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上學路上雨超大,這是接送孩子上學最痛苦的日子。
出門時,小孩背上書包,穿上雨衣,我們家哥哥今天要戴便當袋,
和同學分享的生日餅乾,要帶去安親班的讀物。
「媽媽,我和同學約好要踢足球,我還要帶足球。」
出門時,小孩背上書包,穿上雨衣,我們家哥哥今天要戴便當袋,
和同學分享的生日餅乾,要帶去安親班的讀物。
「媽媽,我和同學約好要踢足球,我還要帶足球。」
我一聽眉頭皺起來,心中碎念說下雨天還要帶一堆,很麻煩誒!
「可是今天下雨誒,場地濕濕不能踢吧?」
「那下午還會下雨嗎?還有下午可以踢。」
我聽完後忍不住讚嘆著,是多喜歡足球,要找到各種可能可以去玩。果然想玩的心是不怕麻煩的。(延伸閱讀:心理師媽咪系列 | 孩子難搞時,爸媽該怎麼辦?用同理心解鎖孩子的情緒)
覺得麻煩是我自己的念頭,並不是孩子的。
想到這裡後我就幫孩子拿了一個大袋子,把他今天要帶的東西裝起來,他說要自己拿。
這個故事原本的走向也可以是:我不准他帶足球,因為怕麻煩怕他跌倒怕弄得髒兮兮。
能夠不要把大人的怕麻煩壓制孩子在生活中遊玩的熱情,我想才是讓孩子感受到他的喜好是被允許,被肯定的!(雖然常常因為足球弄得全身是傷)。(延伸閱讀:「什麼是正向教養?」—搞懂正向教養,家長必備的9大關鍵概念(上))
正向教養中,如何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就是從玩、從喜好中去發展他自己,而這些過程,
和父母的需要與念頭,常常是綑綁在一起的。
如果爸媽可以有機會沈澱心情,好好地釐清我們的想法,區分我們自己和孩子,孩子也就更有機會成為他自己。
你可能還會想看…
「怎麼強化孩子理解自己情緒的腦迴路?」—與孩子的情緒對焦,是形塑大腦的重要方式。
「所有的小事累積起來,會形成孩子對於家的記憶。」—理解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養分。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和平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10個和平育兒不處罰的小訣竅
作者介紹: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台大心理系及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畢業,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曾任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精神醫學部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台大醫院生產事故小組委員。是臨床心理師,擅長婦女身心健康,情緒與壓力調適,伴侶與婚姻諮商,精神疾患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也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帶男孩的爸爸媽媽一起認識你家男孩。
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