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羅琳·博洛尼亞(Caroline Bologna)
譯|馮彥翔 諮商心理師
尖銳又惱人的新聞充斥著頭版,
許多人會想我們社會的同理心和良知出了什麼問題。
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爸媽也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孩子,
使他在面對苦楚和仇恨時,可以有力量去表現出愛與善良。
以下是心理學家、家長以及其他專家的觀點,提出培養孩子同理心的具體建議。
1.談論感受
教育心理學家,同時也是許多教養書籍的作者(包含《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米歇爾·博爾巴(Michele Borba)說:
「情感的表達是通往同理心的大門。」
在這個用訊息溝通和智慧型手機的世代,一個促進情感表達的簡單方法便是,增加面對面的溝通。博爾巴指出說,「在數位時代,當孩子使用表情符號時,並沒有辦法真的認識情緒。」
在你的家裡建立一條規則─
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這可以讓孩子練習專心聽別人講話。
另一個關鍵是,在很早的時候便開始教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辛辛那提教育大學的助理教授勞拉·戴爾(Laura Dell)說:
「對孩子使用描述情緒的語言,
例如『我看到你真的很挫折』
或者『我看到你真的很生氣』。」
「在孩子可以辨認並同理他人的感受之前,他們需要了解如何經驗自己的感受。」
她接著說,「當他們可以辨識自己的情緒時,他們比較能發展出自我調節的技巧來控制情緒─以及進入下一步,去了解別人的情緒。」
小兒神經外科醫師兼兒童節目主持人拉維·拉奧(Ravi Rao)認為家長應該教小孩辨識情緒,如同教顏色和數字那樣。他說:「你會看到家長在公園的時候利用每個機會問『那個人的外套是什麼顏色?』『那台公車是什麼顏色?』『這裡有幾棵樹?』。你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練習情緒,例如『你有沒有看到那邊那個女人?她看起來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
拉奧也建議在家中可以玩一個「猜猜我的情緒」的遊戲,你可以做出快樂或難過的表情,讓孩子練習去辨識。(延伸閱讀:給孩子同理、肯定、找到共通點,就能建立絕佳親子連結)
「這會讓他們的大腦養成一種習慣,去辨識他人臉部的訊息。」
當孩子對情緒有較多認識,
也知道外在事件會如何影響他們的情緒後,
你可以問問他們對於他人情緒的觀點。
博爾巴說,「你可以問『當你拿走湯米的玩具時,你認為他會有什麼感覺?』或者『你這樣打我,真的讓我很難過』。」
2.妥善運用媒材
《超級英雄俱樂部》(Superheroes Club,一本關於善良的價值的童書)的作者瑪德琳·謝拉克(Madeleine Sherak)表示,一起看電視或者看書提供家長另一個培養同理心的絕佳機會。「討論這些腳色表現出善良和同理的例子,以及同樣地,討論這些腳色傷害他人以及惡意的例子。」
討論這些腳色可能會有什麼感覺,
以及在這些情境下可以用
哪些不同的方式去面對,
讓孩子練習了解
別人需要好好被對待。
博爾巴建議可以觀看有較多情緒的影片和作品例如《星期三的驚喜》(The Wednesday Surprise)、《夏綠蒂的網》、《哈利波特》和《梅崗城故事》。
3.樹立典範
拉維·拉奧提醒,家長必須身體力行,示範如何表達同理心。「孩子不只會聽你說了什麼,還會看你做了什麼,如果你說『要留意他人的感覺』,但是孩子沒有感覺到或者沒有看到你在留意他人的感覺,這就不會有效。」他解釋道。
家長使用言語來表達
自己的感覺是很重要的。
例如「今天我真的很挫折」,
或者「今天我真的很失望」。
他們在與娃娃玩角色扮演時,或玩公仔時,或者和其他小孩玩遊戲時,都可以練習同理。(延伸閱讀:有弟妹的孩子比較有同理心?研究發現年幼手足會讓兄姐學會同理)
德爾表示,家長也需要去辨識以及尊重孩子的情緒。
「要孩子表現出對我們
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
我們也需要表現出對他們的同理。」
她說:「當然對家長來說,一早要趕好幾個小孩穿衣服、穿鞋子、準備出門上學,是很辛苦的事情,但有時如果可以停下來,試著說『我知道早上不能看完《好奇猴喬治》(Curious George)真的很難過,但是如果繼續看下去,就無法準時到學校了。而準時到學校真的很重要。』也許會有些不一樣。」(延伸閱讀:怎麼有效的引導小孩內化爸媽的教導?教養暢銷書說這樣做,找出放縱與權威之間的平衡)
這不代表你隨時要
滿足他們所有想要的東西,
可是可以試著表現出
你可以理解在這種狀況下他們的感受。
你可能還會想看…
「善良其實是一種能力,孩子也需要學同理。」—專家表示透過7關鍵,有效建立幼兒的同理心(下)
「手足不會自動相親相愛, 如何增加孩子的同理心?」—爸媽這樣做,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
「我討厭他!我不跟他好了!」 專家建議8個妙方,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作者介紹
卡羅琳·博洛尼亞 (Caroline Bologna) 是《赫芬頓郵報》的資深記者。她畢業於布朗大學,目前居住在紐約,擅長撰寫各種生活題材,以及跟育兒、兒童心理相關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