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希爾斯博士(Dr. Sears)
譯|馮彥翔
依附照顧是一個重大的任務,不能只是由母親來承擔。寶寶也需要爸爸給予的關愛的回應,以及只有爸爸能夠提供的特別的安撫以及樂趣。(延伸閱讀:「爸爸跟孩子之間的親密感要怎麼培養?」—原來心理師爸爸是這樣做的!
先生也可以藉由關愛和支持自己的太太,來讓孩子獲得更完整的愛。
事實上一個家如果沒有投入的、
滋養家庭的父親,是很難形成健康的親子依附關係的。
即便在寶寶的前幾年,會自然地比較偏好母親,但這不代表爸爸可以卸下責任。爸爸能夠創造出一個支持性的環境,讓媽媽可以將能量投注到照顧寶寶上。除了把能量投注到寶寶的各種需求,有些女性傾向去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在生產後不久就需要過著一種過於忙碌的生活。
然而最投入的母親們最容易燃燒殆盡,
因為這是火力全開之後可能的後果。
依附照顧型的媽媽會被「我的寶寶如此需要我,我甚至沒有時間去洗澡」這樣的念頭所綁住。(延伸閱讀:媽媽寶寶專欄 | 「從伴侶變成新手爸媽,那些難以言說的心情。」—媽媽篇)
我曾經看過個母親,她有一個特別折磨人的寶寶,有一次她向我坦承,「如果沒有我先生的協助,我不可能撐過去。」
以哺乳為例,這是爸爸唯一無法為寶寶做的事情。
但爸爸可以藉由照顧太太,間接地餵養自己的寶寶。
有一個投入的爸爸很自豪地說,「我無法哺乳,但我可以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我的太太更好哺乳。」
並不是。即便在寶寶的前幾個月可能看起來像是這樣,但是對寶寶來說爸爸絕不只是媽媽的替代品,只能在她不在時上場代打。爸爸在寶寶的發展上,有他自己獨特的貢獻。孩子對爸爸的愛絕對不比媽媽少,即便寶寶對父親的愛是不同的。(延伸閱讀:媽媽寶寶專欄 | 「從伴侶變成新手爸媽,那些難以言說的心情。」—爸爸篇)
成為一個投入的爸爸,是最能讓一個男人成熟的途徑。
(原文發表於Fatherly.com,愛兒學擁有翻譯許可,請勿轉載。)
你可能還會想看…
「我也是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爸爸的。」—生產隊友的醞釀(上)
作者介紹
我們是威廉.希爾斯和瑪莎.希爾斯,大部分的人都稱呼我們比爾醫師或馬莎醫師。在養育8個孩子,以及在小兒科執業30餘年之間,我們回答了成千上萬對父母的問題。還有數百萬人透過書籍,文章和節目上認識我們,或向我們尋求建議。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因為我們一直很愛我們的孩子,這個網站也是向教導我們最多的人致意-也就是我們的8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