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奈特.蘭絲柏芮(Janet Lansbury)
譯|賴敬云 諮商心理師
我們努力與孩子建立彼此尊重的關係,這是複雜,細微又充滿挑戰的,
就跟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人際關係一樣。
每位爸媽的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但是他們分享的經驗可以成為其他人寶貴的學習工具。
這就是為什麼我如此熱切地希望有機會分享不同父母的育兒過程,
他們奮鬥和成功的細節。因此,再次感謝所有允許我分享過去的人,
也感謝讀者費南達同意這次的信件分享。
珍奈特,您好,
我好希望找到一個尊重小孩又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好讓我8個月大的女兒,再次用奶瓶喝奶。我們以前已經成功地讓她從偶爾用奶瓶喝一次奶,進展到一天可以瓶餵好幾次。然而有一天,她突然不願意接受瓶餵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已經嘗試並考慮了所有因素(溫度,疲勞程度,飢餓程度,換用吸管杯,開口杯,所有能想到的方法我都試過了,但都沒用)。我很擔心,因為接下來我很快就要回去上班了,如果女兒還是拒絕使用奶瓶,我怕她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目前我們使用寶寶主導的斷奶方式,而她實際上並沒有吃那麼多。但是我也擔心我女兒會因為了彌補白天吃不夠的問題,而在晚上和深夜狂喝,因為我還有另外兩個小孩,其中一個還很小。(延伸閱讀: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我很希望趁現在產假還沒結束前,先確保她可以由我之外的人來瓶餵,以及願意喝配方奶,但是這件事一直沒有發生。
至今我的每個嘗試都失敗了。
希望你可以給我一些建議。
謝謝!費南達
我好希望找到一個尊重小孩又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好讓我8個月大的女兒,再次用奶瓶喝奶。我們以前已經成功地讓她從偶爾用奶瓶喝一次奶,進展到一天可以瓶餵好幾次。然而有一天,她突然不願意接受瓶餵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已經嘗試並考慮了所有因素(溫度,疲勞程度,飢餓程度,換用吸管杯,開口杯,所有能想到的方法我都試過了,但都沒用)。我很擔心,因為接下來我很快就要回去上班了,如果女兒還是拒絕使用奶瓶,我怕她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目前我們使用寶寶主導的斷奶方式,而她實際上並沒有吃那麼多。但是我也擔心我女兒會因為了彌補白天吃不夠的問題,而在晚上和深夜狂喝,因為我還有另外兩個小孩,其中一個還很小。(延伸閱讀: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我很希望趁現在產假還沒結束前,先確保她可以由我之外的人來瓶餵,以及願意喝配方奶,但是這件事一直沒有發生。
至今我的每個嘗試都失敗了。
希望你可以給我一些建議。
謝謝!費南達
珍奈特:和女兒談談吧。
傾聽她的所有感受並且一起誠實面這些感覺。
跟女兒解釋為什麼需要他這麼做,但花更多的時間了解跟認可她的感受。
傾聽她的所有感受並且一起誠實面這些感覺。
跟女兒解釋為什麼需要他這麼做,但花更多的時間了解跟認可她的感受。
費南達:我有這麼做。我告訴女兒我知道她不想拿奶瓶,我也解釋了為什麼用奶瓶喝奶現在對她來說很重要,但同時我還是很擔心她的營養不夠。
珍奈特:花更多的時間聆聽孩子的感受,這時不要對孩子做更多的解釋。
妳可以說「你的真的好不喜歡用奶瓶喝奶!你很討厭這樣」「這樣喝奶的感覺跟以前太不一樣了,你很不習慣」。如果妳奶瓶裡面裝的是配方奶,你可以說:「而且喝起來味道也不一樣了對不對?」
你需要非常平靜和有耐心地為女兒保留這個心理空間。
你須要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和讓自己保持冷靜。
請相信她有能力慢慢接受,並給她所需的時間。
妳可以說「你的真的好不喜歡用奶瓶喝奶!你很討厭這樣」「這樣喝奶的感覺跟以前太不一樣了,你很不習慣」。如果妳奶瓶裡面裝的是配方奶,你可以說:「而且喝起來味道也不一樣了對不對?」
你需要非常平靜和有耐心地為女兒保留這個心理空間。
你須要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和讓自己保持冷靜。
請相信她有能力慢慢接受,並給她所需的時間。
費南達:謝謝,我會嘗試看看。
珍奈特:不客氣。如果孩子仍續抵抗並表達她的不滿,你當然可以對孩子做更多解釋。但是其實這邊的重點仍是讓她分享她所有的感覺,並在分享感覺的過程中感到自在。這個自在的程度需要到—「其實你在鼓勵她講出她的抗拒討厭的感覺來讓你了解」,而不只是做做樣子。
費南達:天哪,珍奈特。有一天她只喝了兩盎司。
我抱著她,說了你之前建議我說的話。
我告訴女兒她的真的好不喜歡用奶瓶喝奶,她覺得這不一樣。我說:「你在告訴我這樣喝餒餒不是你想要的。」我一直重複著這些話,允許女兒一邊哭。神奇的是後來她就接受了!還把奶喝完了。你拯救了我讓我理智線沒有斷掉!接下來我會用同樣的方式嘗試每天執行一次瓶餵,也教我老公跟褓姆怎麼執行。
我抱著她,說了你之前建議我說的話。
我告訴女兒她的真的好不喜歡用奶瓶喝奶,她覺得這不一樣。我說:「你在告訴我這樣喝餒餒不是你想要的。」我一直重複著這些話,允許女兒一邊哭。神奇的是後來她就接受了!還把奶喝完了。你拯救了我讓我理智線沒有斷掉!接下來我會用同樣的方式嘗試每天執行一次瓶餵,也教我老公跟褓姆怎麼執行。
珍奈特:哇!太棒了!你跟女兒在用人與人互相尊重的方式溝通。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方法有用。孩子想要被理解,被允許發表自己的意見。
她有權分享她有「多不喜歡這樣喝奶」,而且她「也不想換新口味」,對吧?
她只是想要告訴你她的感覺。而且現在你也已經聽見她想表達的了。
事實上這就是育兒的秘訣,現在你抓到訣竅了!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方法有用。孩子想要被理解,被允許發表自己的意見。
她有權分享她有「多不喜歡這樣喝奶」,而且她「也不想換新口味」,對吧?
她只是想要告訴你她的感覺。而且現在你也已經聽見她想表達的了。
事實上這就是育兒的秘訣,現在你抓到訣竅了!
你可能還會想看…
作者介紹
珍奈特.蘭絲柏芮(Janet Lansbury)曾是一名演員和模特兒,她對親職教育的熱情是從她成為一位母親後,向嬰兒專家瑪格達·戈貝爾尋求指導時便開始了。她深受瑪格達的啟發,也相當感激她,於是她開始跟著瑪格達接受專業訓練。在過去的20年裡,珍奈特在洛杉磯教授RIE的育兒課程,在許多兒童早期研討會上擔任演講嘉賓,也撰寫育兒文章,並在嬰幼兒教育資源理事會(RIE)任職。 她鼓勵父母和與兒童工作的專業人員把嬰兒看作是獨特的、有能力的人,具有自然的學習能力,不需要特別教就能學會、也能發展運動和認知技巧、溝通、面對該年齡會有的挣扎、發起和指導獨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