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蘿拉・馬克罕(Laura Markham)
譯|馮彥翔
不論你年紀多大,你總是被期待要負更多責任,就算你仍然是個孩子也一樣。
最大的孩子往往被描述成負責任、敏感、理想主義、以及比其他的弟妹還容易焦慮,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家的三歲小孩是最小的,她大概會被當成小寶寶來對待。但如果她是最大的,相對地你對她可能會有許多期待,因為她看起來比最小的還大得多,是吧?因此我們如何對待這些老大,往往會成為他們的挑戰。
你可以給你家老大怎樣的支持,讓她能夠撐下去?
1.用「特別時間」來維持安全感
不僅是家中有新生兒的時候才需要一對一的時間,
每個小孩都需要有能夠與家長獨處的特別時間。
一週之內要有好幾次,最好每天都有,即便是青少年也需要有固定與家長相處的時間。
2.協助你家老大面對嫉妒和失望
藉由持續允許這些感覺出現,
以及當他表達出來時願意聆聽。
「有時候要當老大真的很困難……我聽到你說當雙胞胎出生之後你覺得很辛苦。我們都很愛雙胞胎,我也很高興他們來到世上,但我可以理解這對你造成許多困難。當你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你隨時可以告訴我,我會試著讓你感覺好一些。」(延伸閱讀:「手足不會自動相親相愛, 如何增加孩子的同理心?」—爸媽這樣做,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
3.不要讓老大覺得他們需要擔任家長的角色
「妳是一個很棒的姊姊,
我知道妳很努力要讓弟弟保持安全,但妳不需要去導正他,
發號施令以及確保每個人都遵守規則,是大人的工作。」
4.給予責任時也給予特權
你可以說:「你八歲了,所以當你們在外面玩的時候,你需要確保大家的安全。」但也要讓你的小孩知道他有後援:「如果你會擔心,你可以大聲呼喚,我就會過來幫忙。」
你也可以說:「你八歲了,所以你可以比四歲和六歲的晚睡一點點。」
5.留意老大常常有一種強烈的要取悅家長的需求
要確保你的小孩知道他是如其所是的珍貴,無論發生什麼。(延伸閱讀:當小孩老是用不聽話來得到負面關注時,父母該怎麼辦?)
鼓勵你的小孩去嘗試與犯錯,
去對抗任何完美主義的傾向。
6.記得每個孩子都需要在某些時候被當成小寶寶
你的小孩可能看起來比小寶寶大得多,但她仍是個孩子﹐她也需要能夠表現得像個孩子。更重要的事,她需要能夠依賴你的撫育。不管她長多大,你永遠會是她的媽媽或者爸爸。
你可能還會想看…
「老么最好命,當小的一定最幸福?!」—協助家中年紀較小的孩子自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