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托瓦.克萊恩博士(Dr. Tovah Klein)
譯|傅雅群
編|Cindy
當家裡已經有個小孩了,又要迎接另一個新生兒,這無非是一件喜悅的事,但同時也可能會充滿著害怕與擔憂。如果試著運用一些小技巧,大概會讓這個轉變比較容易些,也比較容易理解你的小孩正在經驗著什麼樣的感覺。
1. 不要太快公布這件事
發現自己再度懷孕了,你想必非常興奮,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很好呀,告訴大家吧!但先不要告訴你的小孩,他們對時間的感知能力還相當有限,太早公布這個消息,會讓他多折騰好幾個月。
我會建議,能等多久就等多久。告訴他的時候,盡量描述具體的細節:「春天來的時候,會開出新的花朵,然後小寶寶也會出現在這裡喔!」等到最後一個月再告訴他,會讓家庭氣氛更歡樂。
2. 一再向小孩保證:「你永遠是我第一個小寶貝」
你的小孩就要當哥哥或姐姐了,這對你而言大概很令人興奮,但你的小孩可一點都不曉得這是怎麼一回事。學步期的小孩還正試著搞懂「我」是何物,而現在又加上一個「哥哥/姊姊」的新頭銜。
提醒你的小孩,他永遠都會是你的小寶貝,就算來了新的小寶寶也不會改變這點,而不要一直強調他們「哥哥/姐姐」的身分。把這些話多講幾遍,他是聽不膩的!也提醒自己,你的老大仍只是個小孩。對他們而言,生活仍充滿各種新穎陌生的事物,他們需要知道你會一直跟他待在一起、你理解他仍有當寶寶的需求。
3. 準備好他可能會退化
學步期小孩有時會退化,可能會發生在下一胎出生之前、或出生之後,也可能出生前後都會退化。這是他們在表達他們不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溝通方式。退化時,小孩往往會變得更黏人、大小便頻出狀況、常嗚嗚咽咽或發脾氣、睡眠中斷。
盡量記得,你的老大仍然是個小孩,也盡量避免權力角力。相反的,更靠近他一點,他是很需要你的,沒事多抱抱他,把他當成小嬰兒那樣摟在懷裡,這能大大幫忙他度過這個家裡的重大改變。
4. 讓所有事情都跟老大有關
「嘿!小寶寶在找你耶,他想著你在哪裡呢!」、「寶貝,你看!姐姐回來了!姐姐放學回家了!」如果有人送禮物到你家門口,讓老大去打開它們、玩玩具、看書或探索禮物盒裡還有什麼好東西。如果你的朋友會記得送老大禮物,那就太感激了!
5. 忌妒是很正常的
我們對新家庭成員到來的想像,往往是兄弟姊妹間相親相愛、當一輩子的好朋友。這當然可能發生,但那是未來的事。現在呢,多了一個新來的小寶寶,這會激發你家老大的愛,同時也會激發忌妒和許多複雜的感覺。
試著辨識出你孩子心中的憤怒和困惑(『媽咪又要去餵奶了,這真的讓你很挫折,對吧!』),這會幫忙他們處理這些複雜的情緒。辨認出他跟你待在一起的需要:「我會趕快換好尿布,然後回來唸書給你聽」,這會讓他感覺被理解。
6. 讓老大當你的小幫手
小孩總是喜歡幫忙,讓你家老大晉升到「管理階層」,給他一些簡單的小任務,讓他去幫你拿片尿布;或當你在把小寶寶放到嬰兒車上時,請他幫忙拿一下玩具。這些片刻會很鼓舞他的,透過這些行動,讓他參與一切,擔任媽媽的小幫手。
7. 把握每一個獨處的片刻
要一打二是很難的事。任何一點與老大獨處的時間都非常重要。跟他一起看書,短短幾分鐘就能讓他感覺到與你之間的連結。把這個片刻化為語言:「現在只有媽咪跟你一起在看書耶,沒有小寶寶。」他會知道他在你心裡有著特別的份量。
8. 向任何能幫忙的人求助
第二胎的到來是調整、是喜悅,也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或許你凡事習慣靠自已,但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餐點、不用錢的褓母、有個人可以帶你的孩子去公園玩、順道載你去買東西。接受幫忙吧!未來再恢復靠自己的老習慣也不遲。
9. 放手,別再堅持完美主義
媽媽們往往對自己非常嚴苛,我反而鼓勵你們放鬆下來。當你放掉對完美的堅持,你會更輕鬆、更能從兩個小寶貝身上感受到喜悅。杯盤狼藉、無法遵守上床時間,這些都沒有關係,在一天結束之際,你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且你做到了!
你可能還會想看…
年幼的弟妹會教導兄姐同理心
「他只是個小小孩」:給幼兒「適齡」的期待
兩歲娃不可怕,他們只是在學做人
強化親子關係的十種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