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熱門專題

心理師媽咪系列 |「與疫情共存讓全家都需要適應新節奏,我的心好累。」—讓心理師陪爸媽想想如何喘口氣。

  • 2022 年 6 月 13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how-to-catch-your-breath-under-pandemic
Total
14
Shares
14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許妮婷諮商心理師
妮婷心理師您好:

去年第一次居家時,因為非常緊急地全家就關在家了,第一次跟已經上學的孩子連續、每天、24小時在一起,要工作、要照顧不知道怎麼線上上課的孩子、要回應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解除無聊的孩子、時間到就要餵食孩子,要應付整天媽媽…媽媽…的呼喊聲,還有被孩子打擾工作就不耐煩的先生…去年的過度現在好像又來一次了,
好想知道心理師媽媽是怎麼幫助自己撐過來?如何心平又氣和?
面對先生跟孩子如果有很想崩潰的時候該怎麼辦?

媽媽您好:

首先想先跟你說聲辛苦了,疫情下停課關在家的日子真的不好受,無論是親子、夫妻甚至是自我關係,皆是嚴峻的考驗。

我想跟你分享在去年漫長的停課歲月裡,面對一家四口關在家的防疫生活,我也曾崩潰、抗拒到面對、處理並共存,(延伸閱讀:防疫宅在家,孩子工作兩頭燒爸媽好抓狂?(下)—居家隔離期間搞定孩子的8個妙方)以下這段話是我在處理的過程中之隨手筆記:

「膩在一起的時光看似漫長,時光卻奔也似的不再回頭。
媽媽我總在孩子沒有發現的時候,窺伺他們的成長,
看著他們一步步企圖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這樣的感覺,真好。」

情緒宣洩是必要的動作。

一家不分晝夜鎖在家失去了原本日常所建立好的界線,感到不舒服是人之常情,我甚至想要鼓勵你好好的發洩這股煩人的怒氣,用你平時感到最管用的方式,甚至可以奢侈一點,可能是運動、追劇、購物或外帶美食等。

收拾好碎落滿地的抗拒,再幫它們找到暫時安放庇護所。

這是從面對到處理的階段,我們從崩潰到逐漸拉回理智面,畢竟生活還是要過,而你我也有意識這是短暫的狀態。接下來我就要具體回答如何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兼顧家庭成員的同時,也不至於讓自己身心分崩離析:

1.你和孩子之間。

跟你分享學者的這句話,在去年疫情期間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母親的生活如何影響著孩子,
重要的不是教養方式,而是彼此依戀的生活自身。」
——Bowlby.

身為母親的自我反思,在這一段停課宅在家的水乳交融再製中,身為小孩主要依附對象的母親,該如何詮釋「夠好的媽媽」?

人會焦慮很大成分在於膠著在未知狀態,
而這樣的躊躇使個人的能量卡住,
無法產生動能。

如果你願意的話,是否能簡單規律化每天的作息,無論是學齡前或網課的孩子,就如同學校安排的課表一樣,無論是父母或小孩,都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和期待感,非常建議開發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利用家裡現有的素材來做連結,例如看蜘蛛主題卡通,可以連結家裡有的相關書籍,再者手作蜘蛛或圖畫,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學習的功效,對於大小孩而言,都是相當有趣且可以投入的主題。(延伸閱讀:「隔離在家帶小孩心好累!」5個小建議讓孩子學會獨自玩耍)

2.夫妻、父母角色。

停課在家非常考驗夫妻關係,倘若沒有良性的溝通,不僅損害兩人的親密關係,對於親子關係必然也產生影響。

故夫妻如何「合作」共度難關將是最大的關鍵,
若沒有協調並合理的分工,
家裡將充斥煙哨味。

講到這裡不瞞你說,我也曾卡在此跟先生鬥了數回,畢竟若僅單方有意識面對扛起孩子停課的責任,怎麼能不失衡呢?夫妻間必須要透過不斷的理性及感性溝通,在各自能力範圍內去做育兒、家務的分工,而非讓某方獨挑大樑。例如我和先生後來協調好,白天我來負責孩子,午後他工作告一段落後,他帶著孩子玩簡單的體能遊戲(如丟球,爸爸總有消磨孩子體力的遊戲創意點子),這對他來說也是工作後的運動休憩;而這個時間點,我會去做些家務以及運動(例如到陽台跳繩,運動對我而言是自我照顧的重要泉源)。(延伸閱讀:「總覺得這陣子小孩更失控了… 」面對環境劇變,請放自己跟孩子一碼吧!)

3.媽媽如何自我支持?

保持正向思維,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手心手背皆是肉的窘況,我們不得不做些調整。父母累,那孩子呢?他們有權利繼續學習和快樂玩耍,而父母是目前最大的供應來源。」去年當我有意識的接受這樣的狀態時,我告訴自己現在該完成的任務是哪些?我相當清楚這時候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支柱,不僅是心靈上、精神上,也是知識的傳授者,建立這樣的認知架構好,父母得先縮小自己的需求,即使是被迫,但非常時期的非常態作法。

即便白天的時間都與家庭成員纏繞,但媽媽還是有晚上的時間可以使用(正向思維之從困境中擠出小確幸),盡量讓孩子能夠規律的作息,能做到這點那可能晚上八九點後媽媽就能恢復自由之身,這時候要耍廢追劇、滑手機購物、和朋友大吐苦水,或者和先生乾一杯,慶祝又度過了一天,這些都是很不錯的紓壓方式,當然,你可以客製化專屬自己的快樂時光。(延伸閱讀:「新冠肺炎好可怕!」 面對疫情,心理師給爸媽的5句心裡話)

最後,想跟你分享我個人找回平靜的錦囊,我喜歡泡澡(偷用孩子的泡泡浴粉),那半小時被滿滿的泡泡和香氣圍繞有種難以言喻的放鬆,將自己放空置於其中,半小時後再趴在沙發,讀自己喜歡的書或追劇,簡單的深夜時光,卻能褪去白天的的五味雜陳,恢復不少正能量睡醒隔日再戰。

以上,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你可能還會想看…

「疫情後要迎接開學了…」—不只孩子要收心,爸媽也可以這樣幫自己做心理準備。

防疫宅在家,孩子工作兩頭燒爸媽好抓狂?(上)—居家隔離期間爸媽安定自己的9個訣竅

「新冠肺炎需要居家隔離!?」孩子感覺被孤立,爸媽可以怎麼做?


作者介紹

許妮婷諮商心理師,二十三歲那年意外踏入母職,一路跌跌撞撞至今近十二年,體驗了女性在婚姻後真實所面臨的酸甜苦辣,也立志將覺察與專業結合,期盼成為社會良善的光。愛運動、閱讀及書寫,同時也是歐洲自助旅行狂熱者。

Total
14
Shares
Like 14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家長居家辦公
  • 爸媽心理準備
  • 疫情停課
  • 疫情心理調適
  • 緩解疫情心理壓力
  • 面對疫情FB懶人包
Previous Article
  • 帶養難題
  • 幼兒

「第二外語到底要從小開始學?還是母語發展成熟後再學?」—從大腦發展的角度,心理師這樣建議(下)

  • 2022 年 6 月 7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psychologists-share-their-experience-in-facing-the-epidemic-in-the-united-states-1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熱門專題

心理師媽咪系列 |「疫情共存爸媽做決定時需要考量好多細節…」—透過心理師的美國經驗幫你遠離焦慮困境(上)

  • 2022 年 6 月 13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幼兒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媽媽寶寶專欄 | 第一次我們分離: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如何安頓自己的內心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8 月 9 日
繼續閱讀
  • 幼兒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媽媽寶寶專欄 | 小寶貝要上幼兒園了: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與行為(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7 月 15 日
繼續閱讀
  • 幼兒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媽媽寶寶專欄 | 小寶貝要上幼兒園了: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與行為(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7 月 1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愛兒學出版品推薦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 月 1 日
繼續閱讀
  • 帶養難題
  • 幼兒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是孩子的行為問題,還是家庭在呼救?」—用Bowen家庭系統觀點解讀孩子的內在訊息(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12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帶養難題
  • 幼兒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是孩子的行為問題,還是家庭在呼救?」—用Bowen家庭系統觀點解讀孩子的內在訊息(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12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寫給爸爸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親職看版

心理師媽咪系列|「就是妳這樣寵孩子!不想管你們了!」—幫助爸爸解鎖擁抱脆弱的自由,才能回到合作的親職角色。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7 月 21 日
繼續閱讀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小孩好像對自己尿尿的地方很有興趣,該怎麼辦?」—「自主權」和「界限」是性教育重要的基石(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7 月 21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拍睡戒不掉怎麼辦?」—好眠師給哄睡爸媽的四個小建議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