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凱倫‧楊(Karen Young)
譯| 傅雅群 諮商心理師
前篇我們討論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崩潰小孩一出現,我的理智就跟著斷線…」—一起學小孩人生中的大功課:情緒的自我調節(上)
自我調節是如何發展的?
自我調節的發展是逐步漸進的,小孩從身邊的人提供的支持中學習,如示範、指導,讓小孩安全地探索與實驗自己的回應方式。(延伸閱讀:「在孩子遊戲時需要適時放手, 讓孩子盡情探索。」—為什麼進行緊張刺激的遊戲如此重要?)
腦部的前額葉皮質掌管個人的情緒調節、
考量後果的能力,
而前額葉皮質要到二十幾歲才會發展完成。
在那之前,大腦相當開放與渴求各種各樣的經驗,豐富的經驗會讓它茁壯,終而讓小孩長成一個健康、堅強的大人。(延伸閱讀:減少親子衝突的關鍵—聆聽小孩行為失控底下的心聲「爸媽,請愛我、傾聽我」。)
我們可以在嬰兒身上看見情緒調節的跡象,例如他們會吸吮自己的姆指來自我安撫,大約在兩歲時,大多數的學步期兒童都能較有耐心地等待自己想要的東西、或好好聽他人對自己講話,隨著小孩長大、擁有更多自我調節的經驗,他們在感受與做出反應之間的距離可以更加擴展。
為什麼青春期時會變得情緒化、脾氣火爆?
進入青春期後,你也許會注意到孩子的自我調節比以前更困難了,這是青春期的一部分。
青少年的腦部突增了十億個新的神經元,
這是為了供給跨越發展高峰所需的足夠腦力,
充斥著許多嶄新的技能、
經驗、關係與里程碑。
這些新生的腦部細胞要變得茁壯、彼此連結,要應付這一切已忙到不可開交,於是他們的行為可能變得比較不可愛,他們大概也不希望是這樣。提醒自己,現在青少年指的大腦尚未結構化、仍在逐漸整修,告訴自己:「這個階段就是這樣,會過去的」,如同其他階段,一旦完成了必經而重要發展任務,他們會變得比以往更強壯、更有智慧、更美好也更有能力。
幫助小孩學會自我調節的關鍵?
向他們說明劇烈情緒的來源。
當高漲的情緒驅使他們出現特別的行為,這是一個徵兆,顯示出在刺激(任何讓他不舒服的感受)與反應之間的距離太短,以至於他的反應相當自動化。(延伸閱讀:「高需求、超敏感的小孩好難帶!」—當你感覺孩子固執又情緒化,可能來自以下原因)
當小孩情緒激動,
他們正受到腦部掌管衝動行為的部位所驅使,
問題在於一切發生得太快了,
腦部掌管思考的部位來不及涉入、
將他們導向較健康的反應。
重點是去幫忙他們延長這個距離,好讓他們比較不會衝動行事,而更能讓大腦掌管思考的部位(前額葉皮質)介入。
如果得到正確的資訊,小孩便有能力做得很好,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跟他們溝通,世界上最懂小孩的人非你莫屬了,調整一下你所使用的語言。以下有一些說法,你可以參考:
當情緒劇烈時,要如何掌管自己的大腦呢?其中一個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大口深呼吸,切記,劇烈的情緒可能會很霸道,認為不需要思考與冷靜。(延伸閱讀:小孩打人怎麼教?研究指出懲罰並非真的有效,那怎麼做算是懲罰?又該怎麼教?)
深呼吸會讓你的腦部放鬆下來,
讓腦部掌管思考的部位可以發揮功能,
平撫你的劇烈感受、幫忙你做出合理的決定。
不過,這裡有一個小小問題——正難受的當下,我們很難做出不一樣的決定,因此,在平靜的時候我們就要就經常練習。平時你越常練習用力深呼吸,在你感覺很難受時,便越容易做得到,而難受的時候你越常記得這麼做,你的腦部也會變得越堅強。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
1.熱可可呼吸法
假裝你的雙手環繞住一杯熱可可,用鼻子持續吸氣三秒鐘,彷彿你正在聞它濃醇的香氣,接著,用嘴巴持續吐氣三秒鐘,彷彿你要把它吹涼。重覆做個四、五次,直到你開始感覺到自己放鬆下來。
2.數字八呼吸法
用你的手指,想像你正在寫阿拉伯數字8,隨處都可以這麼做——在手臂上、腿上、肚子上、柔軟的猩猩玩偶——任何地方。當你畫到8的上半部時,吸氣三秒鐘,當你畫到中段時,憋住呼吸一秒鐘,接著,當畫到下半部時,吐氣三秒鐘。讓這個過程是很順暢、放鬆的,並重覆個幾次。啊…真是太舒服了!
3.強化正念的能力
關於正念益處的研究不勝枚舉,正念能有效轉變大腦的結構與功能。(延伸閱讀:「怎麼教孩子保持正念?」—8個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
首先,它強化大腦驅動高漲情緒的部位,因而能讓人較不會自動化或衝動地做出反應。再者,它強化前額葉皮質——也就是腦部掌管思考的部位,能夠在劇烈的情緒中仍站穩一席之地、能夠平撫心情、考慮到後果。最後,它強化了兩者之間的連結,也就是說,當處在高漲情緒之中時,前額葉皮質將能更快速、更有能力與腦部掌管情緒的核心部位合作,終而能找回平靜。
你可能也會想看…
「崩潰小孩一出現,我的理智就斷線…」—一起學小孩人生中的大功課:情緒的自我調節(下)
「要排隊、輪流玩、不可以搶、拿來給我沒收!」—除了把爭吵的孩子拉開,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你再打你妹妹,就等著被打屁股。」—研究結論告訴你,打小孩其實管教效果差而且影響深遠。
作者介紹
凱倫‧楊(Karen Young)是一位私人執業的心理師, 她專精於與兒童、青少年和家庭的心理治療。 她曾接受過完形治療的專業訓練並獲得碩士學位。 同時她也是多本書暢銷教養書籍的的作者,其中《Hey Warrior》和《Hey Awesome》,幫助了許多家庭理解和調節孩子的焦慮,以上這些書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在全球售出超過 150,000 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