵測什麼樣的字經常被使用或與另外一個字相連,將之整理後儲存,形成認識字詞的能量。好比常聽見「寶貝」兩字,長久後當「寶」總和「貝」相連,他們就學到一個單字;當媽媽說「寶貝我愛你」,「貝」和「我」在生活裡並不常被連在一起,自然形成一個停頓點,寶寶理解了這代表兩種不同的意思。
單字是基本的入門,
嬰孩會利用聲音理解單字的含義,
再將之與經常及共同出現的
對象或物體連結,
自然形成對該客體的定義。
影片中舉例爸爸對著小狗說狗狗,即使同時間還有其他物品,但因為每次喊狗狗時都有狗出現,久了男孩就明白「ㄍㄡˇㄍㄡˇ」是指毛茸茸且汪汪叫的生物。
面對如此多的資訊,大腦忙碌地在沈睡時歸納與類推,消化來自外在的刺激。科學家們相信出生兩天左右便能區分語種,例如台語和國語是不同的語種;一歲前能利用韻律性分隔語言的單位,甚至可以追溯到子宮時期。研究結果驚覺原來寶寶們是這麼忙碌與聰明!
因此留意寶寶感興趣的並給予回饋,
透過對話引導更多的認識,
創造字詞的關聯性,
有助於激發對言語的敏感度。
親子共讀與按摩近來被熱烈討論,兩者都仰賴對話與孩子交流。
親子共讀好處多
共讀觸及的題材範圍廣泛,能因應小孩將面臨的議題提前預備,是營造親密互動的良好素材,因而受到廣大父母的喜愛。正因其富有彈性,使用過程也不知不覺擴展了平時較少用的詞彙,創造多元的想像空間(延伸閱讀:花點時間跟孩子好好聊天吧!研究指出與孩子聊天可以促進其腦部及語言發展)
親子按摩增進親密感
親子按摩的功用不只防脹氣與便秘外,它強調以尊重嬰孩意願為前提進行肌膚觸摸,輕聲地解說和溫柔跟隨他們的雙眼,在和諧的氛圍中開啟雙向溝通管道,對肢體與溝通開發都有很大的助益。(延伸閱讀:如何成為快樂的父母?4個好習慣讓你快樂育兒)
學習跟情境其實大有關係
或許了解學習途徑會使成人樂於建構更多情境以提升能力。然科學家們證實在真實生活中經常被回應且引發聯想才是最好的練習方式,換句話說,唯有浸泡與呼吸在某種語言中,有品質的交流才能達到明顯效果,甚至連動其他正面效應。
依據研究指出,
腦部負責語言的區塊被啟動時,
連帶著周邊其他區域也會被活化。
實際上若稍加留意,我們很輕易能發現嬰兒對周遭事物的態度很直接,好奇時會不停地注視,不感興趣時坦率地撇過頭,有變化的人臉與聲音則備受青睞,相處時的回話會讓他感受到被重視,被理解。(延伸閱讀:「爸媽與孩子保持連結到底有多重要?」—親子依附關係會深深影響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語調、表情與肢體等
豐富且多元的素材
都有益於掌管同理心
與理解非語言能力的
前葉皮質增長。
我們可能會很訝異學習言語亦能帶動親密情感的流通,無需複雜的技巧,只要出自本能,投入當下就能做到。久而久之,累積的默契會在關係中形成一種信任,使照顧者輕易地解讀寶寶的信息,關係積累的深厚會成為往後人際應對與情緒調節最健壯的裝備。最棒的是,只要願意,隨時隨地都能進行,你就是專家。
你可能還會想看…
心理師陪你看「零到一歲」| Ep03.爬行—七坐八爬其實跟你想的不一樣?
心理師陪你看「零到一歲」| Ep02.初嘗食物—母乳跟副食品,寶寶接觸世界的開端。
心理師陪你看「零到一歲」| Ep01.愛—育兒這件事會怎麼影響你跟寶寶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