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哭泣
  • 嬰兒
  • 嬰兒照顧
  • 睡眠

「寶寶出生後,居然還有一個孕期?」—第四孕期的初生嬰兒怎麼安撫?(上)

  • 2021 年 3 月 29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寶寶出生後,居然還有一個孕期?」---如何安撫跟照顧第四孕期的新生兒(上)
Total
21
Shares
21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賴敬云 諮商心理師 編整
雖然生產是懷孕之旅的終點,但許多醫學專家和經驗豐富的父母都知道,
新手爸媽的生理跟情感上的衝擊才正要開始。
同樣的,新生寶寶也正在經驗一個陌生的環境,

告別了過去幾個月溫暖的子宮,他們進入了一個廣闊的世界。

著名的兒科醫生哈維·卡普(Harvey Karp)博士指出,新生兒出生時其實還沒有發展完全,因此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個月,應該被視為子宮外的胎兒,提供他們類似子宮內的成長環境。

他在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暫譯:最快樂的寶寶)一書中描述了這個概念,卡普博士指出,新生兒的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其他自然界的哺乳類動物多半一出生沒多久就會站立跟奔跑,但是人類寶寶出生以後卻無法在缺乏照顧的狀況下存活,大約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掌握站立、走路等等的生存技能。

 

第四孕期的寶寶就像「子宮外的胎兒」

卡普博士認為人類胎兒「提早出生」的原因是—如果我們延長了孕期,孕婦腹中的寶寶頭就會因為長得太大而無法穿過產道娩出。因此,寶寶出生後雖然看起來像是一個完整的人,但是實則卻是一個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小生物,這時又缺少了子宮的保護,自然會大驚小怪的哭,因為在這個偌大的新世界,他簡直迷失了方向。

可想而知新生兒無法在沒有大人幫助下自我安撫,需要被抱著、餵養奶水、晃動以及聽到安穩的噓噓聲,而這些其實至關重要,因為這能幫助寶寶逐漸適應子宮外的環境。

 

第四孕期寶寶有哪些發展?

3個月內的新生兒基本上一團是受到本能控制的小肉球,此時他們的動作和反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生兒反射的影響,還不能抬頭或是自主的使用自己的手或控制身體動作。

有時候新生的寶寶可能看起來有鬥雞眼,因為這時候的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約20-40公分的距離。另外3個月內的寶寶也看不清顏色,給他看彩色的圖片可能激不起太大興趣,黑白圖卡才是新生寶寶的最愛。另外,新生寶寶還很喜歡看人的臉,大約在一個月左右,孩子就可以認得爸媽的面孔了。

到了3個月以後,寶寶的動作才逐漸變得更活躍和有意圖,這時候的寶寶反應變得迅速,並開始成為社交性動物。3個月以後,寶寶通常就可以躺在搖椅上時抬起頭和胸部,他會用眼神注視在房間走動的家人,輕輕觸碰會動的物體,並有意識的將手伸到嘴裡品嘗。

 

頻繁的喝奶

現在寶寶的肚子大約像小拳頭一般大,所以爸媽不用指望寶寶可以一次吃得很多,寶寶少量多餐是正常且必要的。在第四孕期中,你的寶寶將每隔1.5至3個小時,就需要喝一次奶,而且一整天都是如此,連夜深人靜都是喝奶時間,而且寶寶也不一定會按預計的時間表進食。

特別是對母乳親餵的家庭而言,按寶寶的需求餵養就很重要了,這樣一來你不但可以確保你的奶量充足,也不會脹奶脹得太痛苦。有時,你會發現寶寶似乎奶量暴增一直想吃,這種「密集哺餵」(cluster feeding) 的狀況可能是由於生長突增所致,這在第四孕期將隔幾週發生一次。(延伸閱讀:Podcast|「大家都說餵母奶很辛苦,該怎麼決定餵不餵呢?」—好好認識哺乳常見的問題與因應,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和家庭的哺育選擇。)

一開始爸媽可能會被
餵奶這件事搞得筋疲力盡,
好消息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
寶寶喝奶的頻率將會逐漸變低,
並且更可預測。

 

尚未成熟的睡眠

第四孕期的寶寶睡眠能力還沒有發展成熟,通常我們會發現新生兒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晚上則精神抖擻。這與胎兒出生前的作息有關,還在子宮的時候,白天寶寶可能會因媽媽走路的晃動而舒服的入睡,晚上當媽媽靜止動作休息時,寶寶很可能整夜狂歡。(延伸閱讀:「寶寶沒睡過夜真糟糕?!」—孩子的原始需求其實與社會期待並不同調)

新生兒出生六個星期後,
他們腦部的晝夜節律
(腦部的天然作息)

才變得比較成熟,
才有辦法在晚上多睡一點。

但是此時寶寶的睡眠週期仍不穩定,跟成人不同的是,嬰兒大部分的睡眠時間都在進行快速動眼睡眠(REM sleep)。

爸媽可能還是要有心理準備,要知道寶寶不太可能睡過夜。通常新生兒會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成長才慢慢有可能發展到可以睡久一點,所以現在寶寶常常半夜醒過來哭是很正常的。

 

寶寶為什麼一直哭?

最讓新手爸媽焦慮的莫過於孩子的哭泣,明明沒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寶寶一直哭呢?

然而,今天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就可以發現,對新生兒來說,被生出來簡直是翻天覆地的改變。首先對他們來說子宮既安全又舒適,在裡面生活時不用花太多力氣自己的生存需求就可以被滿足;然而一被生到這個世界上,寶寶開始被從沒聽過的聲音淹沒,鼻腔被從沒聞過的氣味填滿,而且發現自己孤單的置身這個寒冷且混亂的世界。

突然之間寶寶經歷到
飢餓、口渴、寒冷、燥熱等等知覺,
需要練習消化食物、喝奶
以及跟疲憊搏鬥。

但是幼小的他們尚未學會如何傳達需求,也搞不懂這些身體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通常這樣換位一想,我們就可以理解出生對孩子來說是多們龐大的衝擊,也可以發現哭泣和崩潰都是可以預見的狀態了。(延伸閱讀:「寶寶一下哭一下笑好奇怪?」—嬰幼兒的情緒變化比我們想像得快,你唯一的任務是跟隨孩子的需求。)

然而困難之處在於,爸媽常常很難弄懂嬰兒在哭什麼,當然寶寶哭泣可能出自的眾多的原因,例如飢餓、需要換尿布、需要拍嗝、過度刺激等等,有時候如果我們找得出原因會感覺到好一點,但是也有怎麼哄都無法安撫的時候,這是讓人最挫折的時刻。

 

讓寶寶慢慢適應子宮外的世界

第四孕期的寶寶的哭泣,通常會在出生五到六週左右達到高峰,並且在晚上哭更頻繁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發現你的寶寶哭得很異常,例如寶寶幾乎是一周3天的哭,哭泣都至少3小時以上,而且持續3周以上,則可能是有腸絞痛的問題,這時會需要聯繫你的兒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但如果你發現你的寶寶是一放下就哭,那可能代表第四孕期的他,還在適應出生後的節奏。

在子宮時,
寶寶的感覺是
不斷被包裹住、蜷縮腹中,
並時時刻刻跟母親有親密接觸的。

因此寶寶出生後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沒有被包覆住的感覺。有時候當寶寶一放就哭,爸媽會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或是擔心抱太多會寵壞小孩,請放心,這個階段的寶寶不會因為這樣就無法學習到獨立。(延伸閱讀:0歲~1歲:只需要給他最溫暖的擁抱)

建立安全感與連結
反而可以幫助孩子
更容易在日後發產出獨立的能力。

接下來,在下篇的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深入了解,爸媽到底可以怎麼做來營造一個接近子宮內部的環境,以及如何使用針對第四孕設計的5S安撫法,引發寶寶的鎮靜反射(calming reflex),讓孩子安穩下來。(延伸閱讀:「寶寶出生後,居然還有一個孕期?」—如何安撫跟照顧第四孕期的新生兒(下))

 

參考資料:

What Is the Fourth Trimester?

What’s with the 4th Trimester? Adjusting to Life with a Newbor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4th Trimester

 

你可能還會想看…

「面對寶寶的跌跌撞撞, 父母該怎麼做?」—在界限與探索之間,陪伴 0-2 歲寶寶

「孩子對聲音很敏感,常常被嚇到…」—幫助寶寶減敏,習慣各種聲音與噪音。

爸媽的寶寶飛行生存手冊—帶寶寶搭飛機的飛行指南


彙整者介紹

賴敬云諮商心理師,服務於昱捷診所。曾任編輯、大專輔導老師,現職諮商心理師。熱愛文字、翻譯,也喜歡貓。認為親子關係是一段複雜而美好的旅程,路途中我們逐漸辨識出自己與孩子輪廓,重新看見你我,修復關係,讓愛能自由的流動。

Total
22
Shares
Like 21
Line 0
Tweet 0
Pin it 1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5S安撫法
  • 初生嬰兒怎麼安撫
  • 坐月子
  • 嬰兒
  • 嬰兒不睡覺原因
  • 嬰兒安撫
  • 子宮外的胎兒
  • 密集哺餵
  • 寶寶
  • 寶寶剛出生
  • 寶寶正在跟你說話
  • 新生兒
  • 新生兒不睡
  • 晝夜節律
  • 睡過夜
  • 第四孕期
  • 維持跟寶寶的親密感
  • 褪黑激素
  • 認識第四孕期
  • 鎮靜反射
Previous Article
「如何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抵抗力?」---8個重點,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 幼兒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 親職看版

「如何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掌握8個重點,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 2021 年 3 月 29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寶寶出生後,居然還有一個孕期?」---如何安撫跟照顧第四孕期的新生兒(上)
  • 哭泣
  • 嬰兒
  • 嬰兒照顧
  • 睡眠

「寶寶出生後,居然還有一個孕期?」—第四孕期的初生嬰兒怎麼安撫?(下)

  • 2021 年 4 月 5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嬰兒
  • 幼兒
  • 睡眠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1 月 1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嬰兒照顧
  • 幼兒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教養需要一點小聰明:用小策略化解每天的親子攻防戰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9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嬰兒照顧
  • 幼兒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動起來開始!—0~6歲孩子專注力的關鍵養成(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嬰兒照顧
  • 幼兒
  • 幼兒發展
  • 正向教養

「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動起來開始!—0~6歲孩子專注力的關鍵養成(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0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嬰兒
  • 幼兒
  • 睡眠

帶孩子旅行也能睡飽飽?好眠技巧送給你(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21 日
繼續閱讀
  • 嬰兒
  • 幼兒
  • 睡眠

帶孩子旅行也能睡飽飽?好眠技巧送給你(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21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幼兒
  • 正向教養

「面對寶寶的跌跌撞撞, 父母該怎麼做?」—在界限與探索之間,陪伴 0-2 歲寶寶(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16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嬰兒
  • 幼兒
  • 正向教養

「面對寶寶的跌跌撞撞, 父母該怎麼做?」—在界限與探索之間,陪伴 0-2 歲寶寶(中)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9 月 16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