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帶養難題
  • 幼兒

你常為幼兒的不願配合感到氣餒嗎?是「期待落差」讓爸媽們感到挫敗不已

  • 2019 年 2 月 24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我們常常誤以為幼兒已經能夠控制自己了,卻又常常為了幼兒的不受控感到挫折不已,研究發現我們的挫折是來自於期待落差。
Total
9
Shares
9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莫娜.笛拉胡克 (Mona Delahooke) 博士
譯\彭春瑜
編\連芯

 

難以捉摸的幼兒

幼兒是非常難以捉摸的。上一秒,你的小女兒可能正開心地和你說話,但下一秒,她就因為不能吃到在電視廣告上看到的杯子蛋糕而暴走,在地上滾來滾去大吵大鬧。身為父母,除非你能預料到這種情形,否則很可能會對這種情緒暴走行為大動肝火。

 

父母的挫敗來自於期待落差

父母會對幼兒的行為感到挫敗不已的原因之一,就是「期待落差」。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能(或者應該可以)做出他們腦部發展還辦不到的事情。

父母以為孩子可以…

「0-3基金會」 (Zero to Three Foundation)是全球專為嬰幼兒所成立的最大型組織,他們有一項重要研究發現,有56%的父母相信孩子在三歲以前具備控制衝動的能力,能抵抗做壞事的欲望;此外,有36%的父母相信兩歲以下的孩子就有能力了。可是事實是,幼兒「至少」要到三歲半或四歲的時候,才會真正開始發展這種能力。

研究還發現,有43%的父母認為,孩子在兩歲以前就能與其他孩子分享東西或輪流排隊;但實情是,孩子也是要到三至四歲時才會發展這種能力。

若你不相信上述研究成果,可能是在納悶為何自己的孩子有時表現得宜,但有時明明是一樣的情境,卻毫不受控。所以孩子是故意表現不當嗎?

簡短來說,答案是「否」。幼兒的行為之所以會如此難以捉摸,是因為不同時刻孩子要能控制自身情緒和行為,都仰賴當時腦部發育及身體狀態的交互影響。

 

實際上孩子無法做到,是因為…

下列因素皆會降低孩子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 快速的腦部發育及不斷變動的神經迴路
  • 沒有睡飽
  • 飢餓感或是不穩定的血糖濃度(即所謂的「餓肚氣」hangry)
  • 下意識依不同環境和關係狀況,引發的安全感程度
  • 身體狀態,包括長牙痛、潛伏的病毒,或是對聲音或其他感官刺激過度反應
  • 人際和情緒能力發展的正常起伏

換句話說,這是很複雜的!因此,下次你對家中幼兒的行徑感到不知所措時,要記得他們正處在發展能力的階段,會反覆無常是很正常的。你的兒子可能會在某時泰然自若地面對不如意或限制他的事,但隔天或一個小時之後,他卻因一件小事而大發脾氣。這就是人類發展都會經歷的。

 

面對孩子的捉摸不定,父母可以怎麼做?

那麼,當面對孩子捉摸不定的行為,身為父母的你若不知如何反應時,能怎麼做呢?

  • 問問自己,孩子控制行為的能力是否已經發展成熟。若孩子還不到四歲,則這種能力還不穩定,因此,務必要用「同情並正向設限」的態度來處理孩子的行為。
  • 幫助失控幼兒的最佳方法就是「大人」要先冷靜下來,這種透過大人傳遞平靜來幫助孩子冷靜下來的過程,稱作「情緒共同調節」。
  • 大人必須先顧好自己,才能供給孩子所需。如此一來,大人才比較可能有體力陪伴孩子,成功給予孩子支持。

切記,孩子的生長痛不只是骨頭和肌肉疼痛,不舒服的感覺也來自小小人類必須適應難以捉摸的外在世界。若我們能瞭解幼兒的應對能力尚不穩定,就能減少期待落差,也減輕孩子和我們自身的壓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和孩子之間寶貴、終其一生的親子關係亦能漸漸堅韌。

原文連結

你可能還會想看…
找出「堅定步調」,輕鬆面對幼兒叛逆期
用這些神奇咒語,把固執的幼兒變成你的小幫手
「我要穿綠色的!」-談幼兒不合理的情緒
幼兒哭鬧怎麼辦?4個要點教你怎麼應對

Total
9
Shares
Like 9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媽媽
  • 家庭教育
  • 幼兒
  • 爸媽
  • 育兒
  • 親子
  • 親職教育
  • 養出自律又有毅力的孩子
Previous Article
應該讓孩子看電視嗎?父母須知的幾大重要研究告訴你看電視會為孩子帶來的影響。過去幾十年來有許多研究探討了看電視與孩子的注意力、睡眠、肥胖、衝動控制能力...等等的關係。
  • 帶養難題
  • 幼兒

該讓孩子看電視嗎?父母必須知道的幾大研究

  • 2019 年 2 月 21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若你會擔心孩子沒有動力、目標,一點都不積極,那麼請你送他一份珍貴的禮物-內在動機吧!內在動機像是內心的小鈴鐺,這股來自內心的力量會驅使人追求自己的渴望及熱愛,千萬不要遏止這個鈴鐺持續地被搖響,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熱愛生命、有追求、有目標、有熱望的人吧!
  • 嬰兒照顧
  • 幼兒發展
  • 親子關係

若你會擔心孩子沒有動力、夢想、或目標,給孩子一份珍貴禮物「內在動機」吧!

  • 2019 年 2 月 24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嬰兒
  • 幼兒
  • 睡眠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9 日
繼續閱讀
  • 你的童年
  • 帶養難題
  • 正向教養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7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是孩子控制力差?還是選擇性配合?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怎麼讓孩子學得深?」—探索和觀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起點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23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幼兒
  • 正向教養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把食物吞下去?」—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在孩子眼中竟成了控制(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19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