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 蘇修緯
編|Leah
臍帶,是胎兒的生命線。
在子宮內,漂浮於羊水中的胎兒,透過臍帶,獲得由母體供給的養份與氧氣。
臍帶內部有三條血管,包含一條臍靜脈兩條臍動脈。
臍帶並非直接與母體相連。
其一端是胎兒血管的延申,
由胎兒肚子正中穿出,另一端連接於胎盤上,
藉由胎盤與母親子宮內豐富的血管網交換養份與廢棄物。
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在嬰兒出生後不應立即剪斷胎盤,
而應等待一段時間,讓更多暫停在臍帶與胎盤的血流回到嬰兒體內。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延遲斷臍對嬰兒的好處:
無論任何時候,都有大量的胎兒血液同時存在臍帶與胎盤內,等待與母親微血管網交換養份,或充滿著養份等待回到胎兒體內。
足月出生3000 克的嬰兒,
約有200-225ml 的血液在胎兒本身,
另外80-100ml 的血液停留在臍帶與胎盤中。
若過早將臍帶剪斷,
這些血將永遠無法流回胎兒身上。
一直都有來自助產師,少數學者,及支持天然生產的團體提出反對意見,質疑立即斷臍的正當性,可惜不為主流醫學所採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延遲斷臍對嬰兒的好處。
對足月嬰兒而言,
延遲斷臍除了可以讓新生兒得到更多的血,
減少需要輸血的比例外,
其多提供的血鐵質
可供嬰兒用到出生後三個月,
大輻減少新生兒缺鐵造成的併發症。
此外,更多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與儲存在臍帶內的幹細胞,都可以因為多30 秒到數分鐘的等待進入胎兒體內,而有正面影響。
(延伸閱讀:延遲斷臍的重要性)
而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延後斷臍的等待時間,並不會造成母親產後出血,或增加母親需要額外治療的比例。雖然發現新生兒有較高的比例需要照光治療黃膽,但沒有提高較嚴重的核黃膽的比率。
因此,世界各國,包含英美,世界衛生組織的婦產科學會,以及美國新生兒科醫學會等組織均同意,足月嬰兒,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只要沒有特殊原因,都應實施延遲斷臍,同時應確保醫療機構可提供照光治療。(延伸閱讀: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延遲斷臍 利大於弊)
延遲斷臍的建議是否適用早產兒呢?
顯然早產兒更容易面對貧血,需要輸血,或免疫力不夠的狀況,但同時有相當高比例的早產兒一出生後需要立即處置或急救。延後斷臍是否會延誤急救時間導致不良結果?目前大多數相關學會對早產兒提出較為保守的建議,將決定權交由產科醫師依生產當下狀況評估斷臍時間。
去年十二月,在澳洲與紐西蘭做的大型研究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分析一千五百多名小於30 週生產的早產兒,隨機分配為立即斷臍與延遲斷臍兩組,證明延遲斷臍可降低早產兒在36 週時的死亡率。
今年一月,發表於美國婦產科雜誌的系統回顧整理,收錄了包含前述研究與過去至今所有關於早產兒延遲斷臍的研究,綜合分析。結論是對早產兒而言,延後斷臍可明顯減少所有嬰兒死亡率及需要輸血的比例,且不會因為延遲急救時間造成新生兒不良影響,或因為新生兒血紅素過多而需要額外治療。
綜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不論是足月兒與早產兒,延後斷臍(30 秒至數分鐘) 都有明顯的好處,其證據力已足以說服產科醫師改變長久以來的作法。
當然,還是存在少數的狀況,必須立即將臍帶切斷。比如前置胎盤併產前出血,胎盤早期剝離,母親生命徵象不穩,或其他已知臍帶血流異常的狀況,就不適合讓胎兒在出生後繼續與臍帶相連。此外,關於多胞胎目前尚沒有研究支持或反對延遲斷臍。
臍帶血的收集是另一個議題,根據加拿大臍帶血銀行的統計,立即斷臍的小孩能夠收集到足夠幹細胞的比例約是39%,若延後斷臍超過一分鐘,將只剩17%。
對於想要收集臍帶血以備不時之需的孕婦媽媽可能要考慮此結果,並與醫師討論,究竟要將臍帶血幹細胞另外保存,還是讓它們自然流到胎兒體內。
你可能還會想看…
作者介紹
蘇修緯,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其主治專長為周產期醫學、一般產科、一般婦科、疑難妊娠、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產後乳房問題、母乳諮詢。本文摘自中榮醫訊NO.242-延遲斷臍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