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柯琳.艾維斯、 碧蒂.由耶爾
在比較與肯定之間:從8-9歲孩子對讚美的反應,理解學齡期孩子比較時的真實需求(上)
用搞笑掩飾不足的孩子:傑森
傑森的行為就非常不一樣了,表面看來,他似乎不在乎自己的功課表現如何。
當老師想要幫他的時候,傑森會左右單腳跳動,堅稱自己已經懂了,說:「嗯!好!好!好!」他似乎沒有發現自己的作業和好朋友的作業在品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傑森在閱讀與寫作的能力上有障礙,但耍寶時的機智幽默,又娛樂班上同學,尤其是當老師不在,而由助教或是其他老師來代課的時候。
班上其他的孩子們喜歡傑森搞笑的行為,但他另外一個習慣卻又深深困擾著大家。傑森覺得要將注意力專注集中在功課上是非常困難的,他總是向前靠著桌子,把拿鉛筆的那隻手伸到別人的桌面上,並且在其他人的作業簿上快筆塗鴉一番。(延伸閱讀:孩子愛搗蛋怎麼辦?試著找出孩子的焦慮:10種爸媽容易忽視的焦慮症狀)
有時候他還會找個理由在教室裡走動,然後在每一張桌子前停下來,取笑其他人所寫的作業,或是把別人的作業用極快的速度揉成一團,然後說:「糟糕!對不起唷!」被欺負的學生會向老師告狀,老師便警告傑森,然後告訴受害的學生擦去塗鴉,或重頭再寫一次。這一切看來都相當不公平,但老師著實不知道要如何管教這個反覆無常,讓人又愛又恨的調皮鬼。(延伸閱讀:「我數到三是威脅」—給孩子有限時間選擇結束上一回合(上))
出於嫉妒而偷作業的孩子:米瑞安
在類似的情形下,米瑞安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行為。她相當渴望老師的讚美,如果老師沒有讚美她,她就會拿著作業簿在教室裡走來走去,要朋友們稱讚自己。在每一堂課結束的時候,她都會詢問老師是否可以得到一張貼紙,要是老師拒絕,米瑞安就會再去問助教一次同樣的問題。
在耶誕節前的幾個星期,一件奇怪且令人煩惱的事情發生了,班上所有同學的作業簿都從抽屜裡不翼而飛。剛開始的時候老師認為可能是不小心收到別的地方去了,還請班上同學一起花了點時間整理教室。但很快就發現應該是有人把作業簿偷走。(延伸閱讀:「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可以怎麼處理?」—偷竊可能代表小孩遇到了這樣的心理困境…)
老師針對這件事情還跟全班訓話,但是狀況並沒有改善,於是級任老師就把這件事情報告給該年級的主任老師。年級主任老師寫了一封信給所有的家長。幾天後,米瑞安的媽媽到學校來要求與年級主任老師談談。
米瑞安的媽媽非常的難過和生氣,她覺得米瑞安最近的行為舉止有點怪怪的,因此到米瑞安的房間查看了一下,在她的床底下發現了作業簿的碎片,
原來是米瑞安因為嫉妒比自己聰明的同學,於是就把作業簿給偷回家了。
貼心小叮嚀
這個階段孩童漸漸發現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處,也意識到自己不會在每一件事上做到頂尖。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他有他自己的優點,不一定要跟別人比較。
本文摘自:6-9歲孩子,為何喜歡裝大人?
出版社:心靈工坊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9681?sloc=main
「我的孩子被欺負了嗎?」 —面對可能的排擠或霸凌,家長如何觀察與陪伴?(上)
作者介紹
柯琳.艾維斯 (Corinne Aves)
文學學士、教育學程認證、諮商心理師、諮商心理學碩士,目前為塔維斯托克診所「孩童與家庭科」的兒童心理治療諮商師。之前為一社會福利專案的主導者,此專案的目的是針對當地政府機關的兒童照護計畫,如何去減少中途退出照護計畫的孩童數量。並擔任倫敦北部恩菲得區內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衛生專責計畫中兒童心理治療服務小組主任。
碧蒂.由耶爾 (Biddy Youell)
目前為塔維斯托克診所「孩童與家庭科」的兒童心理治療諮商師,同時也擔任北區校園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服務的首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