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朴美愛
譯 | 邱麟翔
「怎麼開始和孩子談性?」—用輕鬆的日常話題展開性教育(上)
從孩子的反應判斷是否延續對話
父母可以使用一種叫「GO/STOP」的對話技巧,很有用也很簡單。當孩子提出一個問題,你回答之後,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
如果孩子聽完父母的回答後,又提出另一個問題,就可以「GO」,繼續回答他,讓對話延續;如果孩子聽完父母的回答後沒有再提出下一個問題,就代表「STOP」,讓對話停在那裡。
這個對話技巧讓父母有斟酌和判斷的空間,不會讓父母在孩子沒繼續發問的情況下硬是要延續對話,也不會讓父母在孩子繼續發問時抹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延伸閱讀:花點時間跟孩子好好聊天吧!研究指出與孩子聊天可以促進其腦部及語言發展)
例如孩子問媽媽:「你是怎麼生下我的呢?」
媽媽回答:「小爸爸遇到了小媽媽,就生下你了。」
孩子聽完後,如果說:「喔~是這樣呀!」接著便去做其他事,那麼媽媽也只要讓對話停在那裡就好了。
但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孩子聽完後問:「小爸爸是怎麼遇到小媽媽的呢?」
媽媽就不該制止孩子「別再問下去了」,而是要讓對話繼續「GO」,回答:「在媽媽的肚子裡,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小爸爸遇到小媽媽。」各位爸媽可以勇敢嘗試看看這樣的「GO/STOP」對話技巧。
孩子可能會繼續問:「小爸爸遇到小媽媽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呢?」
讓媒材加入性教育
媽媽可以先向孩子說明:「是一個叫『子宮』的地方喔!」孩子聽了如果對「子宮」感到好奇、又提出更多問題,這時因為能用言語說明的程度有限,父母就可以運用繪本裡的圖片幫助孩子理解。(延伸閱讀:心理師分享親子共讀繪本小技巧 —不只分享故事,更是創造親子情感的魔法(上))
讓父母了解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的疑問,適時配合孩子的發展程度來談「性」,會是對話中最重要的收穫。
因為孩子第一次談「性」的對象是不是爸媽,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請不要抹煞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在孩子提問時要他:「別再問了!」
在給孩子性教育前,爸媽也別忘了對自己信心喊話一下:「就算不太清楚也要勇敢GO!」試著拋開身為父母與成人的觀點,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吧!
(延伸閱讀:要先接受性教育的是父母)
本文摘自:性教育,教孩子前先教自己:專業講師寫給怕尷尬的父母,健全觀念╳實例示範,讓性教育自然融入親子生活!
作者:朴美愛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你可能還會想看…
「這樣做讓你和孩子溝通無時差!」—給孩子同步的理解跟回應,能幫助提升親子關係的健康度。
「小孩會踢人咬人,不想以暴制暴也不想縱容該怎麼處理?」—幼兒踢打咬全武行怎麼治(上)
作者介紹
朴美愛
因為被兒子問道:「為什麼我的小雞雞長高了?」、「為什麼小雞雞旁邊長出了頭髮?」讓他深刻感受到性教育的必要性,抱著期待兩個兒子能成為擁有正確性觀念的人,成為一名性教育專業講師,至今已超過10年。
於KakaoTalk經營「朴美愛講師性諮詢中心」官方帳號,每個月回答超過100個孩子充滿好奇心的問題,孩子可以隨時提問,而且完全保密。除此之外,也為性暴力被害人提供諮詢與協助,並致力於向所有父母及成年人傳達「性」的意義,希望幫助社會大眾建立對「性」的正確態度,了解人際界線。
資歷:
價值成長研究所所長
韓國性學會會員
韓國性別平等教育振興院預防暴力教育特聘講師
京畿道婦女家庭基金會守護孩子宣傳大使
韓國多所公家機關性相關申訴專家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