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igh媽
站在現實的面前,你怎麼辦呢?
有子萬事足沒辦法是萬靈丹,它僅僅足夠我們在那些與孩子互動、晶瑩剔透的時刻,安慰自己,我的選擇畢竟是有意義的。
它是苦海裡頭的甜,但它不會讓苦海,變成甘泉。
跟遠方的姊妹淘罵你的男人也不是解法。有可能她們沒有孩子,聽不懂,也就跟你說有子萬事足。有可能她們抽到好籤,寶寶好帶、資源很多、男人很神,越講,你越覺得自己擁有的好貧瘠,拼命拿你的男人跟別人比。有可能她們懂,也跟你一樣在苦海裡,貼你的心,替你出氣。
但你畢竟不是跟她們一起過日子,也會想給自己和男人留點臉面。回頭看愛情,你的男人也許本來就不是個讓你覺得懂你的人。就算懂你,再怎麼懂,畢竟是有限度的。因為子宮、陰道、乳房、泌乳、過度活化的杏仁核,終究,不在他們的身體裡。
做為一個母親,那些相互衝突的自我期待,也不是他們會有的。他們有他們自己的。
這就是性別,赤裸裸的差異,它終將帶來相互理解上的限制。
於是這裡,你必然和寂寞四目相對,甚至是後悔。
我很想跟你說,成為一個母親,可以寂寞,也可以後悔!
不用總是告訴自己有子萬事足,
也可以不用因為寂寞或是後悔,
而覺得好像愧對了孩子什麼,
或是抹煞了先生什麼,你沒有。
有孩子是我們生命裡做出的一個選擇,而這個選擇所帶來的代價,當然可以,也有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以為自己可以,但其實我們高估了自己,因為我們對自己還不夠認識,畢竟,我們從來不真的知道有孩子是怎麼一回事。
1. 給自己一些溫柔。
我們要給自己一些溫柔,允許自己在面對這個預料不到的局面時,有時間跌倒,有時間後悔,有時間寂寞,有時間憤怒,和有時間重新找到站起來的節奏,就像我們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每一個跌倒一樣。
2. 我們對自己的生命,也是責無旁貸的。
我們的男人當然有他的責無旁貸,我們也不應該輕易地放棄他們。
孩子的出現,成為一個分水嶺,你一腳還踏在舊有的自我實現的世界觀裡,有做自己和做女人的渴望,但另外一隻腳卻踏進了一種神奇的新經驗裡,與另一個生命,緊密貼合。
你感受到自己,跨在兩個世界裡的矛盾衝突,每一個叩問,都不一定會有人回答你,每一次權衡,傾向任何一邊的世界多一點,你都會有在另一邊的世界裡,需要付出的代價。
沒有人能替你做選擇。我們對自己生命的責無旁貸,是在這裡。是在這些扣問中,跟自己對話,擴展你對自己的認識,看見自己的努力、韌性和可敬之處,而後,做出各種決定和選擇。
3. 對自己身為母親的扣問,同時也是一整個世代女人的扣問。
你也要記得,你對自己的扣問,不是孤獨的,亦不是個人的。
那些是我們一整個世代女人的扣問。
這些扣問會讓這個世代的女人產生新的覺醒,去思考『母職』和『性別』,它從來不僅僅只是關於我是否結錯了婚嫁錯了人,或者我是否根本不適合當一個母親,這樣個人層次的事情而已。男人在成為父親之後也可能黃粱一夢,發現以前的自己好傻好天真,他們的侷限性,跟我們有一個部分是一樣的,是我們身在這個文化的脈絡裡。
女人或男人,都無法自外於它。
所以我們扣問的同時,
不要只檢討你的伴哪裡有問題,
也不要只檢討自己哪裡有問題,
而是要看到性別在這個運作裡發揮了什麼影響。
意思是你有時要問自己,他為什麼那樣反應,那跟他是男人有什麼關係?我為什麼這樣反應,那跟我是女人又有什麼關係?
4. 從這些疑問跟思考中,讓我們重新找到自己的選擇跟位置。
它並不是指我們要認命跟接受『男人就這樣、女人就這樣』,而是我們可以想一想,這些反應是不能改變而我必須接受的限制嗎?或者這些反應我們還能彼此討論、嘗試調整?
我在成為母親,經常充滿憤怒的一年半後,寫了下面一段話給我的另一半。
『成為母親,這個女人所可能是的其中一個角色,
去經驗身體的承擔,
去體會自己跟一個小小的靈魂,在他生命的最初,
有一種不能跟伴侶公平分配、亦無法選擇要或不要的連結。
它並不純然是剝奪,它也豐富跟完整我對自己的認識。
我希望你能了解這樣的我,了解這個位置為我帶來的祝福,
和這個位置為我帶來的掙扎,以及,在這些祝福與掙扎中,
我仍然嘗試著回應你的愛,
回應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背後的那些勇氣和努力。』
『擁有我的愛,你需要能夠看懂這些。』
你和你的男人會怎麼找到重新站起來的節奏,每個家都不一樣。
也許是找到更舒服的合作,也許是找到重新親近的方法,也許是引入更多的資源,也許是轉念或是降低標準,也許是唏哩呼嚕撐過去孩子就大了,也許是在黃粱一夢後好聚好散。
沒有標準答案。
不管是什麼方法,請別放棄要求我們的伴侶也踏進這個孕育的世界裡。
也請別放棄不斷去觀看與定義自己的位置和選擇。
你可能還會想看…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有時自己:聽寂寞說話,而後,有光。(上)
作者介紹:
High媽。從空姐變諮商心理師的六年級生,執業十年,加拿大國際情緒取向伴侶治療中心認證治療師,專長婚姻/伴侶治療、LGBTQ議題。兩個小男孩的媽媽,喜歡攝影、旅行,觀察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