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瑟妮 (Bethany)
譯| 愛兒學編輯部
輔助我度過自然產過程的7個實用的要訣及工具:
1.正確的心態。
我認為這是在我分娩期間最重要的工具。
對我來說,
分娩最重大的挑戰就是心智,
我必須集中精神保持冷靜,
讓身體發揮其作用
而不是緊張或者對抗宮縮。
我也試著告訴自己宮縮是件好事,因為有宮縮才能把我的寶寶生出來,我才有辦法見到她!我不讓自己去想「喔不,又來了!」,反而盡可能試著保持樂觀,我甚至努力不把宮縮跟痛苦想在一塊,這或許聽起來很瘋狂,但妳對分娩的想法將大大影響自己疼痛的程度。(延伸閱讀:媽媽寶寶專欄 | 「我快生了嗎?肚裡的房客退房後呢?」—別擔心,這些都是孕媽咪常見的產前心情)
2.我有自己的節奏。
我在數次宮縮之後,開始有了固定的因應方式,一旦我感覺要開始宮縮了,就會開始均勻深呼吸。
每位女性都有
自己對付宮縮的方式,
所以妳必須找到對自己有用的
呼吸模式、聲音或動作
且一直持續做。
當妳專注在自己的節奏上時,就不會想到疼痛,也更能保持放鬆的狀態,進而使分娩過程更順利。(延伸閱讀:好孕40週|待產時如何放鬆呢?)
3. 生產球。
我大部分的分娩期間都坐在一顆很大的健身球上彈動,這對宮縮以及胎位非常有用。
擺放的位置對分娩真的很重要,
若胎位不正,
就可能延長分娩的時間,
過程也會更加痛苦。
4. 聽音樂。
聽著能使我冷靜放鬆下來的音樂,幾乎可以完全轉移我對宮縮的注意,因為自己的信仰關係,我有個常聽的禱告音樂播放清單,這類音樂使我更能一心一意讚美主,感謝祂給了我寶寶,就不太會想到疼痛了。
5. 專注在放鬆上面。
我在產下第二胎的期間,真的很專心要在宮縮期間保持雙手打開以及下巴放鬆的狀態。若這些身體部位變得緊繃,其他身體部位也將跟著緊繃起來。(延伸閱讀:「快要生產了,怎麼緩和緊張的心情?」—瑜珈老師告訴妳最有效的產前冥想放鬆)
當身體感覺到緊張,
分娩就會痛上許多。
6. 盡可能動來動去。
移動在分娩的時候極度重要。(資源推薦:有助生產的擺動方式教學)
我盡可能試著站起來到處走動,
搖擺的感覺也很好,
這有助於擺正寶寶的位置。
如前所述,我也很常坐在生產球上,能夠左右或以畫圈的方式滾動球、或者只是在上面彈動真是太舒適了,當我坐在上面時,就會覺得宮縮一點也不可怕。
7. 生產宣言。
我喜歡的其中幾個是「一分鐘內可以做任何事」、「這不會永遠存在」以及「這不是痛苦,而是進展」,唸出或是閱讀聖經章節以及生產宣言會有很大的幫助。
擁有美好的自然產經驗絕對可行,
想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一點也不奇怪。
沒有任何藥物或介入的生產對母子倆都非常有益。我很感激自己能在家生產,但若妳需要任何介入方式,這一點也不表示妳「失敗了」。
我很高興女性能用對自己最有效的方式進行生產,無論是否有用止痛藥物。對於醫生有辦法在事情發展不如預期的時候介入,也令我感覺到安心。
你可能也會想看…
好孕40週相關資源 | 就要生產了!分娩產程4階段,需要特別注意那些事情?
「準備去醫院生產,家中大寶怎麼辦?」—掌握7重點,幫助孩子預備分離、迎接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