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映淳臨床心理師、黃詩維 諮商心理師
不過辛苦的爸爸媽媽們也是需要被自己照顧的。
生了小孩之後,你會不會覺得失去了自我?
失去自己通常是孩子出生之後,很多媽媽會出現的感受。其實許多心理學家從很早就開始關注母親的心智如何在孩子出生之後受到影響。像是女性自懷孕初始,便自然的會認同嬰兒,而這份認同導致的退化,也讓母親的情緒脆弱的像嬰兒(Pine,1990),而嬰兒減少對母親的依賴後,母親才找回性別認同(Tomson,1989)。媽媽在照顧嬰兒時,很自然地會對嬰兒的哭聲有反應,也會在無法順利安撫嬰兒時感到挫折,媽媽的情緒像是受到嬰兒的牽引一般。一個孩子的出生得佔去多少母親的心理空間,讓母親突然感覺「沒有自己」了一樣。(延伸閱讀:了解寶寶為什麼哭,以及我們該如何面對寶寶哭泣這件事)
也會在無法順利安撫嬰兒時感到挫折,
媽媽的情緒像是受到嬰兒的牽引一般。
為什麼嬰兒需要與母親保持親密的關係才能健康的成長?
然而如同嬰兒對母親有著強烈的影響,母親的狀態也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發展:在母親心中想著嬰兒和嬰兒的需求的情況下,嬰兒慢慢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也能夠意識到並接受這樣的改變。而後嬰兒便能漸漸邁向自己獨自存在。當嬰兒心理有一位足夠穩定的好客體,才能在母親不在身邊時,仍保有母親陪伴在身邊的愉悅感受,這是邁開大步去探索世界的根基。(Winnicott,1958)這個世界是友善還是敵意的?我的需求是能夠被接受及理解的,還是被忽略或拒絕的? 正是照顧歷程中媽媽嘗試理解嬰兒的過程,塑造了嬰兒對這個世界以及對人的感覺。(延伸閱讀:你知道嗎?擁抱跟安撫寶寶不只會影響心理發展,更會影響嬰兒的基因表現!)
我的需求是能夠被接受及理解的,還是被忽略或拒絕的?
正是照顧歷程中媽媽嘗試理解嬰兒的過程,
塑造了嬰兒對這個世界以及對人的感覺。
我是一個夠好的爸爸或媽媽嗎?
一個孩子的出生固然帶來了許多幸福與喜悅,但同時也個別為母親、父親,甚或是家族帶來了某種挑戰,我是一個夠好的媽媽/爸爸嗎?怎麼感覺別人都很會帶小孩?孩子這樣一直哭是不是就是因為我不會帶?真的搞不懂小孩到底要什麼!而我們如何帶小孩,其實又跟我們自己是如何被帶大的經驗有關。新手父母需要從自己的父母那兒得到為人父母的確認(Daws,1993) ,而有安全依附的父母,也較能正確的接收嬰兒所發出的需求(Main, 1985)。(延伸閱讀:心理師媽咪系列|想為孩子成為完美父母?專家告訴你「足夠好就行了!」)
好好照顧我們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好好照顧孩子
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好好的養育孩子,那我們自己內在的嬰兒部分得先要有被好好照顧的經驗,心理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好好照顧跟養育我們的孩子。而我們內在的嬰兒部分或許很幸運地曾經被我們的父母好好照顧過,也或許我們根本對我們自己內在的嬰兒部分很陌生,甚至是排斥的,那麼我們也很有可能排斥孩子身上的嬰兒需求。當父母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已經身為大人的我們,常常忘記要回頭照顧自己,然而,被好好照顧的我們,才有可能好好照顧我們的孩子。(延伸閱讀:擁有情感缺失的父母,孩子會怎麼長大?—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愛麗絲.米勒的悲劇)
那我們自己內在的嬰兒部分得先要有被好好照顧的經驗。
我們該如何照顧我們自己呢?
- 尋求支持。不管是跟同樣是父母的朋友聊聊當父母的困難,或是參加育兒團體,認識一群跟你有相似任務的父母,聊聊育兒的甜蜜與困難。
- 如果可能的話,找個幫手吧! 照顧嬰兒其實會用掉許多你的情緒空間,當你感覺自己真的沒有空間再承受更多了,向伴侶、朋友,甚至父母尋求協助吧!讓他們幫忙你照看嬰兒幾個小時,讓你找回一點自己的空間。若是你不放心離開寶寶,有人跟你在同一個空間幫忙替手照顧寶寶,心中也會感覺稍微有空間一些。
- 把握休息及睡眠時間。有時間休息或是睡覺時,請好好的泡個澡,聽點音樂,做任何會讓你感到放鬆的事。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