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簡亦成諮商心理師
以及在父親角色中困惑的人,想告訴你們「你很重要」。
新手爸爸的壓力
父親在迎接小孩後開始參與親職,對一位男性來說是一件人生大事,將會面臨許多角色上的心情轉換。研究指出經歷角色轉換的父親,其心理健康議題被低估(Garthus-Niegel & Kittel-Schneider, 2023)。
Baldwin等人 (2018)研究就發現,
新手爸爸在角色過渡期間,
父親身份認同以及角色調整
會影響心理健康。
我們將父親參與親職所扮演的角色稱之為父職(fatherhood) 。廣義來說,父職的實踐未必是指傳統異性戀夫妻的爸爸,也包括同志爸爸、繼父、單親爸爸參與親職。
筆者也在工作上接觸不同年齡層與家庭型態的父親,許多父親對於自己父職定位通常經歷了一些轉換歷程,從不確定到確定,但也開始備感焦慮。(延伸閱讀:媽媽寶寶專欄 | 「從伴侶變成新手爸媽,那些難以言說的心情。」—爸爸篇)
過程會有些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得好、
是否符合期待的焦慮。
父親在角色過渡所經歷的,到底是什麼?
父職焦慮的類型
1.缺乏父職標準的不確定感
過往華人的父職角色形象最鮮明的是「嚴父」、「承擔經濟大任」,也有許多父親扮演「孩子的大玩偶」、「玩伴」。隨著社會變遷、家事分工的平權化、多元價值興起,傳統的父職標準變得不完全適用,也少有長輩可以會明確地告訴你如何當一個爸爸,這讓我們對於父職角色感到不確定。(延伸閱讀:「我要當爸爸啦!」- 給新手爸爸的良心建議)
2. 新手爸爸的無形焦慮
我們知道母親有產後焦慮,
其實父親在歷經孩子出生,
也會出現身心症狀,
可能胃痛、食慾不振,
這被稱為「擬娩症候群」。
過往人類學家就發現有許多民族的男人會有這樣的現象,並會為此進行儀式。但當代父親已失去原本擬娩儀式的傳統,這種現在沒有得到重視(張馨方,2019)。新手爸爸您是否也發現自己的身體有出現一些不舒服呢?可曾與人談論這樣的焦慮呢?
3.佈局未來教育的焦慮
有些爸爸會逐漸適應了新手爸爸的生活,開展許多勞務,又得為了孩子未來的經濟競爭力而擔憂。佈局未來的教育、賺取更多的教育經費、連結各方資源。這是全球化帶來與全世界競爭與擔心落後的焦慮(藍佩嘉,2014)。此外,教養資訊普及,許多專家引進西方心理學知識教導我們該聽見孩子的需求。
這一代比上一代感受到更多親職焦慮。
各方教養期待、
得同時滿足職場與家庭需求,
讓我們感到不確定與困惑。
3.擔心不符合另一半期待所帶來的焦慮
社會也不乏對於新手爸爸有「新好男人」、「參與育兒教養的新時代神隊友」的期待。(延伸閱讀:當男人變成爸爸。—心理師建議:「跳脫必須完美的框架,才能從經驗摸索出自己的路。」(上))
現在社會期待父親不只要扮演經濟承擔者,
也要親密的陪伴孩子。
身為父親,相信仍有一個困惑,我究竟要扮演另一個母親?還是補足媽媽的角色?您的另一半對您有什麼期待呢?您們可以有效溝通這個問題嗎?
你可能也會想看…
「爸爸,你的存在好重要。」—獻給每一位認真又努力的父親(下)
新手爸爸,你知道自己對小孩有多重要嗎?在兒童依附關係裡爸爸是關鍵要角!
心理師陪你看「零到一歲」| Ep01.愛—育兒這件事會怎麼影響你跟寶寶的大腦?
作者介紹
簡亦成諮商心理師,溫和、溫暖卻深具批判性的矛盾個性。我從學校工作跨到社區工作,持續關注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一起發掘孩子的生命力以及親子之間的愛。我也深知家庭互動深深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希望透過文字發掘我們對於社會文化與性別的自覺力與反思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