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莎·瑪基雅諾 (Lisa Marchiano)
譯|傅雅群
也許在各種議題當中,人們對育兒有著最多建議吧!育兒書籍、網站比比皆是,朋友、親戚(婆婆?)、陌生人、當然還有各種媒體,都樂於對育兒的各方各面指指點點,而其中有很多意見是互相矛盾的。
儘管有種種的建議——或正因為有這些建議——養育孩子的歷程充滿著不確定性。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對這個孩子有效的做法,對另一個孩子可能沒有用。在兒童早期,對孩子有幫助的做法,未來持續照做也可能適得其反。身為父母,我們必須體認到在育兒之路上摸索前行是必要的。尋求建議與資訊雖然有幫助,但最終,我們仍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依靠自己的直覺來選擇應該怎麼做。
《三顆鳥蛋》
傾聽自己的直覺可能不容易,特別是如果我們成長的家庭中並不鼓勵我們信任自己。一則南非的童話故事《三顆鳥蛋》(The Three Little Eggs)描繪了一個女人的直覺如何決定性地影響她與孩子的生與死。
一個育有兩個孩子的女人與殘暴的丈夫生活在一起。有一天,她覺得自己真的受夠了,便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在逃離的路途上,她注意到一個鳥巢,其中有三顆鳥蛋。她認為這很適合當成孩子的玩物,於是便把鳥巢從樹上取了下來,交給她的孩子,提醒他們別把鳥蛋弄碎了。
過了一會兒,她走到一個岔路口,不知道該走哪條路。「往右走!」一個微小的聲音命令道。女人嚇了一跳,因為這個聲音是從其中一個鳥蛋中傳出來的。她聽取了鳥蛋的建議,找到一個滿是食物的舒適小屋。在她與孩子們吃飽喝足後,再度踏上旅程,依然聽取著鳥蛋提供的建議。
隨著故事進展,鳥蛋並不總是能引導他們避開危險。不只一次,鳥蛋將他們引入食人族或妖怪居住的地方。每當出現危機時,鳥蛋會告訴女人該怎麼做。有時候,它們會要她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比方說要她撿起一塊沈重的大石頭。女人原以為自己做不到,不過她還是嘗試了一下,結果發現竟然做得到,這讓她感到很驚訝。
曾在兩種情況下,鳥蛋最初的建議是錯誤或不完整的。例如鳥蛋指示女人爬上一棵樹,把斧頭扔向沈睡的女妖頭上,女人照做了,結果斧頭反而把女妖給吵醒了!然後,鳥蛋又叫女人爬下來,用斧頭殺死女妖。
事實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直覺往往是這樣發揮作用的。我們可能不確定該怎麼做,但我們有一股直覺。然而,當我們循著直覺行事時,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於是我們不得不調整我們的計劃,也許還要進一步再度向我們的直覺探詢下一步該怎麼做。
有時,就只是有種感覺
有名女性與她的孩子來診所見我,她在哺乳上出了一些狀況。孩子在喝奶時會拉扯乳房、哭鬧、拱背。她告訴我她「就是有種感覺」,覺得事情不太對勁,儘管當她與丈夫或兒科醫生述說她的擔憂時,他們都認為這沒什麼需要擔心的,解釋說孩子只是絞痛罷了。
然而,這位媽媽仍然持續有這股直覺,她嘗試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但似乎都沒有任何幫助。最終,這位母親對她的兒科醫生堅持自己的想法,醫生檢查了嬰兒的糞便,發現裡面有血。醫生建議她放棄乳製品,孩子的煩躁不安也確實得到了改善。
成為父母提供我們一個機會,可以更仔細地傾聽自己的直覺。這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可以為我們的孩子樹立榜樣——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療癒的契機。
小編後記:
麗莎·瑪基雅諾的中文新書《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已於2023年5月由心靈工坊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