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尚瑞君
「我數到三是威脅」—給孩子有限時間選擇結束上一回合(上)
威脅與恐嚇的說話方式,是無效又耗能的教養手段,把那些遺留在戲劇裡就好。
跟孩子好好說話,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讓孩子為選擇負起責任,這都比用父母的權勢,去威脅孩子,有效。
(延伸閱讀:怎麼養出自動自發、肯負責任的孩子?—15個策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上))
雖然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每一對父母也都有不相同的資源。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那麼渴望的被愛,與有愛他人的能力吧?
當孩子進入小學,開始面對回家作業、隔天考試和自己被安排的家務等,要學習為自己的事情排序,在艾森豪的矩陣中,事情分成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而要讓孩子知道重要又緊急的事情要先做,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要持續做,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可以請別人幫忙做,但我們卻常常把時間花在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上吧?(延伸閱讀:「先別急著懲罰,孩子只是平凡人。」—別要求孩子做爸媽自己做不到的事。)
如何透對對話帶領孩子做思考與選擇
可以在孩子放學回家後先聊聊一天的經歷,讓孩子把情緒先宣洩一下,然後陪著孩子一起檢查聯絡簿中紀錄的事項,問問孩子每項作業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對於孩子要先寫難的作業?還是先寫簡單的作業?這其實可以讓孩子依著自己的想法做規劃,因為人的情緒隨時都在變化,這一點小小的主控權留給孩子自己安排,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練習。
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回家後先把作業做完,要考試的科目做複習等,重要又緊急的事情都做完了,其實孩子還是有很多閒暇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延伸閱讀:「我的小孩很有創意,怎麼培養他繼續發展?」—4個方法,點亮孩子的內在天賦。)
可以預訂給孩子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學校的事物,其他的時間孩子如果還有一定要做的事,比方說練習才藝課的樂器等,也是陪著孩子安排在行事曆中,
如果孩子要做下一個事項的時間到了,但孩子還在上一個事件中忙碌,可以跟孩子協商他還需要幾分鐘結束上一件事?
用預告下一件事需要進行,給孩子一段時間來結束上一回合,我們就不需要用我數到三,來威脅與恐嚇孩子的。(延伸閱讀:「從那天開始,我就放棄跟我爸媽溝通了…」—親子之間的衝突與疏離,到底從何而來?(上))我數到三是威脅,詢問孩子還要幾分鐘做完是引導孩子思考與規劃,當時間快到了提醒孩子要結束這件事,做下一件事。
也許一開始練習不一定很順利,但每天都讓孩子練習,每天練,重複學習,孩子慢慢就會有自己的時間感。
我的兩個兒子都在小學階段養成回家就馬上把作業寫完的習慣,後續的時間也讓他們自己安排,從小不拖拉,長大就也不會拖拉。
尊重不同的秩序感與時間感
親如家人,我們更應該尊重與體諒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時間感與秩序感,要先把會彼此影響的事情過完,如大人在固定時間準備餐食;孩子在既定時間內完成作業,這樣其餘的時間,我們可以一起做想做的事情,或是分開各自享受自己個人的時光。
雖然小孩子喜歡膩在父母身邊,但我們跟孩子好好說明時間的安排和使用,陪著孩子練習規劃,孩子也能學習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一種負責行為,而不需要父母威脅或警告。
作者:尚瑞君
出版社:大溏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1082?sloc=main
「不想把小孩丟安親班,也不想放牛吃草?」—爸媽可以這樣做,陪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過暑假(上)
「你跟孩子過度負荷了嗎?」—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其實是過度負荷的警訊(上)
作者介紹
尚瑞君
中興大學<現為台北大學>法學士、中山大學政治所碩士。
未來family官網專欄作家、媽媽經駐站作家。
二〇二四年博客來上半年親子類銷售第一、第八、第十名作家。
是老師和家長,認同與喜愛的親職作家,是各出版社,喜歡邀約一起推薦好書,與推廣閱讀的知識份子。
著有:
《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剛剛好的距離:設立關愛界線,家有青少年的親子相處指南》
《剛剛好的溫度:面對多重角色的平衡之道,讓愛擁有恰到好處的溫暖》
《淬鍊幸福 剛剛好的回憶練習:媽媽也曾經是女兒 從過去傷痛釋放自己 學會愛》
跟長子合著《家有中學生的解憂之書》
臉書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2021-2024年,蟬聯博客來親子教養類,百大暢銷書作家
願文字的溫潤,能傳遞世間的善與愛,讓我們好好珍惜與經營,每一個,來到生命面前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