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粘慧美 醫師、王映淳 臨床心理師
親愛的媽咪/孕媽咪:
妳過得好嗎?
孕程即將邁向終點,這一路走來,想必挺不容易的。妳和寶寶一起走過了這段漫長的時光。然而,產期的鄰近,想必帶給妳些許不安。
妳可能已經發現腹中寶寶已經長得夠大,大到帶給妳的身體沉沉的負擔,也想著要擺脫這甜蜜的負荷,好讓妳能拿回輕盈的身體。妳可能很好奇,小傢伙會長什麼樣子呢?或者妳也可能會擔心,他/她會不會和妳想像的很不同?
白日夢是件有趣的事,
想像馳騁時所有的願望都能成真,
但想像也讓人膽怯,
特別是不確定即將得
面臨什麼的惴惴不安。
也許,透過閱讀,妳能預先了解生產過程、疼痛管理、哺乳方式等知識,妳給自己做準備。知識讓妳能獲得掌控感、提前做計畫。然而,事情可能會不按照期待發生。當想像要成為現實之際,妳免不了得心驚膽跳一會兒,再閉上眼祈求一路平安順利。
為了讓自己安心,妳可能會想要更熟悉醫療過程的每個細節。但千萬別忘了,不論醫療團隊或助產師都是接住妳和寶寶的幫手,而妳得讓對方知道妳需要些什麼。妳的身體和直覺,會帶領妳走過這些歷程,迎接寶寶。
等待生產的時刻,彷彿是好戲上演前,尚未拉開的序幕。
即便妳已盡最大的努力、做了萬全的準備,總有更多「不夠」的焦慮。(延伸閱讀:好孕40週相關資源 | 孕期、產後的情緒檢測量表)
而妳真正得做的是
放輕鬆些、
用自己的方式享受這場盛宴!
寶寶出生後,真是鬆了一口氣。但真實的感覺可能是滿足又參雜著些許失落的,那些天馬行空的漫想,都化為懷中的這個獨一無二的小傢伙-哭著討抱抱的小傢伙、抱起時露出微微笑的小傢伙!也許妳曾在心底躊躇:「讓寶寶待在肚子裡會不會簡單的多?至少帶著他/她四處遊逛的時候,他/她可不會抗議哭哭。」
寶寶出生後,
迫於現實慢慢得和這種母子融合、
同步的感覺說再見,
也挺讓人不安的。
產前跟產後是充滿變化的階段,我們或許都需要在這些擺盪中重新找到平衡。如果妳發現妳被這些不安定感困住了、無法呼吸,請不要害怕尋求協助,無論是一位妳信任的親友或是專業人士都是很好的選擇。妳的擔心,值得被細心地傾聽!(資源推薦:疫情期間限定|視訊媽媽支持團體)
粘慧美 醫師/王映淳 臨床心理師
合筆
你可能還會想看…
「自然產好緊張,要注意哪些徵兆? 」護理師帶您透視生產時的身體變化
「準備去醫院生產,家中大寶怎麼辦?」—掌握7重點,幫助孩子預備分離、迎接手足。
媽媽寶寶專欄 | 懷孕中期,是暴雨前的寧靜,也是對新生命無限的想望。
作者介紹
粘慧美醫師和王映淳臨床心理師,長年在精神分析薰陶下,和兒童與成人工作,協助不同階段的人們適應不同階段的心理掙扎。在愛兒學支持下,我們正在發展協助媽媽與寶寶的團體方案,致力於支持家長度過育兒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