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嘉霙助產師
「我想好好和你說聲再見。」—小產後的道愛與道別(上)
即使在是在小產的當下,我們仍然可以選擇讓這個「當下」變得富有意義;我們能以積極的心念創造與小胎兒的共同回憶,那是孩子曾經在我們生命中留下的印記。
無論小產過程是發生在家中或是在醫療院所內,我們都有機會以各種形式的行動,向這曾經來過我們生命中的小胎兒傳達訊息與情感,也能夠留下屬於他們的紀念物。鼓勵大家鼓起最大的勇氣問問自己的意願,也與醫護人員溝通自己的需求與希望;因為當這一切過去,再也沒有機會能重來一次。
如果小產不是非預期性的狀態,在深思熟慮後做了終止妊娠的決定,那麼較佳的準備的時間點是在產前,我們可以向婦產科醫師諮詢或討論相關事項:
- 產前需要做什麼準備?
- 能否有較獨立安靜的待產、生產空間選擇?
- 預計使用何種方式生產?這些方式的原理及作用是什麼?
- 可能還會有哪些醫療評估或介入措施?
- 生產過程中可能會有什麼身體感覺?
- 此妊娠週數的小胎兒,生出後可能會是什麼模樣與狀態?
- 小胎兒生出後,能有多少時間與空間與其相處?
- 醫療院所中有提供哪些後事安置的方式?或是由產家自行選擇的方式?
而無論是預期性或是非預期性的小產,在事發的當下,請記得,我們都能夠選擇要如何經歷、如何度過這個當下。這個意思是,無論當時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有多麼的令人難受,我們都能夠深刻地體會並珍惜每一個時刻,也能選擇將消極沮喪的情緒化為積極創造的行動,將這些經歷化為自身生命中具其獨特意義的篇章。
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我們可以想一想,在小產的過程與經驗中,我們想要以什麼態度去面對?我們想不想要、可以留下些什麼回憶?(延伸閱讀:愛兒學專訪 | 「雖然不會有準備好的一天,但是你的期望和心念很重要。」—我們是兩個母親, 一起走上血淚交織的人工生殖路 (上))
希望與誰一起度過此次生產的時刻?
小胎兒出生後,想要用多少的時間、在何種空間與小胎兒相處?
想不想看看他、摸摸他、抱抱他?有沒有什麼想與他說的話?
想不想以任何方式留下紀念?相片或影像、手印或腳印?
想要用什麼方式或儀式安置小胎兒?
是否想將紀念物或小禮物送給小胎兒?
若還沒有頭緒時,對於生命的「四道」,
可以提供我們一些方向,
來傳達給自己或小胎兒的意念。
「四道」是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四道,可以是父母親想傳達給小胎兒的,可以是伴侶或家人想傳達給小產母親的,當然也可以是女性想送給過去曾經歷小產的自己。
每一次的小產都是獨一無二的經歷,每一位小胎兒都是無可取代的存在。因此,我們也會有自己想傳達的專屬內容。
謝謝你,來到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體會你所帶來的一切。
對不起,也許因緣還未俱足,此生不能一直在身邊照顧陪伴你。
我愛你,無論你去了哪裡,關於你的一切,會一直存在。
小寶貝,祝福你平安快樂,再見。
除了上面的文字參考,我們也能用任何其他的形式來做「四道」,包括口語、繪圖、照片、影片、卡片、紀念物、行動…等等。無論小產經歷已成往事、或是正處於當下,我們都可以盡情訴說與表達。(延伸閱讀:「坦然面對,反而會讓我們的心更自由」—請留給小產後的自己,足夠的復原時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
尤其是生命;我們能做的,唯有臨於當下。
在一起的時刻把握當下,以愛對待彼此,在分離的時刻把握當下,用愛說再見。
你可能也會想看…
「這件事情怎麼會發生?我該怎麼辦?」—關於小產,讓我們一起走過這些身心調適歷程。
「流產了,該怎麼面對?」—助產師指出流產、小產,也是懷孕後的一個準備方向。
媽媽寶寶專欄 | 「知道自己懷孕時,其實心情很複雜…」一封心理師寫給孕媽咪們的信
作者介紹
高嘉霙助產師。助產者是女性及家庭的好夥伴,嘉霙在助產生涯當中原本沒有太多與小產家庭接觸的機會;從2019到2022年,四年的期間她陸續經歷了五次的小產,讓她了解到實際經歷小產過程的女性可能有的感受、情緒、想法及其所帶來的意義。也是這樣的因緣,讓她發願結合個人、女性及助產者的特質,希望能入心療癒,傾聽與陪伴更多有類似經驗的女性及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