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General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爸爸媽媽,我還需要你們的帶領。」—不要太早把孩子當成夥伴(上)

  • 2025 年 7 月 19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Photo by Smith Paul on Unsplash
Total
0
Shares
0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 | 萊因哈德.溫特
譯 | 任潔, 王皓潔

孩子需要我們善用自己的影響力

教養關係,本來就不對等。

與男孩相比,父母無論在年齡、身高、力氣,又或者是能力、見識、經濟實力、生活閱歷等各方面,都處於優勢地位。

優勢地位代表更大的權力,因此父母在帶領任何年齡層男孩(包括青春期)時,一定要謹慎面對自己的權力和影響。

在過去,孩子曾被迫無條件屈從於父母的威權,直接或間接導致孩子的叛逆行為或心理問題,甚至有時會以敷衍了事的方式逃避重要的問題。(延伸閱讀:「只是想讓小朋友乖一點。」—當我們盲目要求對權威順從,被犧牲的很可能就是孩子(上))即使到現在,這樣的父母仍然存在,但多數父母已意識到這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有趣的是,現在我們卻經常妥協,我指的是許多父母在教養上屈服,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衝突,甚至想逃避。

事實上,不論是被迫屈從於孩子,或是放棄身為父母的權力,這都算是一種權力的濫用。

三歲的路卡總會把上床睡覺這件事,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鬧劇。他的母親說:「我剛把他放到床上,沒過幾分鐘,他就會跑回客廳說自己睡不著。這種情況一再發生,搞得我們每個人都火冒三丈,最後的結果不是我大吼大叫,就是路卡稀里嘩啦的哭成一團。 」

當路卡的媽媽試著設身處地的為路卡多想一點,她發現兒子之所以不肯睡覺,不是故意要惹他們生氣,而是因為他害怕。

在了解這件事情之後,路卡的父母試著用更有愛的方式引導他,也讓路卡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他們的新方法包括:比較長、固定的睡前儀式,摸摸路卡的腿和胸部,在旁邊擺可愛的絨毛玩具。此外,還要有光線柔和的小夜燈。(延伸閱讀:「小孩會踢人咬人,不想以暴制暴也不想縱容該怎麼處理?」—幼兒踢打咬全武行怎麼治(上))

每一段帶領的關係,本來就不對等

帶領的關係,本來就不對等。

對男孩來說,這種不對等的關係可以帶來安全感、秩序和信任感。

如果父母將自己兒子視為對等的夥伴,他們一定會不知所措。即使到了青少年,男孩也很難自己做出決定,因為他們缺乏全面的視野。又或者,他們已經適應了快樂滿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關注自己的健康。

不論是什麼狀況,他們都需要父母的引導。(延伸閱讀:如果孩子堅持己見只是自我發展的一部分,為什麼還要對孩子設限制呢?(上))

教養中的帶領,經常會碰到的問題是成年人的「優越感」。這是什麼意思?這種優越感會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一個帶領的人,必須知道下一個目標該怎麼走,如果角色混亂,就會破壞帶領和被帶領者的關係。

在與男孩的關係中,如果父母是健康、成熟的成年人,不但充分認知自己的優勢,也樂意逐漸降低關係中的不對等,同時在帶領男孩的過程,慢慢弱化年齡產生的優勢。(延伸閱讀:怎麼有效的引導小孩內化爸媽的教導?教養暢銷書說這樣做,找出放縱與權威之間的平衡)

當男孩漸漸成為男人,這種不對等也會慢慢消失。

本文摘自: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 教兒子真的和女兒不一樣!德國最知名專家30年實踐:順著天性對他說指令,他會成為有勇氣、韌性、溫度的男人。

作者:萊因哈德.溫特 Reinhard Winter

出版社:大是文化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0693?srsltid=AfmBOoq4WGakW-Z4fiBCLnOFS9svWjZxRnmoknlJUMuQH4BUuehzJq4l你可能還會想看…

「爸爸媽媽,我還需要你們的帶領。」—不要太早把孩子當成夥伴(中)

幫助男孩離開羞恥感,長出行動力(上)

「從那天開始,我就放棄跟我爸媽溝通了…」—親子之間的衝突與疏離,到底從何而來?(上)


作者介紹

萊因哈德.溫特(Reinhard Winter)

德國知名男孩教養專家、德國杜賓根大學(Eberhard Karls Universitaet Tuebingen)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在男孩和男性問題諮詢、研究以及社工從業資格評估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並長期為學校或社會機構提供青少年、性別議題的諮詢。同時也是暢銷書作者,備受家長、兒童心理諮詢師、教育工作者的好評。

Total
0
Shares
Like 0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寫給男孩
  • 幼兒不聽指令
  • 引導孩子
  • 教孩子負責
  • 溫和且堅定的設限制
  • 男孩
  • 男孩天生氣質
  • 自我概念
  • 親子溝通
  • 設立界線
  • 設立親子教養界線
Previous Article
  • 幼兒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媽媽寶寶專欄 | 小寶貝要上幼兒園了: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與行為(下)

  • 2025 年 7 月 15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 General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爸爸媽媽,我還需要你們的帶領。」—不要太早把孩子當成夥伴(中)

  • 2025 年 7 月 19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9 日
繼續閱讀
  • 你的童年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是孩子控制力差?還是選擇性配合?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怎麼讓孩子學得深?」—探索和觀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起點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3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中)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