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好孕40週
  • 初生12個月
  • 專業選文
  • 會員中心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加入Line好友
  • 登入
  • 註冊會員
  • 會員中心
愛兒學
  • 嬰兒
    • 哭泣
    • 嬰兒照顧
    • 母乳與餵食
    • 睡眠
  • 幼兒
    • 親子關係
    • 幼兒發展
    • 手足感情
    • 帶養難題
  • 親職看版
    • 你的童年
    • 寫給爸爸
    • 正向教養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每周孕事
    • 生產故事
  • 好孕
  • 初生
  • 專業選文
  • 影音課程
    • 嬰幼兒課程
    • 生產準備
  • .
  • .
  • .
  • 熱門專題

心理師教你怎麼在家自己做芳療—防疫期間的精油選擇

  • 2020 年 4 月 7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心理師教你怎麼在家自己做芳療---防疫期間的精油選擇
Total
20
Shares
20
0
0
0
0
Like
Line
Tweet
Pin it
Share
Share
Like
文|江孟𣽆 諮商心理師
編|Leah

疫情爆發,造成全球大流行,
即便台灣近日出現確診趨緩的曙光,
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
艱困的時日,
挑戰我們情緒調適的能力。
許多往日習以為常的生活節奏被打亂,

然而此
時,
我們需要開始在變動中練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在這邊介紹給大家幾個簡單的精油配方跟使用方法,
讓你在家也可以自己做簡易的居家芳療。

什麼是芳香療法呢?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可追溯至1930年代,法國化學家雷內‧摩里斯‧蓋現精油具備的療癒潛力,能輔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1923年學者Giovanni Gatti與Renata Cajola發現有些精油能緩和焦慮與憂鬱狀態。

精油的芳香分子能透過嗅覺影響人類大腦與邊緣系統(lambic system),邊緣系統掌管了情緒反應、記憶、愉悅感,這也說明為什麼當我們聞到某些特定香氣時,可能感覺愉悅、幸福、放鬆,或聞到不喜歡的味道時,感覺不適,聯想到不好的記憶
。

 

精油該怎麼用?擴香跟按摩的使用方法。


精油具有揮發性,也是易燃物質,所以存放時應遠離火源,放在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照射,以免變質(不需要放到冰箱儲藏,反而容易讓水氣跑進去喔)
。

使用精油的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透過嗅吸聞香:

平常可透過精油薰香獲得放鬆紓緩的感覺。
市面常見的擴香工具包括:
擴香儀(每次加入10~15滴精油)、透過恆溫加熱揮發的擴香石(每次加入5~8滴精油),或是需加水的水氧機(每次加入5~8滴的精油)
。
擔心因室內過於潮濕的人,建議避開水氧機,優先選擇擴香儀、擴香石。

二、透過肌膚按摩:

使用天然精油,需要知道安全的使用方式,才不會傷害到自己。

首先,最重要的小常識是:
「精油是高濃縮、具揮發性的芳香物質,未經稀釋前不能直接接觸肌膚」。未經稀釋的精油作用非常強烈,對肌膚過於刺激;更不可以加入水裡喝、也不可以吃下肚子裡,會灼傷食道喔
!

通常,想透過按摩放鬆的話,可使用「植物基底油」以適當濃度比例稀釋精油,就能塗抹在身體上按摩。
常見的植物基底油推薦:荷荷芭油、甜杏仁油、橄欖油、芝麻油
。

三、安全使用精油的稀釋比例原則

以下針對不同情境,
提供常見的精油配方選擇,供作使用參考:

1. 緩解身心壓力,調適焦慮情緒配方。

在舒緩情緒上,柑橘類精油有助提升情緒與心情,帶來像陽光般帶來朝氣,例如:甜橙、檸檬、佛手柑;有助舒緩焦慮、放鬆神經系統的精油包括:玫瑰天竺葵、快樂鼠尾草、高地真正薰衣草、花梨木、大西洋雪松、甜馬鬱蘭、羅馬洋甘菊、小花茉莉等,這些精油都能針對我們焦躁不安、憂鬱低落的情緒帶來舒緩。(延伸閱讀:面對新冠肺炎好焦慮? 請讓我們從理解內在開始。)

【薰香配方】
配方一:佛手柑3+高地真正薰衣草2+大西洋雪松1
配方二:甜橙1+花梨木2+甜馬鬱蘭2+玫瑰天竺葵1

 

2. 輔助提升呼吸道防護力。

如果希望達到抗菌、潔淨空氣、提升呼吸道防禦力等功能,葉片類的精油是很好的選擇。
防疫期間適合的精油選項包括:羅文莎葉、澳洲/藍膠/史密斯尤加利、百里香、月桂、茶樹、檸檬、高地真正薰衣草、丁香、膠冷杉、玫瑰草、歐洲赤松等。

【薰香配方】
配方一:檸檬2+羅文莎葉3+澳洲尤加利1
配方二:茶樹2+玫瑰草3+膠冷杉2
配方三:檸檬3+月桂2+歐洲赤松2+大西洋雪松1

3. 營造居家放鬆環境,幫助睡眠。

針對放鬆助眠的精油選擇很多,適合的種類包括:高地真正薰衣草、甜馬鬱蘭、甜橙、黑雲杉、佛手柑、安息香、岩蘭草、苦橙葉、快樂鼠尾草、天竺葵、羅馬洋甘菊。

【薰香配方】
配方一:甜橙3+高地真正薰衣草2+黑雲杉2+岩蘭草1
配方二:佛手柑3+天竺葵2+安息香1
配方三:甜橙3+快樂鼠尾草2+羅馬洋甘菊1+苦橙葉1

 

重要芳療基本常識小叮嚀!

芳香療法為身心療癒的輔助療法之一,但它無法全然取代正統醫學與一般藥物治療,切勿自行使用芳療產品來取代醫學評估與藥物治療。

所有精油「未經適當稀釋前」都只能用來薰香(以擴香石、擴香儀或水氧機)。完全「不建議」將沒稀釋的天然純精油直接塗抹在皮膚上,除非您有經過醫師評估或芳療師針對您個人體質做出明確指示,不然,所有「精油」都不可以吃或喝。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常識,一定要注意喔!

你可能還會想看…

「新冠肺炎好可怕!」 面對疫情,心理師給爸媽的5個提醒

「隔離在家帶小孩心好累!」5個小建議讓孩子學會獨自玩耍

「新冠肺炎需要居家隔離!?」孩子感覺被孤立,爸媽可以怎麼做?


作者介紹

江孟?,現職諮商心理師,服務於點心語心理諮商所。喜歡植物、芳香療法與巴赫花精,目前進行跨領域工作。關注癌症、安寧療護與臨終議題,持續思考女性經前不悅困擾反映出的身心靈意義。

Total
20
Shares
Like 20
Line 0
Tweet 0
Pin it 0
Share 0
Share 0
Like 0
個人頭像
愛兒學編輯部

相關主題
  • 居家隔離
  • 心理健康
  • 新冠肺炎
  • 新冠肺炎系列
  • 焦慮
  • 精油
  • 精油放鬆
  • 精油配方
  • 芳香療法
  • 防疫
  • 面對疫情FB懶人包
Previous Article
「我想要你在這邊陪我!」---爸爸媽媽,你的存在已足夠。
  • 幼兒
  • 親子關係

「我想要你在這邊陪我!」—爸爸媽媽,你的存在已足夠。

  • 2020 年 4 月 4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Next Article
網紅拿母乳開玩笑?實在不好笑!關於母乳事件,除了檢舉,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 嬰兒
  • 母乳與餵食

網紅拿母乳開玩笑?實在不好笑!關於母乳事件,除了檢舉,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 2020 年 4 月 11 日
  • 愛兒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
  • 幼兒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媽媽寶寶專欄 | 第一次我們分離: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如何安頓自己的內心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8 月 9 日
繼續閱讀
  • 幼兒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媽媽寶寶專欄 | 小寶貝要上幼兒園了: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與行為(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7 月 15 日
繼續閱讀
  • 幼兒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媽媽寶寶專欄 | 小寶貝要上幼兒園了: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與行為(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7 月 15 日
繼續閱讀
  • General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愛兒學出版品推薦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5 年 1 月 1 日
繼續閱讀
  • 帶養難題
  • 幼兒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是孩子的行為問題,還是家庭在呼救?」—用Bowen家庭系統觀點解讀孩子的內在訊息(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12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帶養難題
  • 幼兒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是孩子的行為問題,還是家庭在呼救?」—用Bowen家庭系統觀點解讀孩子的內在訊息(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12 月 4 日
繼續閱讀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小孩好像對自己尿尿的地方很有興趣,該怎麼辦?」—「自主權」和「界限」是性教育重要的基石(下)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7 月 21 日
繼續閱讀
  • 正向教養
  • 熱門專題
  • 親職看版

「小孩好像對自己尿尿的地方很有興趣,該怎麼辦?」—「自主權」和「界限」是性教育重要的基石(上)

  • 愛兒學編輯部
  • 2024 年 7 月 21 日
熱門主題
  • General
  • 你的童年
  • 哭泣
  • 單親家庭
  • 嬰兒
  • 嬰兒按摩
  • 嬰兒照顧
  • 嬰幼兒課程
  • 寫給爸爸
  • 專業選文
  • 帶養難題
  • 幼兒
  • 幼兒發展
  • 影音課程
  • 心理師媽咪系列
  • 懷孕生產
  • 手足感情
  • 正向教養
  • 母乳與餵食
  • 每周孕事
  • 準備懷孕
  • 溫柔生產
  • 熱門專題
  • 生產故事
  • 生產準備
  • 睡眠
  • 親子關係
  • 親職看版
最新文章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下)
  • 從「你要改」到「我們一起」:夫妻如何用探索問句打開對話(上)
  • 「難道我不是為了孩子好嗎?」—從一位母親帶養女兒的反思,看見孩子自由成長的力量
  • Podcast|為什麼我總要控制一切?談女性的「控制慾」與無法接受幫助的孤單
  • 是孩子控制力差?還是選擇性配合?
人氣文章
  • 「我的小孩脾氣不太好…」別擔心!讓專家告訴你10招調節情緒小秘訣,輕鬆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生氣的情緒是有功能的,在我們恐懼、傷害、失望、痛苦或悲傷令我…
  • 哺乳應該間隔多久呢?研究指出「順應餵養」有助媽媽充足泌乳(上)
    「順應餵養」(responsive feeding)是順應育…
  • 想跟孩子感情更好嗎?10種好習慣讓你增進親子關係
    你知道要維持關係健康,每一個負向互動都需要額外五個正向互動來…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7個功課
    「如果我們老是容許小孩生氣,他們會有辦法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嬰幼兒心智健康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嬰幼兒心智健康跨專業人員訓練(初階) 愛兒學|英國精神分析學…
愛兒學
  • 關於我們
  • 合作專家
  • 愛兒學推薦心理師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聲明
  • Facebook
  • Instagram

Love-Parenting Inc ©

Site BY IMAGINARY ZEBRA

加入好友

填入關鍵字後請按Enter鍵