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幼兒
  • 幼兒發展
  • 親子關係

「男生哭什麼哭?!」—別讓「有毒的男子氣概」繼續傷害下一代的孩子

  • 2021 年 7 月 26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是男生哭什麼哭?」---別讓「有毒的男子氣概」繼續傷害下一代的孩子
Total
6
Shares
6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 | 艾咪•萊特•葛倫(Amy Wright Glenn)
譯 | 愛兒學編輯部

我曾在某個鄰近公園觀看一個家庭玩足球。

表面上這是很美的畫面,媽媽、爸爸與兒子們共踢一顆黑白相間的球到處跑,小男孩哈哈大笑,他們的爸媽做了幾個漂亮的腳部動作,引發更多笑聲,我看了不禁微微一笑。

我所在的觀察位置不時會聽到片段的對話,像是「寶貝,踢得好。」、「我這次逮到你了。」,還有「喏,爸,球是你的了!」。

接著在某一刻,最小的兒子用守門員的姿勢衝過去撿起那顆球,但很不巧,那位爸爸的腳正迎面而來,踢中小男孩的頭部。「我沒有踢得很大力,」我聽見那位爸爸很肯定地說,「這真的沒什麼。」

但那孩子一直哭,約莫 5 歲大的他用雙手捂住額頭,在地上滾來滾去。

我看見他媽媽出於本能快速走向兒子,她已經準備好要檢查、安撫孩子並評估傷勢,那孩子伸手要抱她,她滿臉都是擔憂,大兒子也跟著走近。「弟弟,你還好嗎?」

這樣是在鍛鍊孩子?

「我們得停止這樣,」那位父親大聲說道,他並未走向任何人,就只是直挺挺地站在原地。

停止什麼?我心裡納悶著。

「我們得停止這樣,」他重複一遍。那位媽媽有點懷疑地看著他,然後我看見她試圖要忽略老公的話,把注意力放回小兒子身上。那位爸爸接續說道:「我沒有踢得很大力,他不能再哭了,真是丟人現眼,我們得停止這樣,」接著他轉向妻子,「妳得停止這樣。」

他是認真的嗎?這位先生剛剛是要他老婆叫自己最小的孩子完全不能哭嗎?

我把注意力從那個家庭移開,因為看到太多他們的心理活動而感到難受。我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也思考要是有大人踢到我的頭,卻要求我「止住」自己哭的天性,內心會作何感想。

即便那一腳「真的沒什麼」,
但那男孩明顯有強烈的情緒反應,
他的父母應該要注意到,
孩子背負的「情感包袱」
正承受著某種強烈悲傷的情緒。

「情感包袱」是蘿拉.馬克罕 (Laura Markham) 博士所用的術語,用於形容人類所承受的情感能量,可能在更小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被覆情感包袱。(延伸閱讀:小孩生氣怎麼辦?10招教孩子管理生氣的情緒)

我一直記得玩足球的家庭這個故事,並想到製片人暨教育家傑克森.卡茲 (Jackson Katz) 的作品。卡茲猛烈批評我們稱為「男子氣概」這束縛人的社會框架,進而迫使兒子時刻記在心中。我多希望自己能把卡茲移送到玩足球的當下,他絕對會對那位希望老婆「止住」兒子眼淚的父親有許多話可說。(延伸閱讀:男兒有淚真的不能輕彈嗎?10件我們應該告訴兒子的事情)

男子氣概並不意味去忽略別人的感受

我想像自己把那位媽媽帶到一旁,向她保證其會檢查、關懷、安撫及評估孩子安康的做法很重要,支持她相信自己明智的心。我也想像自己把那位爸爸拉到一旁傾聽,他自身與父輩和運動相關的童年經驗為何呢?我敢說小時候的他一定有因為落淚而被出於好意但情感有障礙的男性取笑過,因為他並未道歉或確認兒子狀況的事實說明了其受到往事的影響有多深。(延伸閱讀:不斷打擊自我的「惡性羞恥」是什麼?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明確來說,
若我們不小心踢到他人頭部,
當下的反應不該是辯護或輕忽,
而是要產生連結、道歉並彌補。

我想到了那位大兒子及其保護的本能,該如何保持這種本能呢?我們無疑都希望年長的孩子能照顧並保護我們當中較易受傷害的那方。

最重要的是,
把注意力放回內在,
因為涉入文化批判或是
提供他人解決方法,
遠比內化智慧且一生
都認真實踐來得容易多了。

我很納悶自己是如何用彷彿兒子不在場的方式談論他的?我想到當那位男孩的父親用輕蔑的語氣「談論」他時,他的內心作何感想。我很納悶當自己在傷害他人時,會用何種方式試圖輕忽自身行為?當我迷失在辯護和恐懼中的時候,會思考這個問題。

這種感覺就是恐懼。

真正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方式

我一邊走路一邊跟自己約定好,往後要持續檢視並承認自己的恐懼。若年幼的我會認為這很困難,我就會檢視自己人生中有無相似的經驗,且不會因為自己孩子似乎也遭受相同的情況而感到「丟臉」。孩子極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他們身邊的大人可能也是如此,我的童年經驗歸我的童年經驗,不該將其全力投射在自己兒子身上。(延伸閱讀:心理師媽咪系列 | 孩子難搞時,爸媽該怎麼辦?用同理心解鎖孩子的情緒)

最後,我想起了博學、和善且總是有深入見解的作者 L.R.諾斯特 (L.R. Knost) 所說過的話,我將用她的言論作為這篇感想的總結。

為了那位小男孩的眼淚,願我們都謹記這段話:

「我們的工作並非鍛鍊孩子
面對冷酷無情的世界,
而是要好好養育他們,
讓這個世界少點冷酷無情。」
—L.R.諾斯特

 

原文連結

 

你可能還會想看…

減少親子衝突的關鍵—聆聽小孩行為失控底下的心聲「爸媽,請愛我、傾聽我」。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和平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10個和平育兒不處罰的小訣竅

帶小孩前,先跟自己和解—療癒受傷的心,終結代代相傳的家庭暴力。


作者介紹

艾咪•萊特•葛倫(Amy Wright Glenn)在哥倫比亞師範學院獲得宗教與教育碩士學位。她在紐澤西州勞倫斯維爾學校的宗教和哲學系任教了11年,並獲得了鄧巴·阿斯頓傑出教學獎。她是克里帕魯瑜伽(Kripalu Yoga)老師、Birthing Mama®產前瑜伽和健康教師培訓師、美國DONA 陪產師、醫院牧師,以及出生、呼吸和死亡研究所的創始人。艾咪是PhillyVoice網站的定期撰稿人,著有《出生、呼吸和死亡:母親、牧師、陪產師、保有空間的沉思-關於爱、死亡和放手》(Birth, Breath, and Death: Meditations on Motherhood, Chaplaincy, and Life as a Doula and Holding Space — on Loving, Dying, and let Go)。

Total
6
Shares
Like 6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7歲情緒失控
  • 安全感能讓孩子變勇敢
  • 安撫孩子情緒
  • 小朋友情緒問題
  • 幼兒情緒發展
  • 性別刻板印象
  • 情緒包袱
  • 情緒失控尖叫
  • 有毒的男子氣概
  • 男兒有淚不輕彈
  • 男子氣概刻板印象
  • 男生哭泣
  • 霸權型男子氣概
Previous Article
「孩子的遊戲表達其實大有深意?」---心理師告訴你為什麼要觀察孩子玩遊戲。
  • 幼兒
  • 幼兒發展

「孩子的遊戲表達其實大有深意?」—心理師告訴你為什麼要觀察孩子玩遊戲。

  • 2021 年 7 月 23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 嬰兒
  • 母乳與餵食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下)

  • 2021 年 7 月 27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嬰兒
  • 幼兒
  • 睡眠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9 日
繼續閱讀
  • 你的童年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是孩子控制力差?還是選擇性配合?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怎麼讓孩子學得深?」—探索和觀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起點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3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