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闕莉‧雷蒙(Cherie Raymond)
譯| 彤勳
「寶寶主導式含乳」這個概念真是太可愛也太自然了,可以說跟我在醫院體驗到的完全不同,還記得我兒子剛出生那一秒,才怯生生地張開小嘴,助產的護理師就抓起我的乳房塞進他的小嘴。我知道餵奶時寶寶得要完全含住乳頭的重要性,但這種粗魯的做法就是感覺不對勁也不必要(而且在大自然情境中妳也是不會看到這種畫面的)。(延伸閱讀:新手媽媽對親餵母乳的疑惑:到底什麼是含乳?)
我認為,要讓寶寶正確含乳這件事,可能會被護理師或哺乳顧問的蠻橫作法搞得壓力很大(我知道還是有許多很棒的專家)。「寶寶主導式含乳」的基本做法是提供寶寶一個寧靜、放鬆的環境,讓他依循自己的本能,不著急,也不給他壓力。(延伸閱讀:「我有奶量不足的問題嗎?」—讓泌乳顧告訴妳奶量的秘密以及追奶小訣竅)
寶寶並非生來就是無助的個體,他們比我們以為的聰明多了,他們天生具備的反射行為會幫助他們找到並正確地含住乳房:
- 靠近乳房:步行和爬行反射
- 尋找乳房:探索和尋乳反射
- 依附乳房:覓食和張嘴反射
- 吸吮反射:會被乳頭碰觸到上顎所刺激
給寶寶機會和協助去運用自己的本能反射,妳會因此而感到相當驚喜。史密莉醫師是一位小兒科醫生、哺乳顧問暨「寶寶主導式含乳」的推廣者,她描述得相當貼切:
她們的工作不是『要』寶寶含乳,
而是單純地『讓』寶寶含乳。」
「寶寶主導式含乳」對於正在學習含乳的新生兒,或是被負面經驗搞得遲遲無法開始吸母乳的寶寶特別有幫助。對這些寶寶來說,讓整套本能反射行為循序展開是很重要的,前個階段的行為很自然地會引導發展下一個階段的行為。
以下是「寶寶主導式含乳」的八大基本招:
一、第一次選在寶寶安靜甚至睡覺的時候
第一次先從寶寶睡覺時或平靜但清醒時開始,假如寶寶真的很餓,可以先餵一點配方奶讓他的飢餓感緩和一些,大約15到30 cc;假如寶寶在睡覺,就讓他自己自然醒來。
二、和寶寶一起放輕鬆,保持舒服的姿勢
把寶寶抱在懷裏,肌膚貼著肌膚,寶寶只穿尿片,媽媽不穿上衣或胸罩,在雙乳間直抱而非橫抱寶寶,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脖子,另一隻手支撐他的屁股。
這個姿勢會讓寶寶更放鬆同時又保持清醒
(我們在安撫哭鬧的寶寶時,也很自然會採用這個姿勢),
就這樣跟寶寶窩在一起一會兒。
三、讓寶寶來主導
不要趕時間,不要有壓力,這是妳的寶寶時間。如果寶寶想在媽媽的懷裏睡覺,就讓他睡,重要的是寶寶和媽媽兩個人都保持平靜、有精神,而且覺得舒適。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人無法平靜下來,焦慮的情緒會傳遞給另一個人,反而會破壞了餵奶的計畫。
四、辨認寶寶的「飢餓訊息」
如果寶寶餓了,他會扭來扭出,表現得侷促不安,將他的頭輕輕壓向妳身上,或他會仰視妳的臉和妳做眼神接觸。
五、托住扭動的寶寶
一隻手托住他的脖子和肩膀,另一隻手托住他的屁股,他動的時候便跟著他動,不要試著想去讓他含乳,或甚至把他的嘴對準乳頭。
六、托住含乳的寶寶
寶寶往下移的時候,他的下臉頰可能會碰到乳頭或胸部,而使他轉向乳頭,這便是所謂尋乳反射,而當寶寶的下巴碰到胸部時,胸部頂住他下巴的結實感,會使他張大嘴巴,靠近乳頭。寶寶靠近乳頭時,先是他的鼻子(而不是他的嘴巴)會靠在乳頭上,他的下巴一貼近乳房並張開嘴巴時,就會大口含住而且含得很深。
七、視情況變換姿勢
餵奶時如果乳頭會痛表示妳需要調整寶寶的姿勢,如果只是輕微的疼痛,妳可以在不打斷吸吮的情況下調整寶寶的姿勢,通常是把寶寶的屁股抱進來一點讓他更靠近你。這會移動寶寶的整個身體,他的頭會更往後傾一點,使他的下巴張得更開,這樣寶寶就更能大口含住乳房。
八、保持耐心──特別當寶寶無法順利含乳或焦躁不安時
以安撫的語調讓寶寶安靜下來,將寶寶帶回直立的中線位置,等寶寶安靜下來時,再試著重來一次。如果寶寶太餓而無法再嘗試,那麼可以先用杯子、湯匙、注射筒、滴管餵他喝少量配方奶,任何方式皆可,只要寶寶喜歡就好。
更多與哺乳相關的文章:
「母乳不是一成不變的食物,而是成分不斷變化的活組織!」—哺乳按表操課的越嚴格,孩子反而越難攝取到均衡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